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9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6篇
  3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对滇重楼新品种选育研究现状,滇重楼新品种选育目标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滇重楼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单株混合选择和集团混合选择是目前简单有效快速的滇重楼育种方法,加速滇重楼遗传变异规律的研究可提高育种效率,加速性状相关性及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水分是限制滇重楼种子休眠萌发及资源分布的重要成因。以云南滇重楼主产区6个种源地的种子为试验材料,湿度设置分别为10%(正常水分处理,CK)和3%(水分胁迫处理,T),测定10、30和60 d时种子的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生理活性,对资源进行综合抗旱评价,并筛选抗旱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胁迫时间延长,滇重楼种子可溶性蛋白呈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而SOD和CAT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MDA和POD呈下降趋势。CAT活性对水分胁迫最为敏感,胁迫和对照间呈显著差异,60 d时呈极显著差异(P<0.01);在10 d时SOD和MDA对水分胁迫呈极显著响应(P<0.01),在30 d时各生理指标均受到显著影响,SOD和POD受到极显著影响(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可溶性蛋白与SOD和POD呈显著负相关(P<005)。滇重楼种质资源之间变异系数较大,不同种质材料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不同。综合分析,师宗、鹤庆和石林的滇重楼种源抗旱性较强,耿马地区抗旱性最弱,可为进一步抗旱基因型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不同评价方法对滇重楼抗旱生理指标筛选的结果较为一致,CAT、SOD和MDA可作为抗旱性鉴定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7种聚集度指标法测定了鞭角华扁叶蜂蛹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蛹在柳杉人工林内呈均匀分布,其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排斥。用抽样调查方法研究表明,平行线短距离跳跃式取样精度最高。本文还应用Iwao’s方法,分析并计算林间调查的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14.
作为18世纪著名的道德情感论者和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阐述了其关于仁慈德性的观点。他认为仁慈应当是自由的、崇高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应当是适度的。A·斯密关于仁慈德性的矛盾观点有其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5.
华重楼斑枯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四川汶川县重楼种植区的华重楼出现一种新的病害—华重楼斑枯病,该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发生率为35%,天气适宜时可引起整株叶片枯死。为鉴定引起四川汶川县华重楼斑枯病的病原菌,本试验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利用科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依据菌株的形态学和基于rDNA-ITSRPB2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的菌落形态、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形态与Didymella sp.相似;经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ITS-RPB2基因序列与亚隔孢壳属D. glomerata(登录号为FJ427013、GU371781)的同源性为100%。因此,将引起重楼斑枯病的病原菌鉴定为D. glomerata。  相似文献   
16.
鹤庆五味子藤茎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范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847-10848,10967
[目的]研究鹤庆五味子藤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鹤庆五味子藤茎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并通过现代波谱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鹤庆五味子藤茎中分离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Wuweilignan E(1)、Methyl-gomisin R(2)、Methylisogomisin O(3)、Gomisin D(4)、Tigloylgomisin P(5)和Gomisin N(6)。[结论]化合物1、2和3均为首次从鹤庆五味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一类食饵具有Smith增长和捕食者具有Holling功能性反应的三种群食物链系统多周期正解的存在性问题.运用分析技巧获得了两个有界开集,由重合度理论中的延拓定理得到至少存在两个周期正解的充分条件,推广改进了已知的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18.
"亚当·斯密问题"有不同的逻辑层面.在个别层面上,斯密问题是他的经济与伦理学的关系;在特殊层面上,它是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伦理的关系;在普遍层面上,它是人类社会的经济与伦理的一般关系.在这些逻辑层面上,斯密问题经历了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9.
斯密和阿马蒂亚·森对于贫困问题给予了深刻的关切。他们都认为贫困是不善的,并且都认为贫困是一种社会问题。但是斯密认为仅仅通过市场经济发展就能解决贫困问题,森则寄希望于为人们基本权利提供充分保障的社会机制。从斯密到森,为我们展现了从对单一经济价值追求向多元价值,特别是伦理价值关切的历程,对于我国解决当下的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妙娟  张若晨 《种子》2020,(4):50-54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珍稀濒危植物独叶草SCoT-PCR反应体系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建立最佳的独叶草SCoT-PCR反应体系,并利用36份种质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独叶草SCoT-PCR的最优反应体系(25μL)中:Mg^2+为1.5μL、dNTPs为1.50μL、Taq酶为0.3μL、Primer为1.2μL、DNA为3.0μL。建立的SCoT-PCR反应体系可用于该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结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