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67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20篇
  85篇
综合类   208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2 毫秒
81.
研究了以鸡蛋为原料生产高锌富硒松花蛋的加工工艺,并着重对松花蛋中的碱度,锌盐、硒盐的添加量,茶叶用量3个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硫酸锌的添加量为0.18%~0.22%,亚硒酸钠的添加量为0.1%,烧碱质量分数为6.0%~7.0%时的效果良好,茶叶的添加量对松花蛋的品质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2.
制浆黑液固形物与工业木质素热解液化产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管式炉研究了纯化后的工业碱木质素和制浆黑液固形物在不同温度下的热解产物分布规律.借助热解-色谱-质谱(Py-GC-MS)联用、元素分析仪、ICP等离子发射光谱等分析了热解液相产物(热解油)和固体残余物的主要组成.研究表明,在600℃下热解,纯化后的工业碱木质素和黑液固形物热解油产率最高,且工业木质素热解油产率明显高于黑液固形物.热解油的产物非常复杂,纯化后的工业碱木质素和黑液固形物的热解油化学组成有较大的差异.纯化后的工业碱木质素热解油主要由各种低相对分子质量(Mr)的酚类、酮类、有机酸等物质组成,这些物质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黑液固形物热解产物中的含量,其中不含有黑液固形物的热解产物中相对含量较高的左旋葡萄糖,却出现了可能因热解缩合而形成的联苯结构.说明在黑液固形物热解液化前,对试样进行适当前处理,可在很大程度上调控其热解产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83.
天津滨海新区的土壤含盐量高、地下水位高、矿化度高、不利草坪生长,本文介绍了建植淋层排盐系统,更换种植土、采取多元草种混播,增强草坪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利用草坪修补技术,解决草坪斑秃,以及草坪的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和不同季节的养护要点。  相似文献   
84.
黄芩甙提取分离方法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黄芩甙是药用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如何提高其得率和含量一直是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该文研究了温浸法、煎煮法、加碱温浸法3种传统的黄芩甙提取方法对黄芩甙得率和含量的影响。根据黄芩甙在碱性条件下易于溶解的特性,首次研究提出了用碱性离子水提取黄芩甙的新方法及该法提取黄芩甙的条件和效果。结果表明,碱性离子水提取法优于传统提取方法。该文还探讨了黄芩甙提取过程中水提液杂质去除、酸沉和沉淀物洗涤等方法对黄芩甙得率和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针对宁夏银北地区大面积土壤盐碱化监测的需要,利用实测植被冠层光谱与Landsat 8 OLI影像相结合进行土壤含盐量和pH值估测研究.对实测植被冠层高光谱与影像多光谱反射率进行倒数、对数、三角函数及其一阶微分等一系列变换,确定最佳光谱变换形式,筛选敏感植被指数和敏感波段,分别建立基于实测植被光谱与Landsat 8 O...  相似文献   
86.
几个杨树新品系苗期耐盐碱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室外大花盆栽培的方法,对几个杨树新品系的耐盐碱性进行了初步测定。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聚类分析的数学手段进行分析,初步确定了不同杨树新品种对盐碱土的适应性及适应范围。结果表明:不同杨树品系的高生长,在同一土壤类型中有显著差异,径生长只是个别品系间的差异显著。在不同土壤类型中同一品系的高生长及径生长差异显著。不同杨树品系在不同土壤类型中的成活率在生长初期变化不大,后期则随着盐碱土含量的增加,苗木生长及保存率都明显降低。当含盐量在0.255%~0.320 7%范围内时,有明显抑制作用;含盐量在0.320 7%以上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苗木逐渐死亡。同时根据综合指标确定了10个杨树品系对盐分及pH值的适宜生长范围。  相似文献   
87.
在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土上抗旱造林,用保水剂处理成活率可提高20%左右;GCR 保水剂处理成活率可提高18%左右,但生长状况最好,地径平均值高出对照10%左右;而吸水剂处理的苗木,不论是在成活率上,还是在生长量上,作用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88.
电导法对11种常绿阔叶树种抗寒性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6年生11种常绿阔叶树种为试材,通过低温处理,用电导法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用Logistic曲线拟合求出拐点温度(即半致死温度)(tL50),作为各试材抗寒力评价的参考指标,并将11种常绿阔叶树种的半致死温度(tL50)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1种试材抗寒性顺序依次为:北海道黄杨>大叶黄杨>刺桂>石楠>光叶石楠>爬行卫矛>扶芳藤>日本女贞>红叶石楠>桂花>女贞。  相似文献   
89.
北疆盐碱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北疆盐碱地空间分布过程中盐碱化程度与经度、纬度及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基于1985年土壤调查结果,结合2015年Landest 8遥感解译去除人工绿洲结果,采用2 km×2 km网格单元,以盐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作为检验区域盐碱化程度的指标,对盐碱地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北疆地区盐碱化程度受地形和降水的影响明显,特别是受土壤类型的影响更为密切;北疆地区盐碱化程度,由西向东呈增大趋势(P=0838),主要集中分布在E90°~E96°范围内,盐碱土占总面积的比例为7562%;由南向北呈减小趋势(P=-0768),主要集中分布在N40°~N43°范围内,盐碱土占总面积的比例为7782%;由低到高呈减小趋势(P=-0767),主要集中分布在-160~500 m范围内,盐碱土占总面积的比例为4741%。北疆盐碱地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对于揭示北疆盐碱化程度的变化规律,促进北疆盐碱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维持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0.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dentify new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that have stable effects for eating and cooking quality (ECQ) of rice. Three recombinant inbred line populations of indica rice were each planted in two years. Three traits for ECQ, amylose content (AC), gel consistency (GC) and alkali spreading value (ASV), were measured for QTL analysis. A total of 13 QTLs were detected, including four for AC, six for ASV and three for GC. Two QTLs, qGC4 in the interval RM16252–RM335 on the short arm of chromosome 4 and qGC6.2 in the Alk region, were validated in a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a residual heterozygote that was homozygous at the major locus Wx. In the absence of segregation at the Wx locus, qGC4 and qGC6.2 had additive effects of 2.46 and 8.18 mm, respectively, offering a potential for improving GC property of rice varieties. Comparison between qGC4 and previous results suggests that qGC4 is likely a new QTL for GC, providing a candidate for gene cloning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