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1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90篇
林业   79篇
农学   169篇
基础科学   7篇
  116篇
综合类   657篇
农作物   139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127篇
园艺   111篇
植物保护   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 毫秒
991.
张姗姗  付颖  叶非 《植物保护》2011,37(3):23-28
光合作用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光合色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酶作为靶标,是研发除草剂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热点。其中原卟啉原氧化酶(PPO),八氢番茄红素去饱和酶(PDS),ζ-胡萝卜素去饱和酶(ZDS),对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等作为除草剂靶酶非常成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农药中色素合成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及最新应用进展,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2.
栽培菊感染菊花白锈病后体内防御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切花菊抗、感品种分别接种菊花白锈病病原菌,肉眼观察及显微鉴定其症状变化,并采用分光光度法,定期测定菊花叶片内PAL、PPO及POD的活性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接种后15 d内,C039、B86均未出现明显症状,而C002于接种后第10天肉眼可见冬孢子堆,B76于接种后第11天肉眼可见冬孢子堆;随着病原菌的侵染,与对照相比,切花及盆栽的抗、感菊花品种的PAL、PPO及POD活性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活性提高幅度及变化规律因酶而异,就同一种酶而言,抗病品种酶活性较感病品种增高幅度大;在菊花与菊花白锈病病原菌互作过程中,菊花白锈病的潜育期长短因品种而异,防御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抗病性密切相关,这3种防御酶活性峰值高低及出现的早晚可作为菊花白锈病早期抗性鉴定的重要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993.
以五味子为试材,研究了五味子贮藏期间不同温度和保鲜剂处理条件下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常温不同保鲜剂处理下,鲜果PPO活性均高于对照(CK);低温贮藏下,高锰酸钾+珍珠岩+氧化钙明显抑制鲜果PPO活性,0.1%山梨酸对鲜果PPO活性影响较小,而高锰酸钾+珍珠岩、0.29%1-MCP明显增强了鲜果PPO活性。  相似文献   
994.
Beet armyworm, Spodoptera exigua is a major insect pest of vegetables in China, and has been reported to develop resistance to many broad-spectrum insecticides. Recently registered chlorantraniliprole provides a novel option for control of this pest resistant to other conventional insecticides. The susceptibilities of field collected populations were measured by diet incorporation assay with neonate, obvious variation of susceptibility was observed among the 18 field populations with LC50 values varying from 0.039 to 0.240 mg/liter. Moderate resistant level was discovered in 8 of 18 field populations, other 8 populations had become low level tolerance to chlorantraniliprole, and only one population in all the field colonies remained susceptible. Biochemical assays were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potential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olerance variation. Field populations displayed varied detoxification enzyme activities, but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between chlorantraniliprole toxicities and enzyme activities demonstrated each field population might have specific biochemical mechanisms for tolerance. Artificial selection in laboratory with chlorantraniliprole was carried out, 23 generations of continuous selections resulted in 11.8-fold increase in resistance to chlorantraniliprole, and 3.0-fold and 3.7-fold increases in mixed function oxidase and esterase,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susceptible strain kept in laboratory the selection strain had developed 128.6-fold resistance to this insecticide. Synergism assays showed the detoxification enzymes might not involved in the resistance observed in field collected populations and the selected strain.  相似文献   
995.
本研究结果表明,用20—400mg/L的溴氰菊酯喷施黄瓜幼苗后,叶片内的乙醇酸氧化酶活性上升,最高达78.63%。低浓度的溴氰菊酯使蛋白质、DNA和RNA含量升高。而高浓度的溴氰菊酯使蛋白质、DNA和RNA含量降低。放线菌酮可抑制溴氰菊酯对体内乙醇酸氧化酶活性的促进作用。本文讨论了溴氰菊酯影响乙醇酸氧化酶活性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996.
乙烯作为一种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氧化酶(ACO)是乙烯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种关键酶。本研究以辣椒为研究材料,根据报道的辣椒ACC氧化酶基因序列(AJ011109)设计引物,利用PCR的方法从中国种湘研4号基因组获得长度为354bp的gDNA序列和213bp的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所获得的gDNA和eDNA序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7.
蔷薇科果树中山梨醇代谢的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参与山梨醇代谢的三种酶。6-磷酸山梨醇脱氢酶催化6-磷酸葡萄糖和6-磷酸山梨醇之间的可逆反应,主要存在于叶片中,对山梨醇的合成起重要作用,而几乎不参与山梨醇的氧化;山梨醇脱氢酶主要存在于果实中,在NAD~+或NADP~+存在下催化山梨醇向果糖或葡萄糖的转化;山梨醇氧化酶则氧化山梨醇转化为葡萄糖。这三种酶的性质和季节性变化具有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998.
乌贼墨多酚氧化酶的部分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乌贼墨为材料,用0.05mol/L pH7.2的磷酸盐缓冲液提取多酚氧化酶(PPO),30%-80%的硫酸铵分级沉淀后通过DEAE-Sepherose CL-6B层析柱分离,合并具有较高酶活性的洗脱液,透析、浓缩后用于酶的特性研究。通过金属离子对该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表明,在mmol/L水平,铜离子和铅离子对该酶具有强烈抑制作用,但铜离子在20μmol/L浓度时,对酶却有显著激活作用。在mmol/L水平,Na^ 、K^ 、Mg^2 和Ca^2 对PPO活性无显著影响。在无机阴离子中HSO3^-对酶活性有强烈抑制作用,在10mmol/L时抑制效率达100%,而Cl^-、Br^-、I^-和SO4^2-则对PPO活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9.
白魔芋在干燥脱水过程中发生酶褐变,影响魔芋粉的质量.研究了温度、pH值、底物浓度对白魔芋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的影响,设计了不同的护色方案,以确立白魔芋的最佳无硫护色条件.结果表明:白魔芋中PPO活性最适温度为35℃,在90℃以上的温度可以抑制白魔芋PPO活性;最适pH值为5.5,pH小于2和大于8时可以完全抑制PPO活性;L-半胱氨酸0.006%以上能有效地抑制白魔芋PPO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00.
甘蓝型油菜黄籽与黑籽种皮多酚及PPO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比较了相同遗传背景下的甘蓝型黄籽和黑籽油菜在种子形成过程中的多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动态变化,对种皮中的多酚氧化酶进行了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黑籽的多酚含量和PPO活性明显高于黄籽。3对材料的6个样品均有4条相同酶带,其中黄籽均有5条谱带,黑籽比黄籽多1-3条谱带,且有1条Rf值为0.41的特异酶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