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7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508篇
林业   1127篇
农学   529篇
基础科学   167篇
  1110篇
综合类   3254篇
农作物   278篇
水产渔业   55篇
畜牧兽医   326篇
园艺   321篇
植物保护   421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235篇
  2016年   337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414篇
  2012年   601篇
  2011年   585篇
  2010年   468篇
  2009年   504篇
  2008年   393篇
  2007年   422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论草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论述了草文化的起源、发展历史与过程,阐述了草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文献资料表明,中国在先秦时代就出现了草文化,在唐宋时代锦上添花,如今更是丰富多彩了.丝绸之路是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交流的纽带.草文化和草原文化在一代一代的劳动人民中流传下来,并得以发扬光大.草文化无国界,世界各地都能找到丰富多彩的草文化,草和草文化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92.
基于土地利用详查数据的陕西省耕地变化动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基于土地利用详细调查数据 ,应用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土地利用类型转移速率、土地利用类型新增速率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速率全面刻画了陕西省 1 991— 2 0 0 1年耕地的动态变化。结论是 :在 1 991— 2 0 0 1年间 ,陕西省全省耕地在减少 ,各地减少的程度不同 ,延安减少最多 ,渭南减少最少 ;耕地变化存在明显地区性差异 ,耕地变化比陕西省耕地变化大的地区有延安、铜川、咸阳和商洛 ,其它地区耕地变化比全省耕地变化小。耕地转移的方向各地明显不同 ,增加耕地的来源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993.
干旱区五种野生观赏植物的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文采用不同催芽方法、育苗和栽培技术 ,对蒙古扁桃 ( Prunus mongolica Max-im.)、粗壮黄芪 ( Astragalus H oantchy Franch.)、沙冬青 ( 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 Max-im.) Cheng f.)、山丹 ( L iliun pumilum DC.)和内蒙古野丁香 ( Leptodermis ordosica H.C.)五种分布于内蒙古西部具有观赏价值又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子萌发特性、成苗特性进行了研究 ,同时进行了引种栽培技术的初步探索。结果表明 :蒙古扁桃和粗壮黄芪的种子经机械打磨处理后 ,在湿润的沙性基质中栽培效果较好 ,生长两年的植株移栽成活率较高 ;山丹在壤土中萌发率较高 ,异地移栽的山丹 ,如室内栽培 ,需进行春化作用和人工授粉才能开花、结果 ;沙冬青在沙性较强的基质及一定的湿度条件下栽培效果良好 ;内蒙古野丁香则在黏土中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994.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反义Wx基因导入水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根癌农杆菌将含多基因(hpt选择标记基因、反义Wx基因、GFP和GUS报告基因)的pCAMBIA1304载体导入水稻品种(501R、中花9号和日本晴)的幼胚愈伤组织,分别在含35mg/L、45mg/L和65mg/L潮霉素浓度的筛选培养基上筛选获得抗性愈伤。后经PCR检测,从415株T0代再生植株中选出92株(其中501R、中花9号和日本晴分别为4株、43株和45株)。对这些转基因后代植株进行Southern blotting分析表明:hpt、反义Wx基因已经整合进植物基因组中。绝大多数转基因植株后代的表型正常。成熟种子直链淀粉含量分析表明,部分转基因植株的T1代种子中的直链淀粉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最低的已下降至6.3%,与对照相比下降了9.8%。  相似文献   
995.
荒漠一年生植物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具有重要的饲用、药用和生态价值.通过文献资料与标本采集信息的考证和野外调查,明确了新疆荒漠一年生植物的物种数量、分布特征及资源类型.结果 表明:新疆荒漠一年生植物共有236种,隶属于20科109属,其中藜科为优势科,猪毛菜属为优势属.科可划分为4个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广布科为主,占总科...  相似文献   
996.
基于“3S”技术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是为掌握实时实地的耕地质量状况,快速提取耕地质量变化信息.该研究采用持续定期地科学而合理的空间取样方法,调查了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指标或属性,结合其他数据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耕地质量的变化也作出评价.笔者对遥感动态监测耕地质量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耕地质量监测信息系统的建立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7.
A survey to document tick control methods used by resource-limited farmers in the control of cattle ticks in the Eastern Cape Province of South Africa was conducted by interviewing 59 cattle farmers using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s and general conversation. Information collected was on external parasites of cattle, their effects and their control methods. Ticks were reported to be a major problem causing diseases like anaplasmosis (89.8%), babesiosis (55.9%) and ehrlichiosis (16.9%), as well as wounds that predispose to screwworm infestation, tick worry and teat damage to cows troubling farmers in their farming enterprises. The main tick control methods were; acaricides provided by government, however 94.9% of the farmers interviewed were of the opinion that the dip wash is not effective in killing the ticks. As a result, farmers complement the government dipping service with their own initiatives like spraying with conventional acaricides (22%), household disinfectants such as Jeyes fluid (18.6%), used engine oil (10.2%), chickens (5.1%), manual removal (5.1%), and pouricides (1.7%). In addition, some farmers also use plants (6.8%), mainly the leaf of Aloe ferox and the bark of Ptaeroxylon obliquum. The study revealed ticks to be a major problem in the study area.  相似文献   
998.
水分对柠条萌蘖株和未平茬株光合参数及调渗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平茬后的萌蘖株和未平茬的对照株在夏季旺盛生长期进行了水分处理,并研究了浇水前后萌蘖株和对照株光合参数及调渗物质的变化。浇水前,萌蘖株具有较高的水势 (LWP)、光合速率(A)、气孔导度(G)、蒸腾速率(E)、光系统II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和光系统II实际量子产率(△F/Fm′);而对照株相应指标较低,但对照株光化学猝灭系数(NPQ),脯氨酸(Pro)、 丙二醛(MDA)含量较高。浇水后,对照株LWP、A、G、E、Fv/Fm、△F/Fm′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NPQ值和Pro、MAD的含量下降。浇水对萌蘖株和对照株叶绿素(Chla+b)含量影响不显著,且浇水前后萌蘖株均高于对照株。结果表明:萌蘖株在生长季所受干旱胁迫较小,植物将更多的光能以光合作用的形式利用,植物生长迅速;而对照株所受干旱胁迫的影响较为严重,光合速率低,植物将更多的光能以热的形式消耗,导致植物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999.
Fourty‐one soil samples from the “Eternal Rye” long‐term experiment in Halle, Germany, were used to test the usefulness of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NIRS)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C derived from C3 and C4 plants by using the isotopic signature (δ13C) and to predict the pools considered in the Rothamsted Carbon (RothC) model, i.e., decomposable plant material, resistant plant material, microbial biomass, humified organic matter, and inert organic matter. All samples were scanned in the visible‐light and near‐infrared region (400–2500 nm). Cross‐validation equations were developed using the whole spectrum (first to third derivative) and a modified partial least‐square regression method. δ13C values and all pools of the RothC model were successfully predicted by NIRS as reflected by RSC values (ratio between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laboratory results and standard error of cross‐validation) ranging from 3.2 to 3.4. Correlations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organic C can be excluded as basis for the successful predictions by NIRS in most cases, i.e., 11 out of 16.  相似文献   
1000.
丽水山地乡土野生植物引种栽培与园林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昌腾  杨勇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854-5855
通过3年对丽水地区乡土植物的全面调查统计和对部分优良乡土植物的引种栽培,发现在丽水地区生长良好的乡土植物共有57科139种。并且对未开发应用的观赏价值较高的16科18种乡土植物,从生物学、生态学及观赏价值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