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7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林业   624篇
农学   388篇
基础科学   135篇
  129篇
综合类   2323篇
农作物   183篇
水产渔业   86篇
畜牧兽医   147篇
园艺   402篇
植物保护   12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5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潘明明 《北方园艺》2021,(7):154-161
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农业生态效率改善的重要动力,但土地规模化经营作用农业生态效率受到城乡市场分割的门槛调节。该研究借助2001—2017年全国30个地区(因数据缺失,西藏及港澳台地区未涵盖,下同)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就城乡市场分割调节土地规模化经营作用农业生态效率过程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向好,但地区间差异悬殊;(2)土地规模化经营驱动农业生态效率改善,但存在城乡市场分割门槛调节,弱市场分割地区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生态效率,强市场分割地区作用相反;(3)城乡市场分割调节土地规模化经营作用农业生态效率主要通过限制农产品、劳动力、资本城乡合理流动,削弱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绿色农业发展意愿和能力途径展开;(4)我国多数地区城乡市场分割水平偏高,区域发展中城市资源偏向和工业优先发展突出,需进行及时改革。该研究可为政府制定绿色农业发展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2.
菠萝是中国重要的热带农业经济作物,但近几年来受国际市场冲击严重。整个产业链资源配置并不合理,致使中国菠萝市场定位仍存在严重局限性。销售终端多集中在国内市场的鲜食部分,菠萝初加工处于萌芽发展阶段,精深加工更有待市场验证。从差异化、动态和目标营销角度对中国菠萝产业市场定位进行分析,并提出市场拓展战略。  相似文献   
33.
以引进的美国核桃品种‘维纳’、‘艾米格’和新疆本地品种‘温185’和‘新新2号’为试材,研究分析不同品种的植物学和生物学特性、花芽分化过程以及相关成花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4个品种在树体生长、枝芽发育特性、物侯期以及成花率和坐果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在结果枝同一坐果部位形成双果、三果或以上的能力‘新新2号’明显强于‘维纳’,但‘新新2号’的果实大小和单果重都低于‘维纳’,而‘维纳’平均结果母枝上形成侧花芽的数量和坐果率高于‘新新2号’。从萌芽到开花结束直至当年侧芽发育过程中‘维纳’混合芽中的JrFT和JrLFY基因表达也高于‘新新2号’,而同时期的JrFLC基因表达则相对较低,说明‘维纳’在花芽分化和花器官形成过程中通过高表达JrFT和JrLFY基因,低表达JrFLC基因促进结果母枝上形成大量侧花芽,并利用大量侧花芽抽生结果枝坐果,形成较大的果实,使得最终产量并不低于同一个坐果部位大量着生2个或多个果实的‘新新2号’品种。  相似文献   
34.
不同叶龄蘖、穗氮肥组合对粳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主茎叶片数不同的粳稻品种吉粳88 (14片)、沈农265 (15片)和沈农1401 (16片)为试材,采用大田筒栽方式,在总施氮量225kghm–2及轻简施肥(基肥、蘖肥、穗肥)模式基础上,设置基蘖肥∶穗肥6∶4和8∶2两种施肥比例,并分设不同源、库叶龄期施氮组合即不同叶龄蘖、穗肥精确施氮组合。分析了不同源库期氮肥运筹模式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氮素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有效穗数、分化颖花数、产量和氮素利用率方面,吉粳88、沈农265、沈农1401不同氮肥运筹下最佳蘖、穗肥叶龄组合均为6∶4显著高于8∶2。(2)不同氮肥运筹下,吉粳88在8叶(叶龄指数57.1%)、沈农265在9叶(叶龄指数60.0%)、沈农1401在10叶(叶龄指数62.5%)时,即叶龄指数在60%左右时,施用蘖肥效果最佳,最终穗数最多,对保蘖起主要作用;吉粳88在11叶(叶龄指数78.6%)、沈农265在12叶(叶龄指数80.0%)、沈农1401在13叶(叶龄指数81.3%)时,即叶龄指数在80%左右时,施用穗肥效果最佳,最终穗粒数最多,对促花起主要作用。(3)吉粳88-6∶4 (8, 11),沈农265-6∶4 (9, 12),沈农1401-6∶4 (10, 13) 3组处理,在产量、氮素积累量、氮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及偏生产力等方面,显著高于同品种不同叶龄蘖、穗氮肥组合中的其他处理。因此,适当延迟蘖肥施用叶龄期(叶龄指数60%左右)、提前穗肥施用叶龄期(叶龄指数80%左右)同时增加穗肥施用比例,既可以显著提高氮素积累量、氮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及偏生产力,又能显著促进成穗率的提高和颖花数的分化,达到保蘖促花的双重作用,实现优源、扩库、充实的目标,从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35.
