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0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73篇
林业   316篇
农学   120篇
基础科学   105篇
  150篇
综合类   930篇
农作物   70篇
水产渔业   79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67篇
植物保护   6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农作物秸秆处理技术的研究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几种主要农作物秸秆处理的技术路线(秸秆还田、饲料化、热解和厌氧发酵、工业生产原料及其他秸秆加工)的研究发展,以期为寻找适合我国各地方的秸秆处理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利用工业大麻秆制备纤维板,分析不同水泥添加量和工业大麻秆不同部位对其制备纤维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添加量的增加,工业大麻秆纤维板的内结合强度(IB )、静曲强度(MOR)、弹性模量(MOE )均降低,而吸水厚度膨胀率(TS )得到较大改善;大麻秆芯制备的纤维板力学性能优于大麻秆皮部。  相似文献   
103.
扶贫产业开发新思路:打造跨区域扶贫产业区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把全国贫困地区划分为14个连片特困地区,力求打破以往的点式扶贫和区域限制。但是,扶贫产业发展仍旧受到行政区域的限制,各自为营。为此,从扶贫对象转变的视角梳理了中国贫困治理的历史演进逻辑,并提出打造跨区域扶贫产业区的扶贫产业开发新思路,即在充分尊重连片特困区的资源特点、产业特点的基础上,完全立足于产业发展,打破区域界线,实现资源的统一配置,提高规模效益、资源配置效率和扶贫效果。但是,当前打造跨区域扶贫产业区面临着内涵的科学界定、分工与协调机制欠缺、区内产业发展参差不齐、地方资金配套标准难以统一等现实困境。因此,需要把跨区域扶贫产业区建设作为中央单列扶贫项目管理、探索"联合体发展模式"、普惠与特惠政策相结合以及创新参与式产业扶贫模式等措施,促进跨区域扶贫产业区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4.
房山区作为北京市的生态涵养区,依托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都市型休闲农园产业模式,对于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全面分析北京市房山区休闲农园发展取得的成效、典型模式及存在的障碍.谋划房山区休闲农园 "多点开花""串珠成线"的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提出以生活生态型、产业协同型、科技依托型及民俗参与型等四个类型为主,包括"休闲菜园、四季花园、葡萄酒庄园"等十种休闲产品形态的休闲农园旅游模式类型及建设重点.最后,从完善土地制度、基础保障制度、人才培养制度、培育新型主体等四方面提出休闲农园发展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105.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行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必然带来电力需求的相应变化,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方向进而预测电力需求的变化是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从经济平稳发展和经济发生重大变革2个层面对未来电力需求进行了分析,建立电力需求预测模型体系。最后以湖北省为算例,得到湖北省电力需求预测体系,并给出湖北省面对重大经济变革时电力行业所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6.
单福彬  周静 《贵州农业科学》2015,(3):216-218,222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乡村旅游产业实现各类效益目标的根本,为实现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基于满足游客消费需求视角,从乡村旅游产业功能结构优化、文化内涵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等方面,论述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依托政府规划引导、构建产业发展集群,壮大本地龙头项目、聚集优势资源要素,引入外部优势企业、推进产业跨越发展,构建战略合作联盟、实现区域间协同互促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以更好满足游客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07.
乌鲁木齐产业结构特征与生态环境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产业结构的高级度、集中度和合理度,对乌鲁木齐市产业结构的发展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利用不同产业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定量分析了乌鲁木齐市产业结构变动的生态环境效应,然后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产业结构特征在2002和2010年都有明显的波动;2010年以后,其产业结构正处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和集中的阶段,并趋于合理化发展;其产业结构的演变对环境的影响长期处于较严重的状态;生态环境与产业结构特征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8.
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发展演化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淘宝村"的出现,标志着农村电子商务进入了集聚发展阶段。基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创新机制、选择机制和扩散机制及三者的交互作用在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农村电子商务集聚发展的演化路径。在三种机制发生作用的过程中,农村基础设施、创新者的创新行为、市场竞争、模仿者的跟进四个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燃煤烟气脱硫石膏农用的环境安全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利用燃煤烟气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燃煤烟气脱硫石膏是来自于电厂的脱硫废渣,是对含硫燃料(主要是煤)燃烧后产生的烟气进行脱硫净化处理而得到的工业副产物。随着中国燃煤电厂除尘、脱硫和脱硝等烟气污染控制系统的安装,在解决燃煤燃烧过程中SO2等废气减排的同时,也会产生越来越多的脱硫石膏等脱硫副产物。燃煤烟气脱硫石膏资源化利用为燃煤电厂解决越来越多的脱硫残渣处置问题而受到关注。由于燃煤烟气脱硫石膏性质和天然石膏相似,因此有研究利用燃煤烟气脱硫石膏代替天然石膏进行盐碱地改良。然而,当企业采用燃煤烟气净化技术和协同脱汞工艺,煤中有害污染物在脱硫过程中富集到烟气脱硫副产物——脱硫石膏及飞灰中,导致燃煤烟气脱硫石膏中主要有汞(Hg)、氟(F)、氯(Cl)和硒(Se)等多种污染元素的富集;脱硫飞灰中主要有砷(As)、镉(Cd)、铬(Cr)、铜(Cu)、镍(Ni)、铅(Pb)和锌(Zn)等多种污染元素的富集。研究数据显示,我国部分烟气脱硫石膏中Hg、Cd、As、Se、F和Cl等含量存在不同程度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地下水质量标准。为保障土壤健康、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建议应严格控制脱硫剂来源、脱硫工艺、脱硫石膏使用量,并对农田土壤环境风险进行长期监测,防止土壤中污染元素累积;未经无害化处理、有害物质超标的、存在环境安全风险的不得直接施用于农田土壤,杜绝其进入食物链而危害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10.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的中国林业产业升级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产业如何进行转型升级是实现林业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基于产品空间理论,使用聚类热图和复杂网络方法,构建1962—2017年中国林业产业产品空间,从产品复杂度和优势林产品变化两个角度分析林业产业升级特征。结果表明,新获得优势林产品复杂度高,为0.31,传统失势林产品较低,为-0.21,表征林业产业已朝附加值更高的有利方向升级,但传统优势林产品复杂度较低,说明林业产业已有优势产品竞争激烈不利于升级。产品复杂度较高的潜在优势林产品是林业机械、机械零件和林化产品,优势林产品在产品空间中的变化存在一定路径依赖,先扩散后收敛于产品空间的中心位置,政府制定的林业产业政策与全球化背景可能促进了优势林产品升级。因此,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时,应对不同优势类型林产品采取差异化策略,应完善产品复杂度低的传统优势林产品市场退出机制;减少与优势林产品距离较近的潜在优势林产品政策干预,对距离较远的复杂度高的潜在优势林产品使用补贴等方式引导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