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4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4篇
  28篇
综合类   14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武汉南湖的浮游植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了武汉南湖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在5个采样站鉴定出浮游植物67种,隶属于7门24科43属,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28种),金藻门最少(1种)。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2.489×106ind./L,秋季最高为2.979×106ind./L,夏季最低为1.949×106ind./L;平均生物量为7.94 mg/L,其中隐藻生物量最高,为2.33 mg/L,甲藻和金藻最低,分别为0.06 mg/L和0.01 mg/L;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在5个采样站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其M argalef多样性指数较低,在1~2之间。  相似文献   
122.
基于GIS的武汉市住宅地价空间分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通过收集2008~2011年住宅地价交易资料,在ArcGIS9.3的支持下,采用空间插值分析,获取了住宅地价分布信息及等值线图,分析了住宅地价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武汉市中心城区住宅地价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市中心;住宅地价高值区与商业中心呈现较强的一致性。该结论反映了武汉市中心城区住宅地价的分布规律,为研究其他种类地价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3.
概括了1996—2007年武汉市各类型用地的变化,运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时间序列的角度,分析了生态足迹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分析的结果,为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4.
从武汉周边山野收集攀援植物野生种以及收集攀援植物栽培种共68种,对其生物学特性、生活习性等关键指标进行了观测研究。根据大田栽培观测结果,对参试攀援植物的生活型进行分类,总结了各种攀援植物的园林用途。  相似文献   
125.
武汉花卉旅游发展规划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婧  罗晶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187-1188,1191
总结了花卉旅游的内涵与概况,以武汉市为例,介绍了其花卉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契机,指出其发展花卉旅游的优势,进而针对其花卉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武汉市花卉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期通过花卉旅游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6.
选择国内主栽的平菇品种在武汉地区进行栽培适应性试验,比较了9个品种在4~6月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情况,初步筛选出了适合武汉地区春季栽培的平菇品种2个,分别为苏研1号、亚光1号,2个品种产量较高,单袋生物学转化率高,分别为137.49%和129.20%。  相似文献   
127.
为研究武汉城市森林常见植物物候节律特征,以武汉九峰国家森林公园内的18种常见树种为观测对象,基于连续3年的物候观测数据开展主要树种物候特性研究,绘制树种物候图谱,并分析物候现象间的相关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树种物候期与温度和降水等环境因子的关系,其中影响萌动期、展叶期、开花期和果实或种子成熟期的主要环境因子为≥5℃的积温、平均气温和累积降雨量,落叶期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平均气温、平均降雨量及≥5℃的积温,且不同环境因子在不同物候期存在正反效应的差异。利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对萌动期、展叶期、开花期和果实或种子成熟期进行物候型聚类,初步确定萌发型3个、展叶型2个、开花型3个、果实成熟型3个,而且按照“萌动型—展叶型—开花型—果实成熟型”进行链接和归并,18种树种共划分出9个物候类型。本研究有助于了解武汉地区常见树种物候变化特征,为城市森林树种筛选、林木培育管理以及效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8.
文章以武汉市远城区为实证对象,建立一套生态用地协调集约度定量评价体系,探讨区域内生态用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及二者协调发展程度。研究结果表明,6个行政区的生态用地协调集约度略有差别,其在6个行政区的排序为江夏区>黄陂区>蔡甸区>汉南区>东西湖区>新洲区,但总体保持在中等及中等以上水平,多数处于社会经济效益滞后状态;最后根据不同区域的评价状况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9.
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武汉城市圈1997-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计算各城市及武汉城市圈整体的信息熵、均衡度,并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演变的规律和驱动因素。研究结论:①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均质性较差,但趋向于合理方向发展;②影响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演变的驱动因素众多,其中土地内在的特性和规律及政策、产业结构、区位可达性等外部因素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0.
城市边缘带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对武汉市城市边缘带绿地的调查,对建设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认为应将武汉市市域绿地系统、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在区域规划思想的基础上,在城市边缘带建立起形态合理的绿色网络,并注重与中心城区的渗透连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