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0篇
  15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通过田间试验初步探讨了污泥对花生产质量、土壤肥力以及花生与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施污泥7500~30000kg比不施花生产量增加6.3%~15.8%,且随着污泥用量的增加花生产量增加。污泥对改善花生品质,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具有作用。施用污泥处理花生和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与不施污泥的没有明显差异,说明施用污泥不会产生重金属元素对作物和土壤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2.
聚酯废水处理的设计与调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林  唐一 《中国沼气》2001,19(3):20-22,30
聚酯废水是一种较难处理的高浓度废水,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UASB(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活性污泥法为主的工艺处理聚酯废水的工程实例.实践证明当进水COD6000mg*L-1,BOD52400mg*L-1左右时,经本工艺处理后出水COD小于150mg*L-1,完全可以达到排放标准.这种方法操作方便,运行管理简单.  相似文献   
133.
滤泥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甘蔗田间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滤泥有机-无机复混肥与不同类型不同含量的复混肥料进行3个试验点甘蔗田间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滤泥有机-无机复混肥、25%复混肥料、29.8%复混肥料和常规施肥(CK),甘蔗平均公顷有效茎数分别为75820、75495、77515、70620条,平均公顷产量分别为93871kg、91819kg、94955kg、81948kg,平均蔗糖分分别为14.12%(绝对值,下同)、13.90%、14.02%、13.43%;施用滤泥有机-无机复混肥比施用25%复混肥料、29.8%复混肥料和常规施肥(CK)的农业纯收入每公顷分别增加885.6元、214.8元和4536.8元,工业效益分别增加1568.87元、361.26元和4852.23元。  相似文献   
134.
冯岳阳  徐颖  陈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567-3569
[目的]研究黑曲霉菌对污泥中重金属的淋滤效果。[方法]采用分批摇床培养,研究了淋滤时间、污泥含量、接种量、初始pH以及碳源浓度对污泥中重金属去除率的影响。[结果]淋滤体系控温30℃、碳源含量8%、接种量为2×106个(孢子)/L、污泥含量1.0%的条件下,经过12 d的淋滤处理,黑曲霉对污泥中Zn、Cd、Cu、Pb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3.6%、87.8%、70.4%和75.6%。[结论]黑曲霉淋滤法可有效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属。  相似文献   
135.
施用污泥对无芒雀麦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污泥是污水处理和水体沉积的产物,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和一定量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经合理处置后可转化为可利用资源。为此,笔者于1996~1998年将兰州市七里河区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泥施于无芒雀麦人工草地。3年来对无芒雀麦和土壤进行多项监测,结果表明,施用适量污泥对无芒雀麦地上生物量增产幅度显著,1996年为163%~203%;1998年为41%~120%。1996年总根量比对照高35%~106%。施用污泥使0~20cm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显著增加。土壤容重随着污泥量的增加而减小。结果表明,七里河污水处理厂污泥的营养元素含量高,有害元素低于控制标准,是一种可利用的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36.
本试验研究了就地处理含石油污泥条件下, 间隔不同时间连续添加、相同时间不同添加量以及通风、搅拌对污泥中石油降解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的处理时间,间隔一定时间连续添加,与不添加的对照相比,增加污泥中石油降解量80 % 以上,间隔3 周搅拌( 翻堆) 一次及每天强制通气与每周搅拌、间隔3 d 通风一天相比,可以提高石油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137.
牛粪厌氧发酵污泥回流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两阶段厌氧发酵系统的效率,对混合使用在线活性污泥与后储罐最佳活性时段污泥的污泥回流工艺进行了研究。综合回流试验以进料质量分数、日进料量和污泥回流比为影响因素,以COD去除率、产气量为评价指标,采用二次回归旋转试验设计,研究COD去除率和产气量在各参数影响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进料质量分数、日进料量和污泥回流比是影响两个评价指标的主要因素,其中混合污泥回流量的影响显著;试验得出该厌氧发酵系统的最优工艺参数为进料质量分数8.21%、日进料量7.15L/d、污泥回流比30%。  相似文献   
138.
为探索厌氧反应器中三相分离器污泥回流缝对分离器内流场及气、液、固三相分离性能的影响,以Eulerian多相流模型为理论框架,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对厌氧反应器及三相分离器中的气、液、固三相三维流场以及分离效率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中采用工程上常用的80、95、110、125、140 mm回流缝宽度。模拟结果表明:三相分离器内部的三相流速大大高于反应器的设计上升流速,其中固相平均流速相对较高;三相分离器内部液相流场以环流为主;污泥回流缝宽度对气、液流动相影响小,对固相影响则相对较大;三相分离器对固相的分离效率较高,混合液经过一层挡板的固相分离率均大于87%,而气相的分离率最低在60%;污泥回流缝宽度越宽、各单层的气、固相分离效率下降,通过三相分离器最上层沉淀区域的补充,混合液中的固相基本上能达到完全分离,而气相在回流缝宽度为95 mm左右时分离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9.
城市污泥有机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及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丁文  王海勤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254-256
通过大田试验初步探讨了污泥有机肥对马铃薯的增产效应及其对马铃薯品质、重金属吸收的 影响。结果表明,在施化肥的基础上,施用污泥有机肥可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等级和品质;施用污泥 有机肥的马铃薯薯块中Hg、As、Pb、Cd、Cr、Cu和Zn含量均在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0.
秸秆不同用量对污泥堆肥保氮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北京市城市生活污泥与不同量小麦秸秆进行混合堆肥,研究堆肥过程中N素损失的控制。结果表明,在堆体中添加小麦秸秆能够在堆肥初期很好的抑制NH3挥发;添加20%麦秸的处理堆体最高温度能够达到67℃,比对照处理(纯污泥)高16℃,在50℃以上维持7天,比对照处理长6天,完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而且,堆肥初期NH3挥发量为对照处理的1/5;NH4+-N最高含量和变化范围都小于对照处理;堆肥后全N损失仅为15.77%;经过50天的堆肥化处理,所有处理的物料变为疏松形态的灰黑色腐殖质,臭味消失,基本达到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