Winter canola (Brassica napus L.) is highly sensitive to increasing temperatures during the reproductive and pod-filling stages. Although the impact of high day-time temperature stress on yield and quality has been documented in canola, similar information under high night-time temperature (HNT) stress is not available. Using six hybrids and four open-pollinated cultivars, we observed a marked shift in peak flowering towards earlier, cooler hours of the morning under HNT. Averaged across two independent experiments, the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 of photosystem II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3%), with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ylakoid membrane damage (13%) in the leaves of susceptible cultivars under HNT stress. Similarly, the susceptible cultivars also recorded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biomass (34%), pod number (22%), pod weight (37%) and total seed weight (40%) per plant while the same set of agronomic traits were not affected among the tolerant cultivars. Quantitative impact of heat stress was confirmed with increased sensitivity to HNT exposure from gametogenesis until maturity resulting in a significantly higher yield loss compared to stress exposure from post-flowering till maturity. HN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oil concentration, but increased protein concentration and saturated fatty acid levels in seeds of the susceptible cultivars. However, HNT had no impact on the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n both hybrids and the open-pollinated cultivars. Breeding targets based on fatty acid composition for enhancing canola seed quality may not be easily amenable due to the inconsistency documented with the compositional changes under heat stress. In summary, our findings conclude that canola hybrids are better suited to regions experiencing heat stress, compared to open-pollinated cultivars, indicating the possibility of a complete shift to hybrid canola cultivation under predicted hotter climate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36.
研究榕属植物瘿花发育特性是理解榕树/榕小蜂协同进化内在机制的重要内容。本文解析了垂叶榕隐头花序伴随瘿花发育的 5 个发育时期,采用同工酶电泳的方法比较了瘿花与正常雌花同工酶(包括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淀粉酶和酯酶)谱带的差异,采用扫描电镜对比了瘿花壁与授粉后雌花子房壁的差异。结果表明,瘿花被榕小蜂产卵以后,至少启动了一个与消除过氧化物有关的酶;而且,瘿花子房壁结构疏松,内含物小而少,雌花子房壁结构致密且内含物多而大,说明瘿花发育所消耗的营养物质大于正常雌花发育的消耗。研究结果支持造瘿生物汇集营养与植物防御行为的互利假说。  相似文献   
37.
采用野外观察和实验室检测方法,对云南省个旧市冷墩村的木棉花部结构、雄蕊特征、花粉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种群中花部形态特征具有一定变异性,3层雄蕊变异系数大小关系显著。在湿度为60%、温度为35℃时花粉活性最强。研究发现,木棉雄蕊长短变化可能有利于不同传粉生物传粉效率提高和增强适应性;木棉高层雄蕊花药个体大、花粉数量多、活性高,适应干热河谷传粉繁殖条件;温度较低时,底层花药花粉活力相对较高,可为逆境环境下木棉高层花药受损后提供后备花粉源。文章就木棉花部形态与繁殖关系、木棉形态及花粉活力对繁殖的影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8.
对从新加坡引进的莫氏兰进行适应性栽培。筛选出Mokara Adisa、M. Red、M. Dinah Shore、M. Chittl Orange Spot、M. Chao Praya Gold、M. Chao Praya Boy、M. Chark Kuan Pink、M. Kitiya共8个适宜在海南省三亚市栽培的莫氏兰优良切花品种,并对莫氏兰优良品种的主要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9.
何天宇 《北京农业》2011,(6):142-143
将园林绿化的工作通过市场的运作,逐步实现市场管理,从无形到有形,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  相似文献   
40.
新形势下加强农药市场监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分析红河州农药执法监督和农药市场经营现状入手,结合当前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工作思路,提出整合农药监管资源,联合执法检查,建立农产品安全监管综合服务体系的思考,对保障新形势下农业生产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方式方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