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23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6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日本落叶松与色赤杨、白桦混交林的综合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林型的试验表明,日本落叶松与白桦、色赤杨混交林型能促进林木的生长发育,各项性状指标均优于日本落叶松纯林。各混交林型能改善林分土壤状况,提高土壤肥力,在不同林型中,乔木层物种重要值,日本落叶松纯林最大,基本为一个林冠层,而混交林有2个林冠层,在灌木层和草本层中,以混交林型物种数量最多,远远高于日本落叶松纯林。混交林的物种丰富度最大,数量最多,纯林的总数量仅为混交林的11%~37%。  相似文献   
152.
日本落叶松冠层光合特性的空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日本落叶松冠层间光合特性的差异,揭示冠层光合特性的空间变化规律,为精确估算冠层生产力及构建冠层生产力模型提供依据。【方法】以8年生日本落叶松为研究材料,根据树冠长度,将树冠等分为8个层级,从上到下分别为第1~8层级,选择每一层级的南向一级侧枝作为光合测定枝条,测定每一枝条上针叶的光合日变化。【结果】多数冠层间光合参数日变化规律相似,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限制值、光合有效辐射、气温和水汽压亏缺均表现为单峰曲线,气孔导度从上午开始逐渐降低。随着冠层的升高,光合参数增加、比叶面积减小,而气温和水汽压亏缺表现为先增后降的趋势,不同冠层间均差异显著( P <0.05)。净光合速率、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与相对冠高存在指数函数关系( R^2 ≥0.94),气温和水汽压亏缺与相对冠高存在一元二次函数关系(R^2 ≥0.79)。通径分析表明,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合有效辐射,而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影响较小。【结论】光合有效辐射和叶肉细胞的光合活性分别是影响日本落叶松净光合速率空间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和生理因素。净光合速率随冠层的升高而显著增加,而冠层底部净光合速率为负值,始终处于碳消耗状态。  相似文献   
153.
以太子河林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Richards、Gompertz、Mitscherlich、Schumacher、修正Weibull等6种理论生长方程,建立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胸径生长拟合方程为D=76. 084-77. 406exp(-0. 016A),树高生长拟合方程为H=25. 663exp[31. 488exp(-0. 088A)],材积生长拟合方程V=317. 355[1-exp(-0. 002A)^(2. 262),各方程拟合效果均显著。使用未进行建模的19株日本落叶松解析木对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t检验,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 0. 05),能够较好地预测林分的生长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4.
Pilodyn在日本落叶松材性育种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对树木快速无损的检测仪器——Pilodyn,研究了日本落叶松9个家系间活立木材性的遗传差异,室内测定了整株木材基本密度(Db)和木材外侧基本密度(Do),对Pilodyn测定结果与木材密度作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9个家系的Pilodyn探测值(Pn)、外侧木材基本密度(Do)和整株木材基本密度(Db)都是34号家系最大和32号家系最小。9个家系的平均值按照Pn升序,Do和Db降序的方法分别进行排序,得到的排列次序基本一致。通过3个指标对9个家系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Pn、Do和Db在日本落叶松9个家系间都存在极显著遗传变异(P=0.000 3~0.002 8)。对日本落叶松3个指标Pn、Do和Db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分析表明,Pn与Do呈极显著的负相关(-0.691 8、-0.814 2);Pn与Db也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0.670 6、-0.909 3)。Pn、Do和Db的家系平均遗传力分别为0.45、0.46和0.43;Pn、Do和Db的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28、0.33、0.26。使用Pn进行方差分析和遗传参数计算的结果与使用Db或Do进行各种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在日本落叶松上使用Pilodyn探测值(Pn)代替外侧木材基本密度(Do)和整株木材基本密度(Db)进行木材密度的统计分析和遗传参数的计算是可行并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5.
日本落叶松木材的化学组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不同树龄和不同部位日本落叶松木材的化学组成、糖类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龄日本落叶松木材的化学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树龄的增大,总碳水化合物含量逐渐降低;冷水抽出物、热水抽出物和1%NaOH抽出物的含量增加;灰分含量逐渐降低;聚糖组成中葡萄糖和木糖含量降低,半乳糖含量增加。从化学组成分析看,12年生和15年生日本落叶松的木材比20a以上树龄的更适合用作造纸原料。与兴安落叶松相比,日本落叶松的水抽出物与1%NaOH抽出物含量较低,聚糖中葡萄糖含量较多而半乳糖含量较少;从化学组成来说,日本落叶松木材是一种优于兴安落叶松木材的造纸原料。  相似文献   
156.
日本落叶松原生种源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笔者利用7 a生的生长数据对湖北省建始县长岭岗林场的日本落叶松种源试验林进行了分析。从日本引种的原生种源213个家系之间差异极显著,日本天然林产家系、日本各林业试验场种子园产家系和中国产混合种子间差异极显著。日本各林业试验场种子园产家系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分别是中国产混合种子的1.05,1.03,1.13倍,是日本天然林产家系的1.25,1.18,1.80倍。根据胸径、树高和材积进行优良家系的初步选择,选择前50个优良家系所获得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7.8%、18.6%和18.7%。  相似文献   
157.
思茅松人工中幼林的含碳率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云南省思茅松集中分布区不同林龄的思茅松人工林含碳率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思茅松人工林林木主干与其它构件的平均含碳率存在显著差异,主干的含碳率最高(48.48%),由基部向梢头含碳率呈下降趋势,其它构件的含碳率依次为树枝(48.13%)、主干皮(47.49%)、松针(47.27%)、球果(47.02%)和树根(46.80%)。在所测定的4个径级组中,径级组1(16~30 cm)林木主干的平均含碳率(48.43%)显著高于其它小径级组,小径级组间的含碳率差异不明显;树枝、主干皮、松针、球果和树根的含碳率在不同径级组间的差异不明显。思茅松人工中幼林单株的全株含碳率为47.91%。  相似文献   
158.
日本落叶松种子园营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文介绍了日本落叶松的嫁接方法 ,无性系的收集及选育 ,种子园的区划、栽植密度及栽植方式 ,以及营建种子园后的经营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9.
对日本落叶松原生种源和家系选择及遗传资源保存林研究结果表明:13个优良种源和家系比4个对照平均值材积提高30.4%;4个优良种源比3个对照平均值材积提高27.4%;9个优良家系比对照材积提高35.8%,保存林7个优良材积比3个对照平均值材积提高44.3%。  相似文献   
160.
[目的]探讨花菖蒲的抗盐能力。[方法]以取自江苏省宜兴苗圃的花菖蒲为材料,土壤盐化处理设5个盐度水平(0、0.2%、0.4%、0.6%、0.8%),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NaCl胁迫强度条件下花菖蒲的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随着NaCl胁迫强度的增加,花菖蒲的叶片有不同程度的干枯、发黄、失绿、生长势衰退等现象。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均随胁迫强度的增大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整体表现为上升的趋势,叶绿素含量随胁迫强度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呈不断降低的趋势。通过对外观形态的观测以及生理指标的分析,推断出花菖蒲的耐盐阈值是0.4%,存活阈值是0.8%。[结论]该研究为改良土壤、绿化水体、湿地和盐碱地景观的营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