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2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7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71.
以中国南方马尾松为研究对象,对南方马尾松不同器官的碳素含量、灰分含量与去灰分热值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南方马尾松林分的平均碳素含量、灰分含量与去灰分热值分别为50.55%,1.02%,21.74 kJ.g-1;枝、叶、干、皮、根相互之间的平均碳素含量、灰分含量、去灰分热值都具有显著性差异;②认为将树干(去皮)中部位(3.5/10树高处)碳素含量,皮的上、中、下部位的平均去灰分热值,枝的中、下部位的平均灰分含量可分别作为整株碳素含量、去灰分热值、灰分含量是可行的;③马尾松碳素含量、去灰分热值、灰分含量三者之间均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其中去灰分热值与灰分含量的相关性系数达0.668;④马尾松碳素含量比较稳定,与林木起源、胸径、年龄等因子相关不显著,而去灰分热值、灰分含量与胸径、年龄、冠幅、树高相关性显著,与起源、坡度、海拔等因子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72.
航空象片成数样点判读取得马尾松面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航空象片成数点判读与地面样点(或二类调查固定样地资料)检查纠正判读中错误的方法获得总体内马尾松面积,并结合必要的地面马尾松根根量的调查,取得总体内马尾松根资源的数据,为建立马尾松松根综合利用企业的规模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3.
本文通过对马尾松树皮化学组成及改性马尾松树皮处理法-酚醛树脂胶制备过程各环节样品的分析,探讨了改性马尾松树皮处理液-酚醛树脂胶的成胶机理.认为是改性马尾松树皮处理液中的多酚类物质与酚醛树脂缩合交联成为线型聚合物,通过热压进一步交联固化成为不溶不熔的树脂.  相似文献   
74.
研究4种12年生不同造林密度试验林的生物量变化特点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林分及各器官生物量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当林分密度大于1800株/hm^2后,增加速度减缓。下木层、草本层、林分平均木及其各器官生物量,随密度增加而降低。乔木层林分生物量23.78-86.90t/hm^2,占群落生物量96%以上。树干、树皮和根所占比例,随密度增加而增加,枝、叶刚好相反;树干生物量占54%-64%,枝占12.45%-20.94%,根占12.83%-14.83%,叶占6.70%-10.77%,皮占7.69%-8.22%。造林密度由稀到密,生物量所占百分比,大径级木分别为42.4%、47.7%、15.3%、6.9%,小径级木分别为6.1%、5.6%、14.2%、32.7%。培育纸浆材林的造林密度可定为3600-4500株/hm^2,12年时3000-4050株/hm^2。  相似文献   
75.
改性马尾松树皮处理液-酚醛树脂胶成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马尾松树皮化学组成及改性马尾松树皮处理法-酚醛树脂胶制备过程各环节样品的分析,探讨了改性马尾松树皮处理液-酚醛树脂胶的成胶机理.认为是改性马尾松树皮处理液中的多酚类物质与酚醛树脂缩合交联成为线型聚合物,通过热压进一步交联固化成为不溶不熔的树脂.  相似文献   
76.
浙江省马尾松毛虫发生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浙江省余杭县长乐林场1966—1978年和缙云县1972—1974年马尾松毛虫一次发生全过程的调查表明,在自然状态下,马尾松毛虫每隔3—4a大发生一次,大约相隔5—9个世代;大发生多在第一代,其次是越冬代;马尾松毛虫危害特点是“蚕食—嵌镶—联片发生。依据马尾松毛虫数量变动特点,把常灾区松林分为四种类型:渐进发生型、爆发发生型、扩散发生型和低密度稳定发生型。根据发生特点和发生类型,可相应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7.
78.
东北落叶松和南方马尾松地下生物量模型研建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在国家级森林资源监测中增加森林生物量估计已成为必然趋势,而地下生物量是森林生物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东北落叶松和南方马尾松地下生物量数据为例,对地下生物量模型的两种常用建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存在的弊端,并提出通过利用度量误差模型,建立相容性地上、地下生物量模型和根茎比模型的方法.结果表明:利用度量误差模型方法,能有...  相似文献   
79.
马尾松、侧柏和八角茴香中的莽草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开发莽草酸资源,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马尾松、侧柏以及八角茴香中的莽草酸含量,并研究了马尾松中莽草酸的超声提取、加热回流两种提取方法和不同加标水平的回收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侧柏和八角茴香中的莽草酸含量分别为5.71%、1174%和8.95%,将马尾松松针粉末置于3.5mmol·L-1 磷酸中超声提取60min,莽草酸得率可达最大,莽草酸的添加回收率可迭95%以上.马尾松中的莽草酸可以作为新的莽草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0.
张如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921-4922
对分别来自南带、中带、北带共5个马尾松种源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起源于不同地带的种源对光、温等环境因子有种源特异性的适应特点和需求模式,南带起源的种源在高温强光天气下可以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北带种源在温和的环境条件下光合能力较强,中带种源居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