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95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篇
  52篇
综合类   16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白城引种栽培的竹柳5号为对象,对其在引种地的有关形态特性、物候及生长表现进行调查,以分析竹柳5号在吉林西部引种栽植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竹柳5号在白城市不需要特殊的保护就能露地越冬而生长良好,能够保持原有的性状与品质,能够用硬枝或嫩枝扦插等方法进行繁殖。该树种具有耐干旱、抗寒冷、耐盐碱的特性,可在吉林省西部盐碱地的综合开发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2.
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属豆科羊蹄甲属植物,为近几年在广州等华南地区被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中的乡土树种,并成为有“花城”美誉的广州市重点发展的地域特色花文化品牌树种.为提高人们对洋紫荆植物的认识,体现其应用价值,文章查阅相关资料,对洋紫荆植物文化及园林应用进行了分析.洋紫荆作为广州特色观花树种,具有和谐包容、思乡情怀以及繁荣进取等寓意,其在文化、景观、生态和科普方面都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3.
为研究旱柳对铅的耐受机制,以2年生旱柳(Salix matsudana)扦插苗为材料,进行盆栽实验,分析研究生长6个月后的扦插苗在铅浓度为0、200、600、1000、1200 mg/kg时的生理生化响应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铅浓度的增加,植株长势、根茎叶中的SOD、POD、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叶中的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各项生理指标:根>茎>叶。该实验表明:旱柳根系为重金属铅的主要累积部位,只有少量的铅转移到地上部分且600 mg/kg铅胁迫下旱柳幼苗有最佳耐性机制。  相似文献   
74.
活性炭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碳单质,具有吸附作用,已在诸多领域广泛应用,例如,食品加工、军事化学防护、环境保护等。针对沙柳枝木的利用现状,选取KOH为活化剂并且采用微波法制备沙柳枝木活性炭,研究了活化剂辐射时间、质量浓度、液料比、辐射功率、浸渍时间等因素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单因素试验结果的正交优化,得出活性炭制备的最佳方法如下:KOH活化法制备沙柳枝木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4:1、浸渍时间18 h、辐照功率560 W、辐照时间20 min,该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活性炭成品碘吸附值为1011.01 mg/g,达到了GB/T 13803.2—1999中一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75.
Short‐rotation forestry (SRF) on arable soils has high potentials for biomass production and leads to long‐term no‐tillage management.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s of soil chemical and microbial properties after 15 y of SRF with willows and poplar (Salix and Populus spp.) in 3‐ and 6‐year rotations on an arable soil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to a pertinent tilled arable site. Two transects at different positions in the relief (upper and lower slope; transect 1 and 2) were investigated. Short‐rotation forestry caused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all investigated soil properties (organic and microbial C, total and microbial N, soil enzyme activities), however, the dimension and location (horizons) of significant effects varied. The rotation periods affected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soil properties within the SRF significantly. In transect 1, SRF had higher organic‐C concentrations in the subsoil (Bv horizon), whereas in transect 2, the organic‐C concentrations were increased predominantly in the topsoil (Ah horizon). Sufficient plant supply of P and K in combination with decreased concentrations of these elements in the subsoil under SRF pointed to an effective nutrient mobilization and transfer from the deeper soil horizons even in the long term. In transect 1, the microbial‐C concentrations were higher in the B and C horizons and in transect 2 in the A horizons under SRF than under arable use. The activities of β‐glucosidases and acid phosphatases in the soil were predominantly lower under SRF than under arable use in the topsoil and subsoil. We conclude, that long‐term SRF on arable sites can contribute to increased C sequestration and changes in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soil enzyme activities in the topsoil and also in the subsoil.  相似文献   
76.
