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78篇
  免费   1399篇
  国内免费   864篇
林业   12199篇
农学   540篇
基础科学   327篇
  2525篇
综合类   6784篇
农作物   330篇
水产渔业   100篇
畜牧兽医   415篇
园艺   342篇
植物保护   379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60篇
  2022年   386篇
  2021年   470篇
  2020年   513篇
  2019年   752篇
  2018年   342篇
  2017年   551篇
  2016年   691篇
  2015年   680篇
  2014年   1160篇
  2013年   1131篇
  2012年   1737篇
  2011年   1553篇
  2010年   1295篇
  2009年   1352篇
  2008年   1294篇
  2007年   1432篇
  2006年   1230篇
  2005年   1129篇
  2004年   913篇
  2003年   738篇
  2002年   596篇
  2001年   647篇
  2000年   469篇
  1999年   361篇
  1998年   339篇
  1997年   263篇
  1996年   273篇
  1995年   252篇
  1994年   219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153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吉林省三岔子林业局不同林龄的林分为对象,调查与分析黄檗野生种群的资源状况,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活立木平均株数在幼龄林林分中占12.3%,在中龄林中占3.8%,在成过熟林中占2.6%,3个龄组林分的平均株数比例为6.2%;单位面积活立木平均蓄积在幼龄林林分中占7.3%,在中龄林中占2.4%,在成过熟林中占1.3%,3个龄组林分的平均蓄积比例为3.7%。  相似文献   
92.
低效林的近自然经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低效林的概念与类型,分析了低效林的成因及其改造方法,并针对我国长江上游大面积低效林的现状,试图通过引进近自然经营技术理念,为大面积地改造低效林,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3.
陈慧斌 《湖南农机》2016,(1):158-159
森林资源是林业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又与气候存在着因果关系.气候因素中的气温、湿度、降水、光照等对森林生长产生起决定性影响,林业生产总值深受气候影响,同时林业经济的发展可能对气候产生正反两方面作用.因此,人们在发展林业经济过程中要考虑到气候变化因素,积极发展木本油料能源产业.  相似文献   
94.
2008年4月至2010年6月采用时间序列代替空间序列的方法,对宝天曼栎类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地表火影响在不同时间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生物保育、积累营养物质、负离子提供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等7个方面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地表火干扰造成宝天曼栎类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的价值在时间序列上依次为1年是24.95万元.hm-2,5年是11.68万元.hm-2,10年是4.91万元.hm-2,15年是0.68万元.hm-2;各项服务功能价值量损失排序为保育土壤>涵养水源>病虫害防治>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生物保育,其中保育土壤和涵养水源两项的损失占总损失量的70%左右,这表明地表火主要影响宝天曼栎类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保育土壤和涵养水源功能。  相似文献   
95.
文章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一期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剖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经营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6.
以杉木老龄林群落为研究对象,结合对数级数和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建立3 600 m2的大样地分析杉木老龄林群落的种-多度关系。结果表明:样方的平均物种数和个体数分别为6.86种和35.75株,各样方的物种数及个体数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杉木老龄林群落中生境空间对物种个体的承载能力,还未限制其物种数量。个体数-种序(p>0.05)和频度-种序(p>0.05)的分布曲线均符合对数级数分布;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则能够较好拟合个体数-种序(p>0.05)的分布曲线,但频度-种序(p<0.05)的分布曲线则不适合用该模型来解释。随着尺度的增加,物种数和个体数的变异系数、二者间的相关性及物种数的方差逐步下降,个体数的方差却呈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97.
为了满足人们对畜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必须在加快畜禽产业发展的同时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提高畜禽遗传特性有望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进入21世纪以来,以基因组选择为核心的分子育种技术迎来了发展机遇,利用该技术可实现早期准确选择,从而大幅度缩短世代间隔,加快群体遗传进展,并显著降低育种成本。虽然在某些畜种中(如奶牛),基因组选择取得了成功,群体也获得较大遗传进展,但仍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因此,亟需寻找能够进一步加快遗传进展的方法。研究表明,在SNP标记数据中加入目标性状的已知功能基因信息,可以提高基因组育种值预测的准确性,进而加快遗传进展。而挖掘更多基因组信息的同时,开发更优化的分析方法可以更有助于目标的实现。文章总结了主要畜禽物种的可用基因组数据,包括牛、绵羊、山羊、猪和鸡以及这些数据是如何有助于鉴定影响重要性状的遗传标记和基因,从而进一步提高基因组选择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8.
徐驰  曹茂 《农业考古》2020,(2):233-238
中国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而云南省凤庆县又是滇红的诞生地,具有悠久的茶树栽培种植历史,其混林茶园生态系统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其茶叶种植史和混林茶园生态系统进行梳理和研究,厘清凤庆县茶叶种植的历史发展脉络,挖掘凤庆混林茶园生态系统的优势及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
马涛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35):134-138
研究裂解温度对污泥生物质炭基础理化性质的影响,为安全、合理、高效处置污泥提供理论依据。将干燥污泥分别在200、300、500、700℃下进行热裂解处理(SBC200、SBC300、SBC500、SBC700),获得污泥生物质炭,测定其基础理化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制备的污泥生物质炭表面颗粒结构完好,孔径范围均集中在10~50 μm,其中低温生物质炭SBC200表面较光滑,最可几孔径和中值孔径最大,分别为20.1 μm和14.8 μm,高温生物质炭SBC700表面较粗糙,比表面积最大,为5.98 m2/g。随裂解温度的提高,污泥生物质炭的产率、含水量、电导率、挥发分、阳离子交换量显著下降,全碳、氧、全氮、氢含量、有效磷和铵态氮均逐渐降低,pH和灰分含量显著增加。将污泥制备成生物质炭,是安全处置污泥的有效途径,低温制得的污泥生物质炭具有更大的提高土壤肥力的潜力,而高温制得的生物质炭在改良土壤酸性的应用上具有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0.
移动通信基站基于卫星系统和通信系统的相关技术已相对成熟,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已逐渐推广应用。本文根据工程实例,简要阐述了移动通信基站在森林防火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