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58篇
  免费   2078篇
  国内免费   1944篇
林业   3397篇
农学   1727篇
基础科学   467篇
  2152篇
综合类   9220篇
农作物   1114篇
水产渔业   4465篇
畜牧兽医   4926篇
园艺   1336篇
植物保护   1176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98篇
  2022年   770篇
  2021年   962篇
  2020年   1040篇
  2019年   1368篇
  2018年   861篇
  2017年   1447篇
  2016年   1466篇
  2015年   1197篇
  2014年   1440篇
  2013年   1808篇
  2012年   2072篇
  2011年   1918篇
  2010年   1562篇
  2009年   1431篇
  2008年   1265篇
  2007年   1396篇
  2006年   1145篇
  2005年   893篇
  2004年   720篇
  2003年   649篇
  2002年   555篇
  2001年   513篇
  2000年   423篇
  1999年   386篇
  1998年   274篇
  1997年   270篇
  1996年   255篇
  1995年   255篇
  1994年   213篇
  1993年   190篇
  1992年   135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81.
不同生长类型云南红豆杉林木枝叶的紫杉烷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云南红豆杉天然林在云南分布区的29个县中选择98株林木作样株,又从该树种主要种植地的云南红豆杉人工林和天然林无性系扦插苗中随机选出其林木51株,苗木54株,共计203株。以其小枝叶为样品,检测紫杉醇、10-DAB(10-去乙酰巴卡亭Ⅲ)等6种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含量。以此估计的云南红豆杉林木枝叶中的紫杉烷平均含量为0.051 40%,95%置信区间为0.045%~0.058%;其平均值的排序为人工林(0.087 0%)>扦插苗(0.051 1%)>天然林(0.033 0%),3种类型云南红豆杉林木枝叶所含6种紫杉烷类的平均值排序为:10-DAB(0.026 3%)>10-DAET(0.007 0%)>紫杉醇(0.006 2%)>巴卡亭Ⅲ(0.005 4%)>三尖杉宁碱(0.005 0%)>7-差向紫杉醇(0.001 6%)。检测中发现了10-DAB含量达0.205 9%和紫杉烷类合计值达0.344 8%的云南红豆杉单株,超过了巴卡亭Ⅲ含量0.2%的世界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982.
遮荫对东北红豆杉苗期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00%、70%、40%和10%4种光照条件下,对东北红豆杉苗期生长及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00%、70%光照下,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现"双峰型"曲线,有明显的"光午休"现象,后者较前者的"光午休"作用减弱了17.7个百分点;强光、高温、低湿是引起"光午休"的主要环境因子。在70%光照下,苗高、地径的生长量最大,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最高。70%光照是东北红豆杉苗期生长的适宜光环境。  相似文献   
983.
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后桉树损失量测定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后的桉树损失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广林九号桉受害严重,巨桉受害相对较轻。对胸径、树高、树干、侧枝、叶片重量和叶片数量分别9n,4定,以叶片的损失率最大,广林九号桉的平均损失率分别达到30.8%,29.2%,60.0%,76.0%,98.4%和91.5%,巨桉的损失率分别达到9.1%,20.5%14.5%,20.6%,22.4%和20.9%。  相似文献   
984.
铜藻提取液对月见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铜藻提取液对月见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铜藻提取液可提高月见草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及发芽势,并可促进幼苗的生长。提取液可显著的提高月见草地上部分的干湿重、根系的鲜重、叶片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叶绿素a与b的比值;降低叶绿素b的含量。但是,对其根系的干重及叶绿素a的影响规律性较差。总体来讲,铜藻提取液对月见草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85.
对10年生和7年生的两块杉木无性系试验林历年生长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果;从第2年起无性系高,么董长量的F值、方差分量、重复力明显增大,并开始趋于稳定,无性系重复力较高,介于0.65-0.90之间居多。从3-4年生起,各年龄树高、胸径与近期对应性状的相关系数,以及与近期材积的相关系数增大,至趋于稳定。3-4年生后各年龄树高、胸径相关信息量亦表出与相关系数同样的趋势。遗传相关系数大于秩次,表型、环境相关系数,表明年龄间生和匠相关主要受遗传控制,无性系早期选择是有效的。早期选择最佳年龄、随主伐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介于3-4a之间,选择效率D早-V晚高于H早-V晚,前者出现最大选择效率的年龄早于或等于后者,所以选择指标倾向胸径。  相似文献   
986.
杉木主要生长、材质性状遗传分析及家系选择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 19年生杉木 8× 8半双列杂交试验林的树高、胸径、材积和木材基本密度这 4个主要生长和材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和遗传分析 ,并采用指数选择法进行全同胞家系选择。结果表明 :4个主要生长和材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达极显著水平 ,且一般配合力方差分量占遗传方差的 75 %以上 ,即各性状的遗传控制方式均是基因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 4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9.97%  4 1.4 9%和 8.4 8%  34.2 0 %。 3个生长性状之间遗传相关均为密切正相关 ,3个生长性状与木材密度之间则均为弱度遗传负相关。亲本连 5和高 37在 3个生长性状中表现出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 ,龙 5和龙 1在木材密度性状上表现出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采用材积和木材密度两个性状 ,根据约束指数选择出 6个全同胞优良家系 ,它们在木材密度基本保持试验群体平均水平的情况下 ,材积比试验群体平均值大 2 2 .97%。  相似文献   
987.
次生林下红松幼树的最佳生长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文对杨桦次生林下红松幼树的最佳生长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下无灌木或少灌木,距离立木1.5m以外,林冠郁闭度0.5-0.6为红松幼树更新的最佳条件。同时,提出了通过胸径与林分密度的关系对林分郁闭度进行控制的直接方法。  相似文献   
988.
抚育间伐对森林生长的影响及其模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抚育间伐对森林生长的影响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对林分生产力及其林分因子、林下植被及灌木、林下土壤和天然更新影响等方面。对国内外学者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简单介绍了抚育间伐对森林生长影响的模型研究进展情况。指出了抚育间伐对森林生长影响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89.
为了解中槐生长规律和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我们对中槐片林和散生木采用了标准的地和优势木调查。其生长规律是前5年高生长快,但径生长慢,5年后高生长减缓,而径生长较快,材积15年后生长加快;中槐生长一般随海拔增高而减缓;不同地形部位生长以原面和川道为好,其次为沟底,沟坡中部生长最差;不同土壤生长以塿土和黄墡土为最好,其次为黄绵土,绵沙土最差。  相似文献   
990.
小叶锦鸡儿是我国北方干旱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通过对乌兰察布市后山地区不同林龄小叶锦鸡儿灌木林进行林分生长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小叶锦鸡儿灌木林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植物个体死亡情况趋于严重;植物个体生物量随造林年限的增加而增加;10年后个体生长缓慢,年生物量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土壤含水量随造林年限增加呈降低趋势。因此,对衰弱的小叶锦鸡儿灌木林要进行人为干预,促进林分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