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0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林业   799篇
农学   139篇
基础科学   87篇
  193篇
综合类   1583篇
农作物   119篇
水产渔业   89篇
畜牧兽医   555篇
园艺   129篇
植物保护   11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黄凯丰  宋毓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772-4773,4775
[目的]明确部分甜荞资源的营养保健成分含量,筛选出优质的甜荞资源。[方法]以产量较高的丰甜1号、平甜2号、纯甜1号、纯甜3号、纯甜4号、威甜1号、威甜2号和纯甜1408号为试验材料,测定了荞麦籽粒中总糖、还原糖、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黄酮等含量,同时测定了籽粒的膨胀力和持水力。[结果]部分甜荞品种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还原糖、总淀粉、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含量及持水力、膨胀力差异显著,而所有品种间黄酮含量的差异不显著。[结论]甜荞籽粒中淀粉含量较高,以支链淀粉为主。  相似文献   
22.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内芳香植物资源丰富,经初步调查,共计26科106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11种,被子植物22科95种。论述了鸡公山自然保护区芳香植物的种类、分布及精油提取部位,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安乡县19个乡镇近几年来小麦种植情况进行调查,从土壤类型、种植模式、播种方式、施肥种类与数量、病虫害和气候条件等6个方面分析了造成安乡县小麦产量高低差异的原因,并通过分析其经济效益、销售渠道及市场前景,探讨了安乡县小麦生产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4.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苏北连云港地区灌云县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状况、阅读需求和服务进行专题调研,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试图从中探究农村小学生阅读的共性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为农村青少年阅读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5.
为了探寻影响油茶高接换冠后枯桩的相关因素,为今后油茶高接换冠技术改良提供理论依据,调查研究了嫁接方法、接穗品种、砧木粗度、留截高度和嫁接方位等因素对油茶高接换冠后枯桩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因素对油茶枯桩程度影响极显著。其中,采用插皮腹接、砧木直径2~6 cm枯桩程度最低;采用‘华硕’和‘湘林XLJ14’其枯桩程度显著低于其它品种;留截高度越低枯桩程度越低;嫁接方位在外侧枯桩程度最低。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留截高度对油茶枯桩程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嫁接方法、砧木直径和嫁接品种;而嫁接方位对油茶枯桩程度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6.
采用野外定点法、最小样方法和统计学方法对生长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3种野豌豆属植物的植物学特性、生态环境、群落数量特征及资源储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救荒野豌豆、山野豌豆和三齿萼野豌豆的植物学特性、生态环境和群落数量特征具有一定差异,3种野豌豆在青海省的资源总储量分别为0.46×10~6、0.23×10~6、0.27×10~6 kg,表明3种野豌豆属植物的资源总量在青海省并不高,应对其进行有效的引种驯化,实现人工繁育和增加资源储量,这既可保护青海省甚至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也可对其资源进行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7.
2021年1月12—19日,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出现35只死亡的野生疣鼻天鹅。经现场调查,市级和省级实验室检测,诊断为疑似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鉴定,最终确定为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疫情发生后,通过现场调查、座谈及实验室检测等方式,对此次疫情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追溯疫情的可能来源,分析疫情的扩散风险,继而提出针对性的应急处置措施。调查发现,此次疫情由迁徙候鸟带毒引入引起的可能性较大;野生鸟类未及时开展免疫,导致体内抗体水平低下是疫情暴发的内源因素。由于迅速采取了合理的应急处理措施,此次疫情得到迅速控制,避免了疫情扩散。本次疫情警示,必须切实做好禽流感的强制免疫和监测工作,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区及其附近场所珍稀禽类的免疫,以降低疫情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8.
2020年2月20日,贵州省道真县生态护林员在其境内的国家级大沙河自然保护区和国有林区发现多具野猪尸体。为弄清野猪死亡原因,防止可能出现的疫情在当地扩散,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本次野猪死亡事件展开调查。截至2020年3月4日,在该县3个镇8个村(社区)10个村民组,共排查发现23具野猪尸体,以体质量偏小的低幼龄野猪居多,约占70%;发现地点分布具有明显的聚集性和方向性;因大部分尸体高度腐败,仅从采集的1份病料中,检出猪圆环病毒核酸阳性,未检出猪瘟、口蹄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非洲猪瘟等疫病病原;经排查,未发现野猪尸体附近的村(社区)生猪养殖户饲养的生猪发生异常发病死亡现象。经伽马分布估算,该县平均每天可能出现的死亡野猪数为0.44头(95%CI,0.28~0.64)。综上分析推测,野猪死亡既有经境内公路来往的生猪运输车辆及废弃物传入疫病导致的可能性,也不排除中毒或天气变化等其他因素的可能。由此建议加强公路沿线一带的林区排查,加大跨省公路车辆消毒力度,降低野猪死亡事件带来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29.
为加快奶牛养殖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奶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助力新疆“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笔者所在团队对新疆8 个地州、35 个县、85 家规模化奶牛场进行了实地查看走访、数据采集,重点对牛群结构及生产技术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部分奶牛场的牛群结构都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共性问题,影响了奶牛场的经营效益与长期发展。本文对问题进行了汇总,并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旨在引起奶牛场经营者的重视,同时也为日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羊布鲁氏杆菌病俗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近年,我国家畜饲养量不断增加,动物及其产品流通不断频繁,部分地区布鲁氏杆菌病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当地畜牧养殖产业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该文主要就祁连县羊布鲁氏杆菌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