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4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林业   163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85篇
  552篇
综合类   399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5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低丘红壤旱地花生秸秆室内腐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红壤旱地花生秸秆腐熟技术,以秸秆失重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室内模拟腐熟考察了低丘红壤旱地花生秸秆室内腐熟条件。以秸秆失重率、颜色、C/N、纤维素酶活性为指标,以腐秆剂A和B为对象,探讨腐秆剂对秸秆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秸秆室内模拟腐熟所需水分、尿素、生石灰、腐秆剂与秸秆干重的比例分别为425:100、0.6:100、0.25:100、0.13:100。添加腐秆剂可以明显促进花生秸秆的腐解,与CK相比,腐熟30天后,添加腐秆剂的处理A、B的秸秆失重率分别提高20.1%、15.0%;秸秆C/N分别降低6.0%、5.1%;纤维素酶活性分别提高120.0%、95.5%。研究的结果还显示:秸秆失重率与纤维素酶活性以及秸秆的C/N都呈显著线性相关,纤维素酶活性随秸秆失重率增大而增大,C/N随秸秆失重率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992.
运用方差分解法研究1980-2009年间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印度、越南和中国6个主产国以及其余国家天然橡胶产量波动对全球总产量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主产国生产波动具有明显的区域独立性,并成为加剧全球总产量波动的主导因素;马来西亚、印尼、泰国产量波动的共振性逐渐加强,对全球总产量波动的总贡献率变化呈U型特征,其中马来西亚逐渐由平抑全球波动的重要力量变为放大器;其余国家逐渐成为平抑全球波动的主力.  相似文献   
993.
为优化秸秆还田技术体系,采用2种快腐剂(腐秆灵、腐解菌)处理早稻还田秸秆,研究其对晚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快腐剂处理早稻还田秸秆,可促进晚稻分蘖,提高有效穗数;促进穗分化,提高每穗粒数与粒叶比;促进叶面积扩展,提高干物质积累量;对晚稻具有显著增产作用,增产幅度达8%~12%;腐解菌处理后的晚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孕...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及时准确地获取灌区土壤墒情信息。【方法】以河南省焦作市广利灌区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8及MODIS遥感数据分别以表观热惯量及植被供水指数法反演土壤墒情,以混合象元分解的植被和土壤的丰度作为权重因子,对2种方法反演的土壤墒情进行了融合计算。【结果】利用植被供水指数法和表观热惯量反演的土壤含水率与实测含水率相关系数分别为0.47和0.51,同时将2种方法相结合得到的反演结果精度更高,实测含水率与计算的土壤含水率相关系数达到0.73。【结论】融合方法可以更好地计算灌区非均匀覆盖区的土壤墒情。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凋落叶分解特征,为喀斯特森林区石漠化防治及水土保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 mm网孔孔径分解袋,对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不同树种凋落叶(落叶和常绿叶)在不同坡位的分解状况进行为期18个月的观测研究。研究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凋落叶失重率和干重残留率动态变化、分解速率及养分释放特征。[结果]凋落叶分解过程呈现"快—慢—快"的周期变化,春夏季分解速度快于秋冬季,落叶树种凋落叶分解速度快于常绿树种凋落叶,不同坡位凋落叶的分解速度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利用Olson模型对凋落叶分解50%和95%所需时间进行估测,发现落叶树种凋落叶分解50%和95%所需时间分别为0.95~1.66 a和4.13~7.19 a,常绿树种凋落叶分解50%和95%所需时间分别为1.14~1.69 a和4.92~7.30 a,二者无显著性差异。凋落叶分解速率低于中亚热带东部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但比同区域喀斯特次生林与人工林高。落叶树种凋落叶和常绿树种凋落叶的N元素释放模式为富集—释放模式,C含量随分解时间的波动差异显著,总体在不断减少,而C/N比呈逐步下降的趋势。[结论]由于不同树种凋落叶初始养分含量和叶片理化结构的差异,落叶比常绿叶具有更快的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速率,对促进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96.
河北省粮食产量趋势性的影响因素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河北省粮食产量趋势性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研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科学支撑。[方法]运用EMD方法提取河北省1978—2015年粮食产量趋势量,利用C-D生产函数与全要素生产率(TFP)对该省的粮食产量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化研究。[结果]河北省粮食总产发展趋势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快速增长,缓慢发展,停滞不前甚至下降3个阶段;各投入要素对河北省粮食总产趋势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1.99%)有效灌溉面积(38.68%)科技进步(12.73%)农林牧渔业劳动力(-2.86%)支持农业生产和事业支出(-0.55%)。[结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和科技进步是促进河北省粮食总产增长的3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7.
