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5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70篇
林业   1050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6篇
  180篇
综合类   768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28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7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调查统计表明,箬寮岘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国家保护植物有28种,隶属于18科25属。通过对箬寮岘自然保护区28种珍稀濒危植物及国家保护植物区系组成的分析,得出该区系具有木本植物占优势、区系起源古老、孑遗植物众多、地理成分复杂和特有现象显著等特征。  相似文献   
72.
在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15种,隶属9科14属。其中国家1级保护植物1种,2级保护植物14种。从种的地理分布和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分析可以看出,该区系与西南区系联系密切,过渡性强,并含有众多的古老成分。  相似文献   
73.
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保护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作群系级划分,进而从稀有性、特有性、生态重要性、脆弱性、易受干扰性、珍稀物种多度、物种多样性7个方面对保护区植被类型进行保护价值数量化评价,并对主要群系的保护价值作综合评价,位于保护价值前列的植物群落分别是:元江栲林,木果石栎林,壶斗石栎林,云南铁杉林和杜鹃、乌饭、八角矮林.  相似文献   
74.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及其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收集整理20多年保护区野外植物调查数据基础上,总结了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及中国特有属植物分布。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共计35种,其中属国家Ⅰ级保护植物3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9种,国家Ⅲ级保护植物13种。列入《中国濒危植物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28种。高等植物模式产地种共记录47种。中国特有属植物共计27属31种,其中单种属12属12种,少种属9属10种,多种属6属9种。  相似文献   
75.
竹纤维--一种纺织新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竹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纤维,它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纺织纤维,该文介绍了竹纤维的种类、结构特点以及竹纤维织物的一些特性.  相似文献   
76.
77.
方健惠  田椰  孙天鑫 《甘肃林业科技》2005,30(1):13-15,53,F003
巴黎翠凤蝶在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1年2代,以蛹越冬,翌年3月下旬越冬蛹开始羽化,4月下旬至5月初为第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第2代成虫羽化高峰期在6月底7月初;寄主为芸香科的飞龙掌血、柑橘类等植物;成虫喜访白色系的花,也好在臭水沟处群聚嬉戏,一般在常绿林带的高处活动,飞行迅速,警觉性高而且很少停息,难以捕捉。红基美凤蝶在白水江自然保护区1年2代,以蛹越冬,翌年4月初越冬蛹开始羽化,4月下旬为第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6月底7月上旬为第2代成虫羽化高峰期;7月下旬成虫数量减少,但直至9月仍可见到成虫;7月上旬产卵高峰期,9月初为化蛹高峰期;直到10月上中旬还可见幼虫;幼虫5龄,历期25~35d;寄主为柑桔等芸香科植物。  相似文献   
78.
大山雀生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7年-1999年,在蟒河自然保护区对大山雀的生态进行了观察.该鸟为林息鸟类,筑巢于树洞、墙洞或石缝中.每年3月-8月繁殖,窝卵数7枚~13枚,多为8枚~9枚.卵的大小约11.9mm×15.8mm,重约13.9g,孵化期12d~14d,巢内育雏期14d.以有害昆虫为食,是农林益鸟.  相似文献   
79.
为合理开发利用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山茶科植物资源,对该区山茶科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山茶科植物共有7属28种(包括变种)。对其种类占全国与福建省的比例、属的分布区类型、优势属、生活型与生态环境条件、数量以及应用途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80.
通过人工饲养的方式探索出白马鸡驯养的经验,即:在野生白马鸡适宜生境下建立饲养场,从育雏阶段开始进行人工投食饲养和本地土鸡带领相结合的驯养方式。目前已经完成从子一代到子二代的完整驯养、饲养流程,取得了云南省林业厅的驯养繁殖许可证。对育雏、亚成体、成体阶段的喂食量、存活情况等作了分析,认为接近原始生境的环境及本地带雏母鸡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