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8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57篇
林业   894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7篇
  115篇
综合类   357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春季杨树苗木枝叶萌动后进行栽植,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萌动时间愈长,造林成活率越低,所以,春季营造杨树,应选择在苗木萌动前栽植。  相似文献   
62.
黑松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种的黑松进行了育苗和多点造林试验,从生长和抗逆性上进行了观测.苗期试验表明,黑松苗期在小陇山林区适应性强,苗期保存率高于油松,苗期生长表现与油松差异不显著,2年生苗木平均地径0.61 cm ,平均苗高16.30 cm.多点造林试验表明,黑松适应小陇山林区的气候、立地条件,抗鼠害能力比油松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比油松高,幼林生长表现与油松差异不显著.8年生黑松林分平均胸径3.20 cm,平均高2.98 m.引种获得成功,丰富了小陇山林区营造生态公益林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63.
为逐步改善省会的空气质量,研究了火炬树在石家庄市沙地立地条件下的生长适应性,调查了在沙地条件下耐寒、耐旱、耐热、耐阴、抗病虫及极限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提出了火炬树与其它防风固沙植物的配置形式,从而形成乔灌草多层次组合的防风固沙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64.
沙地油松幼龄林造林试验及其生长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国 《甘肃林业科技》2005,30(2):18-20,28
通过对沙地油松造林试验及其生长状况研究,结果显示:采取覆膜加土措施进行沙地油松栽植,能提高沙地油松的造林成活率。沙地油松在栽植9年以后,胸径平均每年增长0.60cm;高生长在前3年生长缓慢,5年以后树高以每年30-40cm的速度生长。油松主根系长仅为1m;水平侧根多且发达,主要分布在20-40cm深处。  相似文献   
65.
单叶省藤组培苗造林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单叶省藤(CalamussimplicifoliusC F Wei)是我国华南地区的优质商品藤种,其藤茎质量好,为编制家具的优质原料[1~3]。70年代以来的栽培试验表明,它不仅适应性强,而且速生,可广泛栽培于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和福建等省区,为我国棕榈藤栽培的首选藤种[1]。但野生资源由于长期过度采伐而枯竭,少量试验林未结实或结实甚少,推广栽培因种质资源奇缺而受到严重制约[2]。通过组织培养等生物技术工厂化快繁单叶省藤,是解决扩大栽培种苗问题的最好途径。因而开展了单叶省藤组培和造林技术研究,现将组培苗造林试验结果及其特殊性予以报道。1 …  相似文献   
66.
介绍了海盐县南北湖的过去与现状,提出了发展生态公益林,绿化造林与发展经济特产林相结合,切实加强对森林资源保护等举措,以促进南北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7.
压苗栽植是花椒抗旱造林的一个新的栽植方法.用这种方法造林,幼树根系发达,成活率、保存率高,幼树结果早,产量高。以2a生的1级苗压苗造林效果最好。春、夏、秋三季造林均有较高的保存率,但从幼树生长情况来看,春季优于夏季,夏季优于秋季。  相似文献   
68.
不同桉树无性系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7个桉树无性系在3个不同立地条件的造林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7个桉树无性系在本区表现良好,不同桉树无性系间在胸径、树高、蓄积量生长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适宜本区发展的桉树无性系首选为尾赤桉201-2,其次为尾巨桉3229和尾圆桉184-1;海拔在300 m以下的适宜种尾赤桉201-2、尾圆桉184-1、尾巨桉3229等,海拔在300~460 m的适合种尾赤桉201-2和巨桉。  相似文献   
69.
闽南山地桉树种/种源选择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闽南山地引种的19个不同桉树种/种源对比试验研究表明,尾巨桉、巨尾桉及广西尾叶桉属高产型树种,年平均蓄积生长量达35.3-53.3m^.hm^-2,其山地造林后表现适应性强、树干圆满通直、林木分化程度低,林相整齐、生产力高、经示范推广收效显著,是闽南山地短周期工业原 造林的首选树种,值得大力推广引种。  相似文献   
70.
湖南造林困难地类总面积达 10 0万hm2 。通过对 5个县 658hm2 试验示范林历时 9年的研究 ,解决了植被恢复技术问题。选出适宜的树、划种有马桑、芦竹、苦槠、牡荆和栓皮栎 5种 ,有发展前景的树种有柏木、铅笔柏和藏柏。选出了林分结构稳定 ,组成种长势好 ,可以肯定的有马桑十墨西哥柏浅层钙质幼年性岩性土等 6个配置模式。并提出和推广了撩壕整地和芦竹下挖上堆 ,施肥促长等造林技术。同时 ,定义了“三岩”造林困难地 ,提出了“三岩”造林困难地的生态环境特点。从土种的水平研究了树种与立地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