城市旱垂柳平头后的腐朽规律与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志显 《森林工程》2009,25(1):13-16
研究牡丹江市城市旱垂柳立木腐朽菌种群的分布规律,发生发展状况及其对城市旱垂柳(Salix matsudana var.pseudo-matsudana y.l.Z)材的分解能力进行测定;对城市旱垂柳林的立木腐朽防治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旱垂柳具有发达的愈伤组织系统、树皮保护系统,萌芽能力和生根能力特别强,根系发达等许多优良品质,因而其生命力特别顽强,抵御病虫害毁灭性打击的能力很强,它是城市森林的优质高效树种;城市旱垂柳林容易遭受人工整枝、整形、平头、机械伤害等强烈的干扰,导致17种以上木材腐朽菌的侵入,腐生率与林龄(胸径)呈正相关,随林龄的增大腐生真菌的种类相应增多,但死亡率较低;测定的毛革盖(Coriolus hirsutus(Wulf.:Fr.)Quél.)等8种旱垂柳木材腐朽菌的降解能力排序为:毛革盖,云芝,香栓,多毛盖菌,单色下皮黑,桦革裥,树舌,黑管菌。对旱垂柳林施行的一切园林技术措施都必须有利于其愈伤组织的快速愈合,以及树皮系统的尽力保护。  相似文献   
77.
林木抗逆机制的研究是林木抗逆育种的重要基础。为了解旱柳Salix matsudana 耐盐机制,实验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研究盐碱胁迫前后旱柳蛋白表达变化,分离鉴定旱柳耐盐相关基因,建立一套适合于旱柳根系蛋白质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是蛋白质组学的基础。用改进的酚抽法抽提旱柳根总蛋白,此方法不仅能很好地分离蛋白,而且能有效去除样品中的盐分。通过比较分析了双向电泳不同条件对电泳结果的影响,确立了900 μg·胶条-1的最佳上样量,10 min平衡时间以及10万 V·h 的聚焦时间的双向电泳条件。还比较了氯化钠胁迫后双向电泳图谱差异,发现了39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15个下调,24个上调(11个新诱导表达),为下一步通过质谱鉴定分析旱柳耐盐分子机制及抗性基因分离奠定了基础。图9参23  相似文献   
78.
以盆栽垂柳、苏柳‘J172’及银芽柳为材料,利用MINI-IMAGING-PAM荧光成像测定系统,测定了Cd2+胁迫下柳树叶片叶绿素荧光淬灭特性及各荧光参数的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Cd2+胁迫下柳树叶片初始荧光(F0)与最大荧光(Fm)均显著增大,200mg/LCd2+处理2周时,F0与Fm均达到峰值。并分析了200m...  相似文献   
79.
本溪山区旱柳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吉奇  刘克中  孙雪  高巍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9):217-221
为了探讨本溪山区气候变化对木本植物物候的影响,利用1980—2012 年国家农业气象本溪县观测站旱柳物候期资料和气温、降水、日照等资料,运用线性倾向率和趋势系数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本溪山区旱柳物候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近33 年本溪山区气温呈明显的升温趋势变化,升温速率为0.45℃/10 a,降水和日照呈波动性减小趋势变化,降水量波动幅度较大,最大降雨量与最小降雨量差异大。旱柳芽开放期呈明显的延后趋势变化,其线性倾向率为2.4 d/10 a;开花始期呈拖后趋势变化,线性倾向率为0.35 d/10 a;旱柳变色始期和落叶始期均呈显著的延后趋势,其线性倾向率分别为7.27 d/10 a和5.52 d/10 a。温度对旱柳物候影响最为显著,降水和日照对物候期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2014年浑善达克沙地黄柳生长季水分来源同位素示踪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柳是我国内蒙古东部和辽宁西部沙丘上广泛分布的多年生灌木,是极佳的固沙树种.通过利用氢同位素示踪方法,测定了2014年浑善达克沙地黄柳生长季茎干水与潜在水源(降水、土壤水、地下水)氢同位素比率δD值,并利用多源线性混合模型IsoSource,计算了黄柳对各潜在水源的利用比例.结果表明:在5月黄柳80%以上利用120 ~ 160 cm土壤水和地下水;6月主要吸收0~40 cm土壤水;7月主要吸收120~160 cm土壤水;8月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利用率为82%.这表明生长在不同季节的黄柳对于各潜在水源的利用有特定的适应结果,同时也说明荒漠灌木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朝着最优的方向发展,实现最大限度的水分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