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8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林业   247篇
农学   271篇
基础科学   161篇
  691篇
综合类   521篇
农作物   106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136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西南某水电站引水线路靠近厂房段为三叠系须家河组和雷口坡组构成的顺层坡。现场调查发现,浅表层存在一个由四个滑坡组成的滑坡群,从南到北滑坡编号依次为A、B、C和D。滑坡A、B主要由块碎石土组成,滑坡C主要由块碎石土夹保持原岩层序的岩块(假基岩)组成,滑坡D基本由假基岩组成。这些滑坡属滑移-拉裂、滑移-弯曲、倾倒变形破坏机制。岩层中的软弱层面及有效临空面是滑坡发育的基本条件;降雨或地震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52.
This study tested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three locally isolated Cyclopia rhizobia and strain PPRICI3, the strain currently recommended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yclopia, a tea-producing legume. Under sterile glasshouse conditions, the three locally isolated strains were equally competitive with strain PPRICI3. In field soils, the inoculant strains were largely outcompeted by native rhizobia present in the soil, although nodule occupancy was higher in nodules growing close to the root crown (the original inoculation area). In glasshouse experiments using field soil, the test strains again performed poorly, gaining less than 6% nodule occupancy in the one soil type. The presence of Cyclopia-compatible rhizobia in field soils, together with the poor competitive ability of inoculant strains, resulted in inoculation having no effect on Cyclopia yield, nodule number or nodule mass. The native rhizobial population did not only effectively nodulate uninoculated control plants, they also out-competed introduced strains for nodule occupancy in inoculated plants. Nonetheless, the Cyclopia produced high crop yields, possibly due to an adequate supply of soil N.  相似文献   
53.
水土流失区马尾松垦复施肥与混交固氮植物措施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流失区马尾松“老头林”采用一般的垦复施肥措施,对促进马尾松生长有显著效果,但施肥作用只能持续3年左右。而采用混交固氮树种杨梅、胡枝子的措施,随着固氮植物固氮能力及生物生长量的增加,土壤养分状况、土壤结构等得到不断改善,马尾松高生长量也在逐步上升,效果十分显著,且作用持久。  相似文献   
54.
化学-生物固沙是一种有效固沙技术。为了解化学固沙剂对沙地植物多样性与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450、600、750 kg/hm2固沙剂和未喷施固沙剂(CK)为研究处理,生物、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固沙剂后群落重要值随着优势度增加而增加,随着优势度降低而降低;各处理均比对照群落高度、盖度、生物量有提高,表明应用固沙剂后对群落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以600 kg/hm2处理最好。固沙剂喷施量的增加植物、微生物多样性都表现为减少,而植物、微生物优势度都表现为增加。植物多样性与微生物线性相关,同样植物优势度与微生物优势度存在线性相关。植物通过影响土壤环境,进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55.
六种稻田土壤冬季种植黑麦草功能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选取我国亚热带地区6种主要成土母质发育的水稻土,通过定位试验研究了黑麦草产量、碳氮环境效应和土壤微生物量变化。结果表明,6种稻田土壤冬季均适合生长黑麦草,黑麦草地上部和根系干物质产量,在河沙泥田表现最好,分别为11 324.8 kg hm-2和8 227.3 kg hm-2。6种稻田土壤黑麦草地上部和根系碳蓄积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地上部分碳蓄积量在河沙泥田最高,为4 495.3 kg hm-2;根系碳蓄积量在河沙泥田和麻沙泥田表现最好,分别为2 799.6 kg hm-2和2 711.8 kg hm-2;黄泥田最低,为1 852.9 kg hm-2。而黑麦草氮蓄积量,在河沙泥田最高,地上氮蓄积量为238.1 kg hm-2,地下氮蓄积量为60.1 kg hm-2。6种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微生物量氮,在种草区和冬闲田间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除灰泥田外种草区均大于冬闲田,冬季种植黑麦草增加了土壤微生物商。  相似文献   
56.
本文分别对草本园林植物在盐胁迫下植物的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反应进行了概述,探求不同植物在盐分胁迫下的适应表现如何,并进一步评价了植物耐盐品种在盐碱地对丰富园林景观起到的作用,以便为盐碱地园林植物景观的建设提供参考,对能够满足于园林绿地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7.
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环保型材料,在水利工程和道路工程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骨灰比和骨料粒径。采用正交试验方法[L9(3^4)],以28d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为性能指标,分析研究了3个因素及其不同的水平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回归分析和极差方差分析确定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大小,得出了骨料粒径和骨灰比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水灰比影响较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58.
焊接变形是影响焊接结构质量和生产率的主要问题之一。船体焊接变形的存在不仅影响焊接结构的制造过程,而且影响船体焊接结构的使用性能。详述焊接变形的分类和影响船体焊接变形的主要因素,为控制焊接变形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9.
为分析水泵水轮机双向推力轴承支承结构对润滑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推力轴承的三维热弹流动力润滑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合理的边界条件. 分别通过有限差分法和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11.0求解热流体动力润滑模型和瓦块的热弹变形,二者之间的数据传递通过自编接口自动实现. 将文中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应用于算例分析,得到额定工况下的油膜厚度、油膜压力和瓦块温度分布情况,通过对理论计算结果和试验测量结果对比发现两者吻合较好.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3种不同支承结构下的轴承静特性分布和瓦面热弹变形分布趋势.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支承结构将明显提高轴承的润滑性能,条形支承结构和双托盘支承结构的瓦面热弹变形分布比单托盘支承结构更加合理,因此润滑性能要明显优于单托盘支承结构.  相似文献   
60.
利用DNA-DNA杂交方法,分离细枝木麻黄的Frankia菌株Co01的nif克隆pCc1GX,赤杨内生菌株At4的nif克隆pAt1GX及沙棘的FrankiaHr18的nif克隆pHr18GX、pHr11-③GX。用基因功能互补法,从Frankia菌株At4的基因文库中分离到二个可能可互补豌豆根瘤菌nod基因功能的克隆pAt2GX、pAt3GX,并制作了pAt2GX、pAt3GX的亚克隆,予进一步实验,获得充分的证据证明pAt2GX、pAt3GX是否带有Frankia菌株At4的nod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