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6篇
  3篇
综合类   164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拟合成并鉴定林可霉素( Lincomycin,LIN)人工抗原,通过动物免疫生产亲和力高、特异性好的鼠源LIN多克隆抗血清.采用高碘酸钠法将林可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及鸡卵清蛋白(OVA)分别偶联,合成免疫原LIN-BSA和包被原LIN-OVA,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半抗原LIN和载体蛋白偶联成功.动物免疫试验(免疫BALB/c纯系小鼠)结果显示,3只小鼠效价均达1∶3 000,且2号小鼠多抗血清抗LIN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3.85 μg/L,与莫能菌素的交叉反应率为6.19%,与其他药物无交叉反应.表明成功获得高效价、特异性好、亲和力高的鼠源抗LIN多抗血清.  相似文献   
62.
以 3-氨甲基吡啶和 2 -氯 - 5 -氨甲基吡啶为原料先与 2 -氰基 - 3,3-二甲硫基丙烯腈反应 ,产物不经分离再与脂肪胺反应合成了 1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开环类吡虫啉结构类似物。所有目标化合物均经元素分析、1H NMR确证。初步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含硫化合物的杀虫活性优于双氨基化合物 ,其中 4 c对豆蚜的抑制率最高达 87.6%。  相似文献   
63.
含2-氯-5-亚甲基吡啶基团的硫脲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 10个结构新颖的 2 -氯 - 5 -亚甲基吡啶的硫脲化合物 ,用 IR、1H NMR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初步测定结果表明 :在 5 mg/ L时对水稻幼苗根的促生长率都大于 90 %。  相似文献   
64.
果实花色素苷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综述了果实花色素合成研究在近几年取得的进展,介绍了花色素苷合成途径中查尔酮合成酶、查尔酮异构酶、黄烷酮3-羟化酶、类黄烷酮3’-羟化酶、类黄烷酮3’,5’-羟化酶、二氢类黄酮还原酶、花色素苷合成酶、类黄酮3,5-糖苷转移酶在花色素合成过程中的作用,酶蛋白的结构及相对应的结构基因、调节基因和转录因子MYB、MYC、WD40等的作用特点,并介绍了外界因子对果实着色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65.
Six heterocyclic alkylating agents were synthesized and examined for activity against the oat stripe pathogenPyrenophora avenae on agar plates and against the barley powdery mildew fungusBlumeria graminis f.sp.hordei on barley seedlings. Radial growth ofP. avenae wa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any of the compounds, but four of them,α,α-bis[4,7-bis(2-chloroethyl)-1,4,7-triazacyclononane]-para-xylene[3], 1,4,8,11-tetra(2-chloroethyl)-1,4,8,11-tetraazacyclotetradecane[4], 8,11-bis(2-chloroethyl)-1,4,8,11-tetraaza-5,7-oxocyclotetradecane[5] and 7,16-bis(2-chloroethyl-1,4,10,13-tetraoxa-7,16-diazaoctadecane[6], gave 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 biomass ofP. avenae grown in liquid culture and in powdery mildew infection on barley when used at 25μM. Polyamine biosynthesis was examined by following the incorporation of labeled ornithine into polyamines inP. avenae. The four compounds3–6 which reduced mildew infection all reduced the flux of label through to the polyamines inP. avenae. Whether the reductions in mildew infection caused by these compounds is related to reduced formation of polyamines is not known and awaits investigation. http://www.phytoparasitica.org posting May 22, 2005.  相似文献   
66.
6-甲基-4-羟基-2-吡喃酮1和它的3-羧基衍生物2是合成化学杂交剂(chemicalhybridiz-ingagent)fenridazon-k的关键中间体,也是一般有机合成的中间体。OOHRO 1 R=H2 R=COOHKang等[1]报道了一种大量制取2的方法:在三乙胺存在下,丙二酸亚异丙酯3与双乙烯酮反应得到化合物4,4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下,在甲苯中回流,脱丙酮、环合生成2:OOOO   3CH2OOEt3N,CH2Cl2OOOOOHO    4CH3SO3HPhMe,△OOHCOOHO  2Suzuki[2]等报道,2在155℃受热则脱羧生成1。OOHCOOHO  2 155℃ -CO2OOHO  1作者等发现:4是不稳定的化合…  相似文献   
67.
取代苯氧乙酸及其衍生物、酰基硫脲[1]和2H-1,2,4-噻二唑并嘧啶类化合物[2]都是具有很好生物活性的母体结构。前文[3]曾报道了2H-1,2,4-噻二唑并[2,3-a]嘧啶的苯甲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测定。为了寻找高效、高选择性的新型除草剂,本文以2-氯苯氧乙酰异硫氰酸酯1为创制源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4个2和4个3。化合物2和3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和1HNMR确证。合成路线如下:OCH2CNCSOCl NNH2NXZY丆lOCH2CNHOCSNHNNXZY       1                       2Br2NNYZXNSOCH2CNOCl32/3abcdXCH…  相似文献   
68.
具杀菌活性的N-取代环十二酮缩氨基硫脲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阿维菌素及其衍生物在农药上的应用,推动了大环化合物作为农药的研究,但由于阿维菌素结构复杂,合成困难,价格昂贵等因素,使其实际应用受到限制。现已发现许多结构简单的十二员环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杀菌、杀虫活性[1~3]。另一方面的研究表明,许多缩氨基硫脲类衍生物具有较好的杀菌活性[4,5]。根据人工合成大环农药的结构特点,在大环的结构中引入某些已知活性基团,往往可以发现性能优良的新化合物。将十二员环与缩氨基硫脲拼接,预计可以得到具有较好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以石油化工产品环十二酮为原料,设计如下路线合成目标化合物:RNCS1H2NNH…  相似文献   
69.
介绍了一种曲柄摇杆机构的几何综合法。该方法不但使连杆平面占有给定的若干位置,而且在其中两个位置上摇杆处于极限位置,所设计机构具有运动间歇、机构自销和急回等特性。  相似文献   
70.
辣椒素积累生理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素的积累主要受到遗传、环境、竞争物质、酶的影响.在遗传方面,辣椒的基因型以及决定辣椒素含量的特定基因对辣椒素的积累起着决定作用,环境中的光照、温度、CO2、肥料起辅助作用,竞争物质,如木质素、类黄酮、蛋白质、单宁、生物碱、香豆素等物质与辣椒素的积累相互抑制,辣椒素的合成酶和降解酶同样影响辣椒素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