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5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11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马蹄莲不同品种的花粉为材料,研究马蹄莲花粉活力检测的适宜方法和贮藏影响因子。比较了TTC、Lugol’s 染色液、亚甲基蓝、醋酸洋红4种染色法和离体培养法鉴定马蹄莲花粉活力的效果,以及花粉干燥时间(含水量)、贮藏温度、预冻方法、解冻方法对花粉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选用的4种染色法中,TTC法能将马蹄莲花粉染成深红、浅红、粉红,从而区分出花粉有无活力及活力的强弱;Lugol’s 染色液、醋酸洋红不能使花粉染色;亚甲基蓝将所有花粉染成同一颜色;所以除TTC法外均不适合马蹄莲花粉活力的鉴定。离体培养法培养24 h可以较好鉴定马蹄莲花粉活力,其最佳培养基配方为80 g/L蔗糖+0.2 g/L硼酸+0.3 g/L硝酸钙。马蹄莲花粉的适宜干燥条件是室温下干燥27 h,之后不需任何预冻处理直接放入冰箱,最适解冻方式是37 ℃水浴2 min。不同贮藏温度下马蹄莲花粉活力变化存在明显差异,试验温度中以-80 ℃的贮藏效果最好,贮藏61 d后仍能保持40%以上的活力,其次是-20 ℃贮藏,然后是室温,4 ℃贮藏效果最差。综上所述,TTC染色法和离体培养法是马蹄莲花粉活力测定的适宜方法,-80 ℃的低温可明显延长马蹄莲花粉的贮藏时间,研究结果为马蹄莲花粉离体保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2.
以小径柞木板材为试验材料,采用碳酸钠、氢氧化钠、硫代硫酸钠和氨水4种染色剂进行了染色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氨水染色效果最好,最佳工艺参数为:质量分数为15%,抽真空,染色时间为12 h.  相似文献   
53.
木材染色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引用中外文献,从木材染色的方法、染料水溶液的渗透性和木材用染料及其染色性能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木材染色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旨在全面、系统地了解木材染色基础上为木材染色的研究和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4.
田间小区试验表明,冬小麦拔节期(04-05)植株 NO_3~--N 含量(二苯胺比色法)与地上部吸氮量及土壤剖面0~100 cm 内 Nmin 之间均存在着良好的正比关系,因而可以作为冬小麦氮营养诊断的指标。冬小麦产量(Y)、植株 NO_3~--N 含量(S)及氮肥追施量(Nd)之间的数学模型为:Y=9.158(Nd+45.909 S)~(0.5)-0.365(Nd+45.909 S)。由此模型可得到,冬小麦获最大利润的氮素追肥推荐模型为:Nd=158.3—45.9S,不需追氮的植株 NO_3~--N 含量临界值为2.4以上。  相似文献   
55.
利用简洁的工序,探索巨桉仿黑胡桃的染色工艺.结果表明:对0.65 mm厚的巨桉薄木染色,薄木不经漂白处理,添加研制的渗透剂W X 3,可直接染成黑胡桃色,染透仅需45 m in,染液总质量分数不大于0.3‰,并且可以连续利用3次;巨桉早晚材上色不一,经处理后材质纹理清晰,可以直接用于仿黑胡桃薄木贴面.  相似文献   
56.
染色与阻燃处理单板生产单板层积材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毛白杨单板进行染色和阻燃处理,并进行单板层积材(LVL)的热压胶合试验研究,确定了单板染色、阻燃处理及热压工艺.结果表明:①对单板进行染色和阻燃同步处理是可行的, 提高了单板处理效率,扩大了产品的应用范围. ②阻燃剂浓度与氧指数呈正相关性,与产品的剪切强度、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呈负相关性;其他因素对单板层积材的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③最佳工艺条件:染液浓度0.3%,阻燃剂浓度15%,热压单位时间50 s,热压温度150℃,压缩比20%.   相似文献   
57.
本文在汉麻纤维化学组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温活性染料,对多种纤维素纤维的染色性能进行了测定。研究了不同组成成分对汉麻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比较了汉麻纤维与其它纤维素纤维的上染百分率和上染速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果胶和木质素的含量对汉麻纤维的染色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果胶的影响较木质素更为明显,汉麻纤维的染色性能与苎麻接近,但比棉纤维要差,更低于再生纤维素纤维。  相似文献   
58.
采用超声波对纯棉织物进行预处理,选用温度、时间、盐用量和超声波频率4个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分析活性染料上染棉织物染色率和固色率的变化.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70℃,时间为80 min,NaCl用量为20 g·L-1,超声波频率40 kHz.此时棉织物的上染率达到85.6%,固色率为78.5%.电镜图片显示超声波处理后,棉纤维变得粗壮、饱满,比表面积增加,从而说明超声波处理方法既能提高活性染料的利用率,又能减少染色时间和盐用量.  相似文献   
59.
食用板栗壳棕色素的染色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从板栗壳中采用碱提法提取的板栗壳色素作为试材,并与标准品焦糖色素进行对比,研究其特性。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值和分光测色仪测定L值和a值的方法,重点研究板栗壳色素对蛋白质和淀粉类食品的染着性和在不同pH下的变化,以及色素色率和红色指数。试验结果表明:碱提取的板栗壳色素对淀粉和蛋白质有较强染着性,且稳定性很好;板栗壳色素色率低于焦糖色素,但是红色指数高于焦糖色素;板栗壳色素的色率和红色指数均随pH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0.
对6个茄子品种的小孢子发育时期与淀粉着色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孢子淀粉着色率随着萼裂基部差的增大呈递增趋势,不同的品种之间又存在着明显差别.‘精选绿茄'的淀粉着色率在单核居中大于单核靠边期时,有1个明显峰值;而其他5个品种均是随着小孢子的发育,淀粉积累量呈上升趋势,且单核前速率较低,单核后淀粉着色率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