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锈革孔菌科一新记录种——忍冬木层孔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忍冬木层孔菌PhellinuslonicericolaParmasto首次报道于我国东北 ,为中国多孔菌一新记录种。根据中国的材料和模式产地的标本对该菌进行了详细描述 ,并与近似种进行了异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瓦尼木层孔菌WN-3分类地位的分子生物学验证及生理学特性。[方法J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瓦尼木层孔菌WN-3菌株进行分类地位验证,通过生长速率法研究该菌株的生理学特性。[结果]菌株WN-3的ITS序列长度为756bp,在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中比对,试验菌株与瓦尼木层孔菌的相似率为98%,确定菌株WN-3为瓦尼木层孔菌,GenBank登陆号为HQ845057。瓦尼木层孔菌WN-3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和甘露糖,最佳氮源为麦麸和玉米;菌株在pH6.5条件下生长最好,适宜生长温度为28℃。[结论]该方法研究了瓦尼木层孔菌WN-3分类地位的分子生物学验证及生理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其人工栽培和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3.
文章从四方面对山西中条山东部林区桑黄品种进行划分归类:①阔叶树桑黄主要品种;②针叶树桑黄主要品种;③中条山其他桑黄品种;④中条山未知桑黄品种.综合中条山桑黄的品种类型,按不同菌原分类有20余个,按不同寄主树木有40多个,针对主要品种从其他名称、形态特征、生境分布进行描述,对其余较多品种资源作出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4.
利用大孔树脂吸附提取桑黄总黄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几种大孔树脂对桑黄黄酮的吸附与解吸性能进行了比较筛选实验。结果表明,样品浓度、吸附时间和解吸时间等因素都会对提取效果有影响。通过比较发现树脂DM301比较适合于吸附提取桑黄总黄酮。应用DM301型大孔树脂,样品液的体积与树脂量比为(2—3):1(mL:g),黄酮浓度为2mg/mL,吸附时间为14h,用3倍于样品液体积的60%乙醇解吸5h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提取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5.2%。  相似文献   
65.
 为研究鲍氏层孔菌发酵产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以鲍氏层 孔菌发酵产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对7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将鲍氏层 孔菌的发酵产物进行不同的处理,分级纯化抑菌活性多糖,比较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鲍氏 层孔菌发酵产物对7种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鲍氏层孔菌发酵时间为20 d时,发酵产物对杨树 烂皮病菌的抑制率最高;鲍氏层孔菌发酵产物的主要抑菌活性物质存在于发酵上清液醇提物 中;醇沉体积分数为50%醇提物中的多糖对病原菌的抑制率为供试醇沉级别中最高。鲍氏层 孔菌含有抑制病原菌的有效成分,具有成为新型生物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N+离子注入诱变选育桑黄菌株,提高桑黄菌的产量。[方法]通过对N+离子注入诱变后桑黄孢子的存活率以及突变率的研究确定离子注入的最适剂量,诱变后用拮抗试验结合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验证菌株发生突变,之后分别以菌丝形态、菌丝生长速度、液体发酵菌丝体生物量以及液体发酵胞外多糖产量为参数进行变异菌株的筛选。[结果]确定了离子注入诱变桑黄适宜参数:注入剂量2.00×1016ions/cm2,注入能量20 KeV。得到1株高产桑黄菌株PI 126,其生物量和多糖产量分别为23.7和7.6 g/L,比出发菌株相应产量显著提高。经平板传代,10代后变异菌株的遗传性状较稳定,无明显回复突变。[结论]低能离子束注入技术用于桑黄育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7.
针层孔菌属(Phellinus)中药用真菌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叙述了国内外针层孔菌属(Phellinus)中主要的药用真菌在人工栽培、发酵培养、化学成分分析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现状,并简要分析了当前针层孔菌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8.
桑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桑黄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本文介绍了桑黄的药用功能、深层发酵、桑黄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以及桑黄多糖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69.
杨黄栽培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宽棱木层孔菌(Phellinus torielosus)又称杨黄,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经过多次驯化,选择最佳配方,栽培成功,工艺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70.
桑黄菌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桑黄菌在发酵过程中菌丝体及胞内外多糖产量变化趋势,碳源、氮源以及接种量、摇床转速、温度和pH值等因素对桑黄菌液体深层发酵菌丝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粉为最佳碳源,豆饼粉为最佳氮源,优化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4.0%、豆饼0.5%、KH2PO40.1%、MgSO4.7H2O0.05%;最适菌丝体生长的液体发酵条件:培养温度26℃,摇瓶转速130rpm,pH值6.5,接种量15% ̄20%,培养时间7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