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8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林业   721篇
农学   122篇
基础科学   119篇
  590篇
综合类   1688篇
农作物   66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42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16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321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370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规划引导下利津县村庄分类与整治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开展村庄分类及其整治策略研究是分区分类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以山东省利津县为研究区,基于规划约束和村庄自身资源禀赋提出了一套先分区、后分类的顺序递进式村庄类型划分方法体系。首先,依据规划引导和特色资源禀赋将村庄划分为城镇化区、特色历史文化区和一般农村地区;然后,构建村庄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Ward系统聚类法对一般农村地区的村庄开展具体类型划分;最后,结合村庄演化方向和资源禀赋、区位特点、社会经济状况,针对城镇化区、特色历史文化区和一般农村地区内的村庄分类结果提出不同的演化分类和整治策略。结果表明:先分区、后分类的顺序递进式划定思路有效落实了城镇开发边界和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规划对不同演化方向的村庄的空间管控要求;利用Ward系统聚类法进行类型划分,能最大程度体现类型区的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分类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利津县村庄可划分为城乡融合型(107个)、特色保护型(6个)、集聚发展型(21个)、存续提升型(180个)和搬迁撤并型(198个) 5类,根据村庄类型特征分别提出了不同演化方向下村庄的整治策略和发展建议。本研究成果可为区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82.
83.
浙江箬寮岘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箬寮岘县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有141科662属1 475种(含种下分类等级)。根据自然保护区环境条件,通过对种子植物种类的组成和地理成分的分析,并与浙江省其他自然保护区比较,认为箬寮岘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种类丰富,起源古老,区系成分复杂。泛热带分布(20.9%)、北温带分布(19.7%)、东亚分布(16.1%)、热带亚洲分布(9.1%)和东亚-北美间断分布(8.8%)等5个类型是组成箬寮岘种子植物区系的主要成分,温带性属(52.2%)和热带性属(45.4%)所占比例大体相当。该区系是典型的亚热带植物区系,具有由热带性区系成分向温带性区系成分过渡的特点。同时,该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种类多,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表5参14  相似文献   
84.
退耕还林对农户经济影响的分析——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通过对1 619户农户的全面调查,了解农民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态度,系统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行为方式、种植业、畜牧养殖业以及产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退耕还林不仅使当地农民受惠,而且促进了该县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5.
武义县古树名木资源调查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武义县有古树名木1454株,43种,隶属于25科38属。其中树龄最大者达1200a,径最粗者为270cm,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86.
87.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生态旅游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合评判就是对受到多个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的评价,由于从多方面对事物进行评价难免带有模糊性和主观性,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综合评判将使结果尽量客观,从而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文中以绥棱县为例,对其生态旅游的战略环境评价的战略识别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通过专家的评价和论证,证明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88.
在乡镇尺度厘清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撂荒耕地问题,对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产GF-1号遥感影像,耦合撂荒耕地的影响因子及影像波谱信息,以撂荒耕地问题较为突出的四川省武胜县为案例区域,探索应用MaxEnt模型提取常年性、季节性撂荒耕地信息的潜力,揭示撂荒耕地时空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MaxEnt模型识别撂荒耕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均大于0.9,混淆矩阵总精度大于80%,季节性撂荒耕地面积与统计年鉴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0%。受高程影响,常年性撂荒耕地主要集中分布于海拔超过300 m的丘陵山区,少数零星分散于嘉陵江两岸地势低缓的地区;季节性撂荒耕地各镇均普遍分布,局部呈片状分布特征。在2015—2018年研究时段内,常年性、季节性撂荒耕地面积和撂荒耕地总面积均保持平稳态势。研究认为,MaxEnt模型在提取撂荒耕地信息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和优势;常年性与季节性撂荒耕地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异特征,前者归因于海拔、交通及灌溉条件,后者归因于海拔、耕作半径和灌溉条件。研究丰富了基于遥感影像提取撂荒耕地信息的方法,增强了撂荒耕地时空分异特征与归因的认知,为乡村耕地合理利用与管理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9.
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素含量进行了定位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杉木枝、叶中碳素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均表现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杉木叶的平均碳素含量为50.44%,枝的平均碳素含量为44.79%;不同层次杉木叶碳素含量的平均值依序为上层叶>中层叶>下层叶,不同层次杉木枝碳素含量的平均值依次为中层枝>上层枝>下层枝;10年生杉木各组分碳素含量的变化范围为45.29%~49.72%,11年生的为45.80%~50.22%,14年生的为45.80%~50.93%,变异系数范围为1.68%~8.44%;不同组分的碳素含量按大小可大致排列为树叶>树皮>树根>树干>树枝>球果;同一林分中各层次植物的碳素含量按高低排列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10年生和14年生杉木林土壤各层的碳素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90.
通过群落与种群调查表明,安化金钱松林一般与其它树种混生,种群结构基本呈金字塔形,种群更新良好.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根据金钱松林分布格局的特点,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