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9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358篇
林业   656篇
农学   384篇
基础科学   381篇
  548篇
综合类   2232篇
农作物   488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85篇
园艺   195篇
植物保护   215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350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434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黑木耳产业对栎木资源的依赖是该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不相适应的突出表现,因而选取果树替代传统栎木是促进黑木耳产业绿色生态发展的潜在途径。本文选取苹果树木屑、桃树木屑、桔树木屑和核桃树木屑为黑木耳主要栽培基质,通过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密度、菌丝色泽以及锁状联合数目等指标考核最佳果木木屑袋栽基质。结果表明,黑木耳菌丝在桃树木屑袋料基质上生长最好,生长速度(5.62 mm/d)比对照组(5.24 mm/d)提高了7.25%;菌丝生长势较好,边缘整齐、浓密、色泽洁白且锁状联合数目较多;选取78%、82%、86%和90%等4个不同桃树木屑配比,通过不同袋料基质对桃树木屑黑木耳袋栽基质进行优化研究,最佳果木黑木耳袋栽基质配方为:桃树木屑78%、米糠19%、红糖1.5%、石膏粉1%、石灰粉0.5%,此时黑木耳菌丝的生长速度(10.06 mm/d)比对照组的生长速度(5.88 mm/d)提高了71.09%,且锁状联合数目最多。本研究结果表明,桃树可替代栎木进行黑木耳袋料栽培,为黑木耳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2.
在丽江市不同海拔区域选择柯基、豆果、科拉蒂、城固32等4个油橄榄品种进行种植试验,连续进行3年的物候观察及产量测定,并经多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以筛选出花期基本一致、挂果情况良好、连年产量稳定、大小年现象不明显、经济效益较为显著、能达到增产稳产目的的优良品种。结果表明,柯基和豆果两个油橄榄品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花期基本一致,可作为互为授粉品种搭配种植,两品种的产量较稳定,大小年现象不明显,适宜在丽江市适生区及同条件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3.
松嫩草地五脉山黧豆地上生育规律及生物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松嫩草地不同生境和密度下五脉山黧豆地上部生育规律和生物量。结果表明:人工栽培五脉山黧豆植株比野生植株具有较大的株高、分枝长度、分枝数和生物量。其中,人工一年生种群株高和单株生物量比野生植株平均增加了19.1 cm和11.66 g。野生种群植株不同密度间个体生长的差异不显著(P>0.05);人工种群植株不同密度间个体生长差异显著(P<0.05),体现了密度制约的效应。人工二年生种群植株比一年生植株有较大的密度竞争压力,在生物量等方面比一年生种群植株小。  相似文献   
84.
不同密度水稻抽穗后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稀植栽培的水稻,抽穗后田间表现为中下部光强明显增加,光合作用时间延长,硝酸还原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蛋白质含量增加50%以上,叶片衰老延缓,籽粒干物质积累加速,千粒重提高。  相似文献   
85.
在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土上抗旱造林,用保水剂处理成活率可提高20%左右;GCR 保水剂处理成活率可提高18%左右,但生长状况最好,地径平均值高出对照10%左右;而吸水剂处理的苗木,不论是在成活率上,还是在生长量上,作用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86.
提高无性系茶苗定植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永章 《茶叶通讯》2007,34(3):34-35,38
无性系茶苗定植后成活率低,是当前制约无性系茶园建设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大量调查分析,找出了影响无性系茶苗定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提高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87.
以永定河泛区中天堂河下游段两岸作为研究区域,探究该区域不同类型乔木种植位置对岸坡整体锚固作用的影响,确定坡地区域与坡顶区域最佳的乔木种植方案,以解决洪泛区湿陷性粉质粘土岸坡坡脚处易失稳的安全隐患。采用拓扑根系描绘法、最大摩擦锚固力计算法、经验公式模型法以及ABAQUS有限元模拟法,分别对根系的形态、根系的固土性能、根系力学特性以及锚固岸坡整体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紫荆根系具有较为发达的须根,因而具有较强的锚固性能,相较于紫荆,榆叶梅锚固性能相对较差,在同一深度的埋置条件下,二者的锚固性能相差幅度为5%~25%(;2)当坡地区域的紫荆位于坡脚处,且坡顶区域的榆叶梅位于距离坡肩1.8 m处的种植位置时,岸坡的安全系数达到2.153,岸坡的抗滑锚固效果可达到最佳。坡顶区域与坡地区域的乔木种植位置可对粉质粘土坡体稳定产生双重耦合的影响,当坡地区域植株的种植位置处于坡脚处时,坡顶处任何区域的乔木根际土体均可与之形成有效的土拱效应,以遏制岸坡失稳。  相似文献   
88.
菌材伴栽与天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菌材伴栽与培育栽培天麻法与室外林地常规田字格栽培法、菌材+枝条栽培法、双层菌材栽培法和单层菌材栽培法比较,菌材伴栽法能显著提高天麻产量、生物效益、产值和投入产出比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减少了菌材提前培育过程。该方法实用性强,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9.
起垄沟播和常规平播下滴灌棉田土壤水盐的运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滴灌条件下植棉方式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滨海重度盐碱地开展了起垄沟播和常规平播植棉方式下的水盐运移试验,调查了滴灌前后两种植棉方式不同点位及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水分、盐分和土壤溶液电导率等指标,分析不同植棉方式土壤水分、盐分和土壤溶液电导率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起垄沟播的水分入渗深度和盐分淋洗深度均明显大于常规平播植棉方式,起垄沟播植棉膜下(0~20 cm)土壤溶液电导率明显低于常规平播植棉;滴灌对两种种植方式膜外土壤水分和盐分运移未产生明显影响。起垄沟播联合滴灌技术更有利于为棉花生长的水盐环境。研究结果可为盐碱地植棉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0.
针对吊杯式移栽机膜上成穴移栽时膜面穴口大的问题,建立栽植机构的运动模型,通过分析栽植器的运动轨迹特性得出,当栽植器的运动轨迹为余摆线,且余摆线环扣最大横弦的距离等于轨迹线与地膜交点间的距离,栽植器在上拔阶段水平方向零速度点两侧打开,有利于减小膜面穴口尺寸。通过仿真分析和膜上移栽番茄盘苗试验得出,运动轨迹特征系数λ对膜面穴口的纵向尺寸影响显著,对横向尺寸和倾斜率影响不明显。随着λ值的增大,穴口纵向尺寸先减小然后增大,在移栽频率为50和55株·min-1时,λ为1.093的穴口纵向尺寸分别为10.12 cm和9.49 cm,是最小值; 两种移栽频率条件下,随着λ值的增大,移栽株距分别从39.8 cm减小到33.5 cm和从39.1 cm减小到33.1 cm。该结论可用于指导吊杯式移栽机结构和工作参数的优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