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3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218篇
林业   180篇
农学   199篇
基础科学   28篇
  659篇
综合类   1396篇
农作物   206篇
水产渔业   357篇
畜牧兽医   611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57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321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葛畅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33):131-136
[目的][方法] 本研究以原生动物尾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为实验对象, 对目前广泛应用的两种纳米材料,纳米二氧化钛(TiO2)和纳米氧化锌(ZnO)的24小时急性毒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草履虫在两种纳米材料胁迫下抗氧化酶活性的改变,并结合两种纳米材料的超微形态,探讨了纳米材料毒性效应的机制,为两种纳米材料的环境毒性监测与评价提供依据。[结果]结果显示:对尾草履虫的24小时半数效应浓度(24h-EC50)分别为51.580mg·L-1(TiO2)、0.444mg·L-1(ZnO);最低有影响浓度(24h-LOEC)分别为1.712mg·L-1(TiO2)、0.352mg·L-1(ZnO);以EC50浓度24小时胁迫尾草履虫,获得抗氧化酶活性改变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经成对检验分析,两种纳米材料对尾草履虫的POD酶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上述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对草履虫的24小时急性毒性大于纳米二氧化钛,这与纳米氧化锌对草履虫抗氧化酶的抑制作用更强,以及纳米氧化锌(30nm)的超微形态相较于纳米二氧化钛(25nm)更加纤细和尖锐有关;本研究获得的24小时急性毒性指标可用于监测和评价两种纳米材料的环境毒性,并为纳米材料的环境容量和生态安全阈值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2.
茶树是典型的富铝植物,茶又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饮品,而铝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金属元素,饮茶是否会导致人体铝中毒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本文详细阐述了茶树对铝的吸收和积累特性,分析了茶汤中铝的溶出量、溶出形态及生物可给性,阐明了科学饮茶是健康安全的,并提出了合理有效的茶叶降铝措施。  相似文献   
153.
5种杀虫剂的烟青虫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种杀虫剂对烟青虫的毒力试验表明:质量分数为80%~83%的高效氯氰菊酯和86.7%的氰戊菊酯分别稀释2000和1000倍对烟青虫的防治效果较好,LG50分别为0.0322ug.头^-1和0.0582ug.头^-1,久效磷和乙酰甲胺磷稀释1000倍的效果次之,吡虫啉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54.
盐对柚幼苗的胁迫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坪山柚为材料,研究了盐对坪山柚幼苗的胁迫效应。结果表明:40mmol/LNaCl胁迫30d,坪山柚幼苗受害症状轻,幼苗生长受影响小;80~200mmol/LNaCl胁迫30d,随NaCl浓度提高,坪山柚幼苗受害症状逐渐加重,幼苗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干重和根部干重明显降低。不同浓度NaCl胁迫20d,坪山柚幼苗根及地上部Na+,Cl-,甜菜碱质量分数增加,K+质量分数及K+/Na+质量比下降。NaCl胁迫影响坪山柚幼苗生长与Na+和Cl-大量积累有关。NaCl胁迫下,维持相对稳定的根与冠干重比、保持根K+与Na+质量比>1及根部具有较高的甜菜碱含量,是坪山柚幼苗耐盐胁迫的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155.
通过菌落生长速率法对我国芒果新病害——芒果畸形病病菌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进行室内药剂筛选,以期为该病害的大田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从9种单剂EC50和斜率综合来看,咪鲜胺锰盐(EC50为0.075μg/mL、斜率0.85)和多菌灵(EC50为0.3μg/mL、斜率3.69),应用潜力最大,其次是戊唑醇、丙环唑、氟硅唑、多.福.溴菌腈和甲基硫菌灵。29个复配组合中仅有3个配比组合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丙环唑与多.福.溴菌腈以2∶3配比时增效最明显;其次是咪鲜胺锰盐与多.福.溴菌腈、多.福.溴菌腈与甲基硫菌灵分别以1∶4和2∶3的配比也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其余组合则表现相加或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56.
