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38篇
  免费   405篇
  国内免费   555篇
林业   957篇
农学   1441篇
基础科学   112篇
  569篇
综合类   4468篇
农作物   703篇
水产渔业   86篇
畜牧兽医   868篇
园艺   528篇
植物保护   56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233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349篇
  2016年   434篇
  2015年   340篇
  2014年   444篇
  2013年   442篇
  2012年   665篇
  2011年   719篇
  2010年   631篇
  2009年   621篇
  2008年   558篇
  2007年   587篇
  2006年   547篇
  2005年   419篇
  2004年   312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明确盐碱胁迫下芝麻种子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动态消减规律,以芝麻栽培品种豫芝11号为试验材料,在23℃条件下分别用1、2、3 g/L的NaCl及NaHCO_3在芝麻种子萌发过程中进行盐碱胁迫处理,于萌发24、48、60、72、84 h分别测定发芽种子的根长、鲜质量以及可溶性糖、蛋白质、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发芽种子根长、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蛋白质、芝麻素、芝麻林素含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3种质量浓度NaCl和NaHC_O3处理对芝麻种子的萌发率没有明显影响,但不同程度地延迟了发芽芝麻种子的根长生长和鲜质量增加;经过1、2、3 g/L NaCl和NaHCO_3胁迫的发芽种子蛋白质、芝麻素、芝麻林素含量比对照(蒸馏水处理)增加;根长、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降低。相关分析表明:萌发时间与发芽种子根长、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芝麻素、芝麻林素、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盐碱质量浓度与发芽种子根长、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芝麻素、芝麻林素、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2.
为了引导农民选择好的甜玉米(Zea mays L.)品种,从湖北省仙桃市种子市场收集表现较好的品种,并以现在广泛种植的金中玉作对照,通过展示试验,选出果穗性状优于对照,且产量不低于对照的品种.结果表明,金银518、金银818、金钻3号、楚甜双喜虽与对照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果穗性状优于对照,市场前景好,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筛选出适应曲靖烟区生态环境的烤烟品种。[方法]比较分析不同品种烤烟的生育期、发育状况、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及外观质量,研究其对曲靖烟区生态环境的适应性。[结果]不同品种生育期的差异不大,但生长发育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品种株高、留叶数、节距、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品种经济性状各指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CF228的产量、上中等烟比例和产值均最高,贵烟13号的上等烟比例达到60%以上;不同品种的外观质量差异不明显。[结论]在同一生态环境下,各品种均存在一定的适应性,其中以品种CF228和贵烟13号的适应性较强,烤后烟叶产量和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994.
选取了赣无系列19个油茶品系为研究对象,对其株高、地径、东西冠幅、南北冠幅、叶长、叶宽、叶长宽比、叶面积等8个生长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赣无系列19个油茶品系间与品系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表型变异。叶片性状重复力高于树体性状,各性状重复力依次为叶宽(0.95)、叶面积(0.95)、叶长(0.93)、叶长宽比(0.88)、东西冠幅(0.85)、南北冠幅(0.83)、株高(0.69)和地径(0.56);各生长性状变异系数依次为东西冠幅(26.84%)、南北冠幅(26.81%)、叶面积(15.50%)、叶长宽比(15.49%)、地径(12.56%)、株高(11.03%)、叶宽(10.69%)及叶长(7.12%);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赣无11、赣无1、赣无2和赣8四个品系多项生长性状与其他品系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进一步采用主成分分析对19个油茶品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赣无11、赣无1、赣无16、赣8、赣无2以及赣447品系相对较优,赣无15、赣190、赣抚20和赣石84-3品系次之;通过聚类分析将这19个油茶品系分为5个大类,聚类分析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结果相似。综合来看,所调查油茶品系的生长性状变异幅度较大,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本研究结果可为油茶种质资源收集和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对保存于国家种质大叶茶树资源圃中罕见的雌蕊缺失茶树(Camellia sinensis)单株进行了形态特征、抗逆性、营养芽物候期、农艺性状和制茶品质、内含成分等的观测和鉴定。结果表明,其具备无雌蕊(无花柱、无子房)、不结实、制绿茶品质好(92分);水浸出物(52.65%)和茶多酚(41.89%)含量高等特征。这份特异茶树种质的发现为今后利用缺失茶树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6.
