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3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218篇
林业   180篇
农学   199篇
基础科学   28篇
  659篇
综合类   1396篇
农作物   206篇
水产渔业   357篇
畜牧兽医   611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57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321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技术人员必须要对铝合金焊接材料以及焊接工艺进行合理的选择,找到焊接材料存在的共同属性,通过科学、合理焊接工艺的使用,提高焊接接头的性能。文章通过对铝合金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选择的分析,研究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对铝合金综合性能的影响力度,进而明确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与铝合金性能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2.
水稻(Oryza sativa L.)铝毒害与耐性机制及铝毒害的缓解作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陈荣府  沈仁芳 《土壤》2004,36(5):481-491
铝 (Al) 毒是广泛存在于热带亚热带地区酸性土壤上的主要的生产力限制因子之一。水稻Al毒害主要发生在新开垦的旱地酸性土壤上。本文较详细地总结了: (1) 水稻发生Al毒的环境条件,水稻Al毒害的可见症状和Al毒害的部位;(2) 水稻耐Al指标,营养元素的吸收与分配对水稻耐受Al毒害的影响,以及Al胁迫下根系分泌物、根际pH的变化等对水稻耐Al的贡献,水稻耐Al基因的定位等;(3) 水稻Al毒害的缓解作用机理及可能的解决措施。最后对水稻Al毒害和水稻耐Al机制研究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同时对今后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3.
长期酸化对红壤中活性固相铝库大小及亏损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茂旭  季国亮 《土壤通报》2004,35(2):106-111
用连续分级提取和反复多次酸提取方法研究了长期土壤酸化对红壤固相铝库中铝含量及亏损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嵊县红壤的活性铝库大于永春红壤和屯溪红壤;因永春红壤和屯溪红壤的酸化程度大于嵊县红壤,前两者的有机铝库和无机铝库都比嵊县红壤的亏损,因此反复酸提取过程中铝的释放量也比嵊县红壤少;当高强度酸输入土壤后,弱键合的有机络合态铝可快速活化并亏损,剩余铝库因活性小而释放速率减小,但长期酸化过程中,动力学控制的低活性铝库的活化可能对铝的溶解量仍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4.
钙盐诱导下土壤锰和铁的释放及其对胡椒的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Releases of manganese and iron ions from an albic soil (Albic-Udic Luvisol), a yellow-red soil (Hap-Udic Ferrisol) and a yellow-brown soil (Arp-Udic Luvisol) induced by calcium salt addition and their bioavailability to pepper (Capsicum frutescens L.) were studied in a pot experiment. Addition of Ca(NO3)2 decreased soil pH and increased both exchangeable and DTPA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extractable Mn and Fe in soils. Meanwhile, total Mn accumulation in the shoots of Capsicum frutescens L. on the salt-treated soil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0.01)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suggesting that salt addition to soil induced Mn toxicity in Capsicum frutescens L. Although exchangeable and DTPA-extractable Fe increased also in the salt-treated soils, Fe uptake by the shoots of Capsicum frutescens L. decreased. The effect of added salts in soils on dry matter weight of pepper varied with the soil characteristics, showing different buffer capacities of the soils for salt toxicity in an order of yellow-brown soil > albic soil > yellow-red soil. Fe/Mn ratio in shoots of Capsicum frutescens L.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alt addition for all the soils, which was ascribed to the antagonistic effect of Mn on Fe accumulation. The ratio of Fe/Mn in the tissue was a better indicator of the appearance of Mn toxicity symptoms than Mn concentration alone.  相似文献   
105.
水稻根尖边缘细胞对铁毒的形态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Azucena(铁耐性)和IR64(铁敏感)为材料,研究了Fe2+毒胁迫下附着于根尖边缘细胞(即原位边缘细胞)的数目、存活率,根尖细胞形态结构、根尖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Fe2+ 毒对根边缘细胞的产生有抑制作用。相对于敏感性品种而言,一定浓度Fe2+(100~200 μmol/L)有利于耐性品种边缘细胞的产生;Fe2+ 毒对边缘细胞有致死效应,随Fe2+浓度的提升,边缘细胞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根尖外围细胞壁增厚,并出现细胞程序性死亡特征(敏感性品种)。同时,Fe2+ 毒对根尖保护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200~400 μmol/L Fe2+处理下,耐性品种POD、CAT、SOD活性都超过对照;敏感品种只有SOD活性超过对照。说明Fe2+毒胁迫下,水稻根尖通过增加边缘细胞数目、提高细胞拒铁作用,维持较高水平的POD、CAT和SOD活性来对抗Fe2+毒,缓解铁毒害。  相似文献   
106.
