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5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11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Dispersant-free PTT dyeing of temporarily solubilized azo disperse dyes based on pyridone moiety which contain β-sulfatoethylsulfonyl group was investigated. The dyes were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PTT without the use of dispersants. The color yields of the dyes on PTT fabric were dependent on dyeing pH as well as dyeing temperature. The optimum results were obtained at pH 5–6 and 110 °C. The dyes showed alkali-clearing property and exhibited good to excellent fastness on the PTT fabric. The COD levels of the dyeing effluent from the temporarily solubilized disperse dyes were much smaller than those from commercial disperse dye.  相似文献   
32.
槲皮素对苎麻、涤纶的吸附性能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生物黄酮配基槲皮素为分散染料,对苎麻分别在77℃乙醇染浴中和在93℃水染浴中进行了染色实验,并与合成纤维涤纶进行对比,为苎麻和涤纶用天然染料进行染色的工艺选择提出了初步方案。结果表明槲皮素是一种理想的环保天然分散染料。  相似文献   
33.
在对河北野生染料植物的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野生染料植物的种类并对其种类构成、利用部位、染液颜色、生态类型等。  相似文献   
34.
木材性质对其染色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木材染色的可能性及其染色机理, 分析了木材的解剖构造、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等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提出了木材染色研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5.
针对纺织印染行业水质不达标回用率低的问题,采用火山岩和沸石为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对纺织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进行了两反应器出水效能的比较。研究表明:火山岩填料深度处理纺织印染废水的效能要高于沸石填料,建议气水比在10∶1左右,出水CODcr为36~48mg/L,出水色度35~55度,NH3-N浓度0.5~1.7mg/L,出水浊度范围0.9~3NTU。  相似文献   
36.
汉(大)麻与其它纤维素纤维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杰  张华 《中国麻业科学》2007,29(4):192-195
本文在汉麻纤维化学组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温活性染料,对多种纤维素纤维的染色性能进行了测定。研究了不同组成成分对汉麻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比较了汉麻纤维与其它纤维素纤维的上染百分率和上染速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果胶和木质素的含量对汉麻纤维的染色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果胶的影响较木质素更为明显,汉麻纤维的染色性能与苎麻接近,但比棉纤维要差。更低于再生纤维素纤维。  相似文献   
37.
高源  常玮  韩英鹏  李文滨 《大豆科学》2012,31(2):274-277
从计数方法、播种方法、鉴定准确性等方面对实用性较强的塑料钵柱法和酸性品红染色法2种大豆胞囊线虫鉴定方法进行了比较。塑料钵柱法鉴定时,可观察到大豆胞囊线虫病的主要发病特征,包括叶片变黄﹑植株矮小﹑根部有胞囊形成等典型症状。利用酸性品红染色法鉴定时未见叶片变黄,根部未见胞囊,但在20×显微镜下可检测处于二龄期的幼虫,可用于鉴定计数。2种鉴定方法对鉴别寄主具有同等区别抗感材料的能力,但在鉴别较大群体时品红染色法鉴定结果变异率低,同时在鉴定周期和效率上明显优于塑料钵柱法。因此,在对较大群体进行鉴定时,酸性品红染色法是一种便捷且准确性较高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38.
木材染色处理工艺参数对颜色坚牢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测定染色木材试验颜色坚牢度的方法,并利用这一方法讨论分析了木材染色处理工艺参数对颜色坚牢度的影响。试验以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grandis)为试材,以酸性染料为染色剂。试验结果表明在染液配方、染液材积比和染色时间控制不变的条件下,染液温度为颜色坚牢度的第一位影响因子,达到1%显著性水平。在25~80℃的范围内,颜色坚牢度随温度升高而增长,温度越高,增长越快。其次为固色剂浓度,达到5%显著性水平。在0~0.3%的范围内,颜色坚牢度随固色剂浓度增大而增长,低浓度时增长较快。再次为染液pH值,它对颜色坚牢度的影响较小,仅达到10%显著性水平。渗透剂JFC用量对颜色坚牢度的影响不显著,略显负的效应,此有待进一步证实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9.
本文介绍了毛竹旋切片的工艺技术,包括旋切、防腐、染色、干燥,以及旋片在板材、家俱、装饰部门的各种应用。  相似文献   
40.
活性染料的杨木单板染色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廖齐  刘元  邓洪  胡云楚 《木材工业》2005,19(4):39-41
采用价格低、色谱全、来源广、渗透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的活性染料对杨木单板进行仿黑胡桃染色,通过控制染色温度、时间以及促染剂和固色剂用量,可得到很好的染色效果.试验得出较优染色工艺条件为:温度70~80℃,时间3h,促染剂元明粉40 g/L,固色剂纯碱20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