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7篇
  12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黑荆树巨尾桉混交造林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以黑荆树与巨尾桉混交的3个模式、黑荆树纯林、巨尾桉纯林共5个处理进行试验。经过一个轮伐期6a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以黑荆树4巨尾桉1的混交比例作株间混交的模式最为理想,6年生林分总蓄积量达72.1m3·hm-2,其中巨尾桉46.1m3·hm-2,黑荆树26.0m3·hm-2,投入产出比为1∶3.4。  相似文献   
22.
氰戊菊酯、马拉硫磷及其混剂汰选选育棉铃虫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氰戊菊酯、马拉硫磷及菊马混剂分别汰选棉铃(Heliothis armigera)种群16代,每三代测定1次各种群对相应汰选药剂的敏感水平。结果表明,以上三个汰选种群对相应药剂的抗药性分别增长了68.02、7.76和3.48倍,氰戊菊酯单剂比菊马混剂抗性增长快19.6倍,混剂显示出对棉铃虫抗性显著的延缓作用。用计算机模拟预测混剂使用寿命,若3种药剂均连续使用30次则氰戊菊酯、马拉硫磷、菊马混剂的抗药性将分别提高817.5、14.2和5.2倍;若以抗性上升30倍及每年用药2-3次为标准,菊马混剂比单用氰戊菊酯可延长5倍的使用寿命。笔者认为把增效混剂作为一项措施组装到抗性治理方案(IRM)中去,科学合理地治理棉铃虫的抗药性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3.
柴油机燃用甲醇燃料的燃烧循环变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燃用甲醇燃料的1130单缸柴油机上,通过缸内燃烧分析,对影响甲醇发动机循环变动的各种因素,(转速,负荷,点火提前角,喷油提前角,喷油嘴类型,压缩比,点火方式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甲醇发动机的燃烧环变动主要取决于火延迟期的长短和缸内混合气怪状浓度分面是否合理,缩短着火延迟期,或在火花塞跳火区域及燃烧室内获得理想的混合气层状深度分布均可降低甲醇发动机燃烧循环变动,使发动机性能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24.
一年生混播草地生物量和品质以及种间竞争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研究单播和混播燕麦和箭Kuo豌豆草地生物量、品质及种间竞争动态。结果表明,生育期间除蜡熟期、成熟期外、单播燕麦产草量均高于其它处理。燕麦50%+箭Kuo豌豆50%混播处理在蜡熟期、成熟期产草量最高。从开花期开始,各处理单位面积粗蛋白质产量均显著(P〈0.05)高于单播燕麦,而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低于单播燕麦。燕麦蜡熟期和简明Kuo豌豆结荚期是饲草最佳刈割期。以燕麦2  相似文献   
25.
水曲柳落叶松纯林与混交林的枯叶分解动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在29年生的水曲柳落叶松纯林和混交林中,用网袋法研究了枯叶的分解动态。通过1a的分解。水曲柳纯林枯叶质量损失率为66.0%;混交林为41.5%;落叶松纯林为25.7%。阶段质量损失率三种林分均是5月5月-7月5日最大。7月6日-9月5日次之。11月6日-第2年5月8日最低。经模拟研究表明,水曲柳纯林枯叶95%分解需2.8a;混交林需5.3a;落叶松纯林需10.0a。通过对枯叶养分含量的测定表明;在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试验地不同林分土壤性质及营养元素的测定,发现水曲柳叶松混交林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与水曲柳纯林无显著差异,土壤有效性Ca,Mg,Zn,Fe均高于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临界值,不会对树木生产产生限制作用,而土壤有效Mn含量较低,在不曲柳纯林林地尤为不足,在水朵柳落叶松混交林中这种状况有较大改善,表现出与林木生长相一致的规律,说明土壤有效Mn的改善是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较水曲柳纯林生产力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7.
茶叶叶绿素混合液浸提法提取条件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混合液浸提法制得叶绿素提取液,分别从混合液配比、提取的温度、提取时间和浸提液用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试验,并从叶绿素的提取量和提取液的稳定性方面比较了混合液提取法与传统的丙酮研磨法.结果表明,混合液浸提法提取叶绿素,提取完全,提取量高于传统法;而且,混合液浸提法制得的叶绿素提取液稳定性更好.试验总结出,混合液浸提法的最佳条件是:室温下,以丙酮∶乙醇∶水=3∶6∶1的混合液30 mL,避光提取1 h.  相似文献   
28.
生防细菌B579与多菌灵协同防治立枯病的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菌灵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该药剂在10μg/ml浓度下对生防细菌B579生长无影响。通过多菌灵与生防细菌B579协同作用的室内生测及室外盆栽试验,表明该混剂能够有效地防治蔬菜苗期立枯病,且在2 000倍浓度下防效达87.3%。  相似文献   
29.
任晓东  刘美琴  白慧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096-21099
通过对黄瓜病害图像的准确分析,有效提取了图像的底层特征,建立了8种常见黄瓜病害的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并利用最大期望算法(Expectation-Maximization,EM)估计GMM的参数,精确描述了8种黄瓜病害的特征分布,从而提高了对黄瓜病害的正确识别和为害情况的准确把握,为实现黄瓜病害的实时与准确的预测和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复合发酵液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 de Bary)]的抑制机理。[方法]研究了白菜黑斑病菌和梨黑斑病菌的复合发酵液对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机理。[结果]白菜黑斑病菌和梨黑斑病菌复合发酵液使致病疫霉菌丝形态发生畸变;对致病疫霉游动孢子释放和休止孢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95.93%和78.25%;经复合发酵液处理的致病疫霉病菌菌丝体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相比有一定的下降,但与单一发酵液处理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发有效控制马铃薯晚疫病的高效、低成本复合型生物农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