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8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Abstract

One of the main disadvantages of wood is hygroscopicity resulting from its polar character. The sorption–desorption of water causes unwanted swelling and shrinkage in wood. Thermal modification substantially reduces this inconvenient feature. Unfortunately, the same chemical changes that reduce water sorption alter the polar character of the material and result in poorer wetting of thermally treated wood by waterborne adhesives. Gluability of thermally modified beech (Fagus silvatica L.) and birch (Betula pubescens Ehrh.) wood with two commercial amino resins, melamine–urea–formaldehyde (MUF) and melamine–formaldehyde (MF), and a two-component polyurethane (PUR) adhesive was investigated. Both wood species were modified according to two temperature regimes: 160°C and 190°C. Shear strengths of the joints were then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EN 205:2003 standar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mally modified beech and birch wood can be effectively glued not only with commercially available PUR adhesives, but also with aqueous MF and MUF resins. The resultant shear strengths of the joints were limited by the strength of the thermally modified substrate.  相似文献   
102.
单宁胶用活性酚醛树脂交联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单宁胶用活性酚醛树脂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分别以化学分析和核磁共振分析方法对其特定的性能指标进行分析测试,DSC法研究其交联反应情况,并进行实验室压板测试。  相似文献   
103.
张长武  刘赢 《林业科技》2000,25(5):34-37
主要探讨分次加尿素对脲醛树脂分子量分布及胶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脲醛树脂合成吕,分次加入尿素,不仅可起到降低胶中游离醛的作用,同时还可起到分子量的调解作用。尤其是加入第2次尿素时,对胶中大分子部分可起到降解重排、减少胶中醚键含量的作用,从而达到低毒的目的。加入第2次尿素时,可能会改变脲醛树脂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04.
对比研究D296R、D152、D280、122、001×16、D941离子交换树脂的脱色效果,以期从中筛选出适合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果实提取物的最佳脱色剂。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五味子果实溶液吸光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果实中木脂素含量,分别计算五味子果实样品的脱色率和木脂素的保留率。结果表明,D941对五味子果实提取物脱色效果较好,脱色率可达87.8%,并且对五味子木脂素的保留率可达87.0%,研究所建立的优化工艺简单可行,可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5.
为了提高刨花板的耐水性,在生产刨花板用的脲醛树脂胶粘剂中添加防水剂以降低刨花板的吸湿厚度膨胀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6.
光皮木瓜齐墩果酸超声波辅助提取及纯化工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光皮木瓜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及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齐墩果酸。通过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提取工艺条件,采用静态吸附和解吸试验筛选合适的大孔树脂,并运用动态吸附和解吸试验验优化纯化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600 W、提取温度53℃、液料比8:1、超声波提取70 min,回流提取120 min,齐墩果酸得率为3.000 mg/g;XDA-1型大孔树脂对齐墩果酸具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上柱液浓度0.794 mg/mL,吸附流速0.5 mL/min;以90%浓度乙醇洗脱,洗脱流速1.0 mL/min,纯化后得提取物中齐墩果酸纯度可达26.55%。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大孔吸附树脂对甘草(RADIXRHIZOMAGLYCYRRHIZAE)黄酮的纯化条件。[方法]采用5种大孔吸附树脂ADS-7、D101、HPD-300、HPD-910和AB-8吸附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并考察了样品浓度,洗脱剂乙醇浓度,洗脱剂乙醇体积等影响吸附性能的因素。[结果]ADS-7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甘草黄酮类化合物有较大的吸附率和洗脱率,其用于纯化甘草黄酮的最佳上样浓度是1.2 mg/ml,洗脱剂为5BV体积分数为0.70的乙醇,纯化后的黄酮粉黄酮含量47.1%,精制率211.2%。[结论]ADS-7树脂对黄酮类化合物有较好的吸附纯化作用,可为甘草黄酮的纯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8.
为了减少葛根淀粉废水中有益物质的流失,葛根淀粉废水用十二水硫酸铝钾沉淀蛋白后,采用AB-8大孔树脂分离技术,以 pH5.5的80%乙醇作为洗脱剂,可有效回收葛根淀粉废水中的葛根素,其回收率达到了89.24%,纯度达到53.97%,对有效利用葛根资源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盛倩茹  王娟 《农业工程学报》2024,40(13):302-310
为提高香蕉皮缩合单宁提取物纯度,提升其后续研究与利用价值,该研究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纯化香蕉皮缩合单宁,通过比较6种大孔树脂的吸附与解吸性能,筛选出最适宜的树脂型号,并从动力学和热力学的角度分析该树脂对香蕉皮缩合单宁的吸附特性,探究其纯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HP-20型大孔树脂是纯化香蕉皮缩合单宁的适宜树脂;静态吸附-解吸动力学试验表明HP-20树脂分别在8、5 h内能够完成对香蕉皮缩合单宁的吸附、解吸过程,该吸附过程符合伪二阶动力学方程(R2=0.997 2);Freundlich热力学模型适用于解释树脂与缩合单宁间的相互作用,这是一种发生在多分子层表面的吸附,模型常数KF与温度成正相关,表明升温利于吸附的进行;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为ΔG<0(-9.75、-9.70、-8.83 kJ/mol),ΔH=5.13 kJ/mol,ΔS=47.28 J/mol·K,进一步证明了该过程是自发的、吸热的过程,且物理吸附占据主导作用,无序性有所增加。较佳的纯化参数是上样浓度为6 mg/mL、上样流速为1.5 mL/min、上样量为200 mL、洗脱液乙醇浓度为70%、洗脱流速为1.5 mL/min、洗脱液用量为120 mL。经该条件纯化后,香蕉皮缩合单宁纯度由5.79%提高到68.44%。说明HP-20树脂和优化参数对香蕉皮缩合单宁的纯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0.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elamine formaldehyde resin,MF)具有耐磨、防水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粘合剂、阻燃涂料、室外板材保护等领域,但由于交联密度大、柔性链短、脆性大的特点,限制了其应用。本文从外增韧与内增韧两方面总结MF树脂的增韧改性研究,并进行展望分析,为合成高性能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