[目的]了解超级稻Y两优2号在种子萌发期和苗期的杂种优势表现,分析其杂种优势生理学基础。[方法]对杂交组合Y两优2号及其亲本的种子萌发情况和秧苗素质等主要指标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研究。[结果]杂交组合Y两优2号的所测性状都表现出杂种优势,包括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幼苗鲜重和幼苗干重等,Y两优2号从种子萌发开始就具有比亲本强的生长优势。苗期,无论是在室内的水培环境还是室外的大田环境,杂交组合Y两优2号在播种后20 d(DAS20)和播种后30 d(DAS30)的所有性状都表现出杂种优势,其中地上部鲜重的相对中亲优势值最高。随着幼苗生育进程的推进,Y两优2号的大部分性状在DAS30比DAS20都表现出更大的优势。[结论]Y两优2号这些生理特性的杂种优势表现为杂交水稻的植株形态建成和高产稳产奠定了良好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997.
以20%聚乙二醇(PEG)溶液为渗透介质模拟干旱胁迫条件,研究12个豇豆品种种子萌发特性及抗旱性。结果表明,20%PEG作用下,除鄂豇豆12号发芽势提高3.9%外,其他供试豇豆品种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萌发期豇豆幼苗生长受到抑制。运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12个豇豆品种种子萌发期抗旱性,各品种豇豆耐旱级别分别为:1级(耐旱型)为天德一号,2级(较耐旱型)为碧园春贵、鄂豇豆12号,3级(中间型)为海亚特、扬研8号、柳风、扬研2号、柳翠,4级(干旱较敏感型)为早翠,5级(干旱敏感型)为美国地豆、紫魁、矮虎。  相似文献   
998.
采用室内和田间试验,研究了巴山榧树3个地理种群种子形态特征、种子萌发特性及幼苗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巴山榧树种子形态特征在种群内和种群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重庆南川种群种子变异较大,甘肃武都种群相对较小;3个种群种子大小顺序表现为,甘肃武都>四川万源>重庆南川,长度、宽度和重量在种群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长宽比在重庆南川种群和甘肃武都种群阃差异显著,重庆南川种群种子在形状上趋向椭圆形,甘肃武都种群种子则更趋圆球形.巴山榧树种子具有休眠现象,萌发率较低;1年生幼苗苗高呈“S”型曲线增长;3个种群种子萌发率、幼苗苗高与种子大小顺序表现一致,种子大小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明显影响.应加强巴山榧树的保护和繁育.  相似文献   
999.
以红果小檗种子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光照、温度、盐胁迫和PEG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红果小檗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1)全光照、全黑暗及12h光照/12h黑暗3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红果小檗种子的萌发规律无显著差异,说明红果小檗种子在萌发期对光没有特殊要求,属于中光性种子;2)不同温度条件下,其萌发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均呈现出随温度升高而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以25℃时最高,说明25℃是红果小檗种子萌发的最佳温度,且在萌发期较耐受低温,但不耐高温;3)在不同浓度的盐胁迫下,其萌发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均呈现出随盐浓度升高而逐渐下降的趋势,但低盐胁迫下与对照并无显著差异,说明红果小檗种子在萌发期对低盐有较强的耐受性,0.2 mol/L为红果小檗种子的半致死盐浓度;4)在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其萌发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均呈现出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的趋势,PEG浓度达到10%时,仍有60%以上的萌发率,说明红果小檗种子在发芽期对干旱胁迫具有较强的耐受性,是一种较为耐旱的植物.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解除黄瓜种子的休眠,缩短黄瓜种子的发芽时间,提高发芽效率.本实验选取2个品种的黄瓜种子,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3种植物激素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进行浸种,比较促进黄瓜种子发芽的最适植物激素浓度.结果表明:低浓度的赤霉素(GA3)100~200 mg/L、吲哚乙酸(IAA)5 mg/L、萘乙酸(NAA)0.5 mg/L浸种既可以减少黄瓜种子的发芽时间,同时明显地增加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高浓度的赤霉素(GA3)350 mg/L、吲哚乙酸(IAA)200 mg/L、萘乙酸(NAA) 50 mg/L对种子的发芽起到抑制作用,而且对种子萌发的抑制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在相同条件下,植物激素对豫艺黑优黄瓜品种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