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22篇
  免费   1121篇
  国内免费   628篇
林业   11314篇
农学   220篇
基础科学   189篇
  2259篇
综合类   5466篇
农作物   92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177篇
园艺   285篇
植物保护   329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288篇
  2021年   367篇
  2020年   394篇
  2019年   617篇
  2018年   278篇
  2017年   434篇
  2016年   578篇
  2015年   560篇
  2014年   1006篇
  2013年   960篇
  2012年   1485篇
  2011年   1369篇
  2010年   1151篇
  2009年   1206篇
  2008年   1144篇
  2007年   1256篇
  2006年   1106篇
  2005年   1022篇
  2004年   808篇
  2003年   634篇
  2002年   523篇
  2001年   539篇
  2000年   393篇
  1999年   295篇
  1998年   276篇
  1997年   214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200篇
  1994年   168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分析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的特点以及森林公园旅游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介绍基于WebGIS技术开发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信息系统的技术优势和该系统的设计方法。以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为例,介绍WebGIS技术在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信息系统中的应用。通过该系统构建实现面向旅游爱好者的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信息交流和面向管理职能部门的信息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102.
广西东门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西东门林场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结果,分析东门林场森林资源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东门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3.
从3个方面分别介绍了黑龙江省汤原县林业局所属的团结林场的自然、资源及经济情况。  相似文献   
104.
森林文化体系与生态、产业体系并列为现代林业三大体系。在广泛涉猎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森林文化的意义和内涵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森林文化传承人类文明,开启生态思想,有8种文化形态和4种表现形式,其形成具有客观必然性,提出了弘扬森林文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5.
北京山区水源林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准确把握北京山区水源林林分特征,掌握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北京山区的水源林16种森林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分的结构特征;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林分结构与水源涵养功能关系进行多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林分层次上,影响水源涵养功能的林分结构因子主要是林分树种组成、年龄、郁闭度、起源、层次、生物量以及土壤结构7个因子。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山区水源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6.
家庭林场经营模式的优点,除了创新经营管理体制,解放农村生产力,调动广大林农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促进林农脱贫致富外,还在于该模式内涵丰富的生态文明价值理念,能够将生态文明价值观在代际间传递延续,指导生产实践,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永续发展,这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中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影响意义。本研究在阐明家庭林场内涵丰富的生态文明价值理念的基础上,阐释了发展家庭林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针对目前家庭林场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7.
喻洋 《北京农业》2012,(15):170-171
简要论述森林防火的必要性、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工作的途径以及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8.
唐军 《林业建设》2013,(5):39-42,38
本文从白龙江主要流域的生态现状入手,着重介绍和分析了白龙江流域迭部国有林区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主要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9.
Summary

It is some years now since forest decline was a major public concern in Europe and was one of the principal environmental issues around which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rograms were focused. A number of internationally coordinated activities were initiated in the 1980s and 1990s and have continued until now; thes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our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forestry and to the way in which forestry policies have developed. In short,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had an increasing influence and is now of immeasurable value in forest policy, with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well established as its guiding principle. This sequence of events is examined here. The extent to which understanding has advanced is remarkable; much has changed. Arguably this period gave the first indication of the extent to which forests and ecosystems globally are threatened by environmental change. On the basis of the last 20 years, it is tempting to conclude that we now have an effectiv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and have made excellent progress. However, some of the recorded ecosystem responses seem anomalous; there are surprises in system responses, e.g., the linkage between sulphur and nitrogen depositions and forest growth. Even more importantly some specific pollutant problems remain and will intensify, and climate change has become an environmental issue of overwhelming importance.  相似文献   
110.
2020年2月20日,贵州省道真县生态护林员在其境内的国家级大沙河自然保护区和国有林区发现多具野猪尸体。为弄清野猪死亡原因,防止可能出现的疫情在当地扩散,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本次野猪死亡事件展开调查。截至2020年3月4日,在该县3个镇8个村(社区)10个村民组,共排查发现23具野猪尸体,以体质量偏小的低幼龄野猪居多,约占70%;发现地点分布具有明显的聚集性和方向性;因大部分尸体高度腐败,仅从采集的1份病料中,检出猪圆环病毒核酸阳性,未检出猪瘟、口蹄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非洲猪瘟等疫病病原;经排查,未发现野猪尸体附近的村(社区)生猪养殖户饲养的生猪发生异常发病死亡现象。经伽马分布估算,该县平均每天可能出现的死亡野猪数为0.44头(95%CI,0.28~0.64)。综上分析推测,野猪死亡既有经境内公路来往的生猪运输车辆及废弃物传入疫病导致的可能性,也不排除中毒或天气变化等其他因素的可能。由此建议加强公路沿线一带的林区排查,加大跨省公路车辆消毒力度,降低野猪死亡事件带来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