Liang J  Pei XR  Zhang ZF  Wang N  Wang JB  Li Y 《Marine drugs》2012,10(1):20-34
Due to the increased consumption of marine collagen peptides preparation (MCP) as ingredients in functional foods and pharmaceuticals, it wa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safety requirements in the form of an oral chronic toxicity assessment. In order to define the oral chronic toxicity of MCP, a 24-month feeding study of MCP was carried out. Sprague-Dawley (S-D) rats at the age of four-week of both sexes were treated with MCP at the diet concentrations of 0%, 2.25%, 4.5%, 9% and 18% (wt/wt). The actual food intake and bodyweight of the individual animals were recorded periodically until sacrifice. Blood and urin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or serum chemistry evaluations and urinalysis. 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al period, there was no toxicolog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vehicle and MCP-treated animals with respect to the survival rate, body weight, food consumption, urinalysis, clinical biochemistry parameter and relative organ weight in either sex. Moreover, incidences of non-neoplastic lesions in MCP-treated groups did n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Under the pres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no higher risk of chronic toxic effects was observed in MCP-treated rats at the diet concentrations of 2.25%, 4.5%, 9% and 18% (wt/wt) than in the rats fed with basal rodent diet.  相似文献   
157.
水中丝状藻类有害藻华的形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常见丝状藻类及其形成藻华形态的描述,综述丝状藻藻华的形成条件及危害,说明各种水体中控制丝状藻藻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概述了常见控制藻类药物和药物的致毒机理,为丝状藻类及其藻华的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8.
池塘中亚硝酸盐对草鱼种的毒害及防治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5  
王鸿泰  胡德高 《水产学报》1989,13(3):207-214
亚硝酸盐对草鱼种有很高的毒性,特别是水温超过30℃以上时。它主要是诱导草鱼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超过血红蛋白总量的23.0%时,容易诱发草鱼出血病。随着草鱼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的增高,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逐渐减少。池中亚硝酸盐氮含量到0.099±0.03毫克/升时,草鱼会出现出血病。清除水中亚硝酸盐氮的方法是在池塘中施加次氯酸钠,亚硝酸盐氮超过0.15毫克/升时,最好在池塘中先施加熟石灰,然后施加次氯酸钠,且以分次施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9.
采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Pb2+(0.1、0.25、0.5、1.0、2.5、5.0 mg/L共6个浓度梯度)与Cd2+(0.2、0.4、0.8、1.0、2.5、5.0 mg/L共6个浓度梯度)对刺参幼参的急性毒性,并分析了其在幼参体内的富集状况。研究表明,幼参死亡率随暴露时间和Pb2+、Cd2+浓度增加总体呈升高趋势,而附壁率则反之。暴露于两组低浓度Pb2+的幼参死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组死亡率均随暴露时间和Pb2+浓度增加而显著升高;最高浓度组在72 h时死亡率已达100%,在24 h时其附壁率低至6.7%,与其他浓度组差异均显著(P0.01)。暴露于Cd2+的幼参在72 h后的死亡率比48 h内明显升高,96h时0.8 mg/L浓度组的幼参死亡率即达100%;暴露于Cd2+的幼参附壁率均较低。Pb2+和Cd2+对幼参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61、0.018 mg/L。随着水体中Pb2+和Cd2+浓度的增加,幼参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和累积速率均呈升高趋势,但富集系数呈波动性变化,幼参对Cd2+的富集系数和累积速率均高于Pb2+。结果表明,Cd2+对幼参的急性毒性作用强于Pb2+,且幼参对Cd2+的富集能力明显强于Pb2+。本研究将为阐明刺参在生态环境修复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刺参健康养殖与食用安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0.
谢瑞文 《南方水产》2006,2(4):75-79
综述了铬在渔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包括铬作为水产养殖饲料添加剂,对水生生物生长、毒性和生理活性的影响,及铬对养殖水体的污染、对渔业生物的危害以及检测方法等等,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