The incorporation of straw with a microbial inoculant (a mixture of bacteria and fungi, designed to accelerate straw decomposition) is being increasingly adopted within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in China. However, its effects on N and C trace gas emissions remain unclear. We conducted a field experimen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traw incorporation methods (with and without microbial inoculant) in the wheat season on nitrous oxide (N2O) and methane (CH4) emissions from a wheat-rice rotation system in China. The treatments comprised N, P, and K fertilizers only (NPK), NPK plus rice straw (NPKS), NPKS plus Ruilaite microbial inoculant (NPKSR), and NPKS plus Jinkuizi microbial inoculant (NPKSJ). Rice straw incorporation before wheat sowing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N2O emissions during the wheat season and stimulated N2O and CH4 emissions during the subsequent rice season. Compared with the NPKS treatment, the NPKSR and NPKSJ treatments decreased N2O emissions during the wheat season, but had no effect on N2O or CH4 emissions during the subsequent rice season. Annually, the two treatments were comparable regarding N2O emissions. Although the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s of the NPKSR and NPKSJ treatments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PKS treatment during the wheat season,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during the subsequent rice season, or over the entire rotation cycle. The annual greenhouse gas intensity was slightly lower in the NPKSR and NPKSJ treatments than in the NPKS treatment. Overall,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incorporation of rice straw with a microbial inoculant in the wheat season was the best strategy tested for managing straw resources within the wheat-rice rot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开展凋落叶分解速率研究,探讨凋落叶分解速率与初始质量的关系,为甘肃省兴隆山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以兴隆山青杄、山杨和白桦3种主要树种的凋落叶为研究对象,进行凋落叶分解速率及凋落叶初始质量的研究,明确凋落叶分解速率与初始质量的关系。[结果]青杄中龄林针叶分解速率为0.16,95%分解期为19.08a;青杄近熟林针叶分解速率为0.13,95%分解期为23.70a;山杨和白桦凋落叶分解速率均为0.11,95%分解期分别为28.57a和27.27a;山杨和白桦凋落叶分解速率明显要小于青杄针叶,这很可能是凋落叶分解主场效应和分解袋孔径较小所致。凋落叶分解速率与氮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与木质素含量、碳/氮值、木质素/氮值和钾含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特别是与木质素含量、氮含量和木质素/氮值,相关系数均达0.700 0以上;钾含量、木质素含量、木质素/氮、碳/磷和纤维素含量是影响兴隆山森林凋落叶分解速率的重要指标。[结论]木质素/氮值是影响凋落叶分解速率的关键质量指标,凋落叶初始木质素/氮值越高,分解速率越低。  相似文献   
999.
选取2004—2017年萝卜、西红柿、黄瓜等12种蔬菜的批发市场周度价格数据,利用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和网络拓扑模型图分析了各品种的关联度。研究结果显示:1)在论证蔬菜价格波动内生性的基础上,发现各蔬菜之间呈现出较高关联度,且不同品种两两之间成对关联度差异明显,其中萝卜存在较强风险脆弱性,黄瓜、茄子等蔬菜则具有较强传染性;2)蔬菜间的相互影响构成蔬菜系统的网络拓扑模型,其中黄瓜、茄子、油菜最具系统重要性,而冬瓜、萝卜的系统重要性最弱。3)调整滞后阶数和预测步数,蔬菜关联度保持在60%~80%之间,依然处于较高水平,结果较为稳健。鉴于此,蔬菜价格波动的防控要把握系统内品种间的关联度,同时注意重点品种的传染性与脆弱性。  相似文献   
1000.
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从多维视角研究城乡家庭的不平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7年和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利用Araar指数和多维基尼系数方法,测量农村和城镇家庭的多维不平等水平及其变化状况,并按维度对多维不平等进行分解,探讨不同维度对多维不平等的贡献差异。结果表明,从多维不平等的测量结果看,从2007年到2013年总体家庭的多维不平等水平从0.215 8下降到0.208 8,但是农村家庭的多维不平等从0.173 9上升到0.185 3,城镇家庭的多维不平等从0.172 3上升到0.178 7。农村家庭的多维不平等始终高于城镇家庭。从多维不平等的分解结果看,2007年和2013年消费维度对总体家庭多维不平等的贡献率最高,分别达68.69%和63.24%,健康维度的贡献率最低,分别为7.51%和10.45%,城镇和农村家庭有相同变化趋势。因此,在降低不平等政策的制定中,应从多维视角关注农村家庭和城镇家庭不平等上升的趋势,重点关注农村家庭的多维不平等问题,降低消费维度和教育维度对多维不平等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