研究了铝、氟及其交互作用对白茶和智仁早茶根际土壤酶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在单独施铝处理中,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受到抑制,其它土壤酶活性均随铝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当Al浓度高达400mg/kg时,对酶呈现出抑制作用,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单独氟处理下,磷酸酶、尿酸酶活性变化不大,随着氟浓度的升高,除多酚氧化酶活性受抑制外,其余的酶活性也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当F浓度高达120 mg/kg时,对酶产生抑制作用,总体上氟的影响不如铝显著;铝、氟复合处理条件下,铝与氟之间联合作用对脲酶、蛋白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尿酸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产生了显著或极显著的交互效应,其作用方式因铝、氟处理浓度组合、酶及茶树品种的不同而不同。研究还发现,铝、氟对茶树根际土壤酶的交互效应与铝氟浓度的比值有密切关系,且不同的酶活性达最高时的铝氟比值基本相同,表明在茶树体内代谢中铝、氟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根际土壤酶活性在两个茶树品种间存在较大的基因型差异,尤其以酸性磷酸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最为显著,总体上白茶根际土壤酶对铝、氟及其交互作用较智仁早茶更敏感,两茶树品种之间土壤酶活性的差异与茶树根际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7.
应用battery生物测试法,检测研究农药废水对秀丽隐杆线虫的生命周期、繁殖速率、生殖能力、头摆和身体弯曲频率等影响的生物毒性,及其引发生物毒性的主要有机污染物。结果表明,在已经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GB 8978—1996]情况下,处理出水对受试动物仍然存在致毒效应;线虫的世代周期对进水的毒性最为敏感,产卵数量对出水的毒性最为敏感;进水毒性主要来自易受酸性调节影响的有机污染物,出水毒性主要来自易受碱性调节影响的有机污染物。结果表明,该项生物测试的毒性参数,可用于指示存在于低CODCr废水中的生物毒性;所用的毒性鉴别评价(TIE)方法,可用于鉴别废水中引发致毒效应的关键污染物。废水中悬浮颗粒污染物的生物毒性至关重要,尚未研究,有待继续。  相似文献   
108.
为探究灌木幼苗及不同测试终点对镉(Cd)毒害的抗性和敏感性差异,选取了12种常见的灌木植物,通过Cd对灌木幼苗毒害的水培试验,测定不同含量Cd处理[0(对照)、0.5、1.0、2.0、4.0、8.0、16.0、32.0 mg·L-1]下植物的生长状况(表观毒害症状、株高、地上部鲜重和干重、根系生长状态),比较不同测试终点稳定性,并运用Burr-Ⅲ模型制作物种敏感性分布图(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SD),分析不同灌木幼苗对Cd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植物在Cd含量为1.0~4.0 mg·L-1时开始出现表观毒害症状;Cd对不同的植物地上部和根系毒害阈值差异较大,地上部干重减少10%(EC10)和50%(EC50)对应的毒性阈值变化范围分别为0.11(海桐)~1.30 mg·L-1(八角金盘)和2.58(金森女贞)~10.90 mg·L-1(八角金盘),差异分别达到了11.8和4.2倍;根分支数对应的EC10和EC50变化范围分别为0.08(金森女贞)~1.27 mg·L-1(八角金盘)和2.40(金森女贞)~10.30 mg·L-1(八角金盘),差异分别达到了15.8和4.3倍;不同测试终点的敏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根分枝数>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尖数>地上部分干重>株高>地上部分鲜重,说明根系指标对Cd毒性更为敏感;基于地上部干重和根分支数的EC50数据得到的SSD表明,大部分植物的敏感性分布趋于一致,其中金森女贞和海桐对Cd毒害最为敏感,八角金盘为Cd毒害的抗性品种;同时,根据SSD得出保护95%林木品质不受Cd毒害的生态风险阈值HC5。  相似文献   
109.
氯化物催化合成甲,乙,丙酸异戊酯的活性和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别用氯化铁,氯化铝和氯化铜催化合成甲、乙、丙酸异戊酯,实验证明氯化铁,氯化铝有较高催化活性,对五个碳以下的有机酸和醇的酯化活性较高,并对其机理进行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0.
砷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原因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低浓度的砷对水稻生长发育有刺激作用,砷浓度较高时则会对水稻产生严重的毒害作用。砷的毒害作用不仅有十分明显的外观症状,而且还会使水稻的生长发育推迟。刺激作用的机理可能与砷合理地抑制植物呼吸、减少光合产物的无益消耗有关。砷的毒害作用所造成的水稻籽粒减产,是由于穗粒数、结实率、有效穗、千粒重四个产量构成因素受砷的毒害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刚进入土壤系统时,As(Ⅲ)的毒性比As(Ⅴ)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在对土壤和植物系统的影响方面的差异会不断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