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513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249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8 毫秒
21.
Algarrobo (Prosopis alba) is an important nitrogen-fixing tree adapted to the semiarid regions of northwestern Argentina. The tree provides fuelwood and dimensionally stable lumber for flooring and furniture; its pods that have a high sugar content are consumed by livestock and humans. P. alba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heavily harvested species.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evaluation of a nine-year-old Prosopis alba progeny trial containing 57 half-sibling families of eight provenances in northwestern Argentina (of the 1,596 trees planted, 1,289 survived in 1999). Considering the multiple uses of P. alba, the selection criteria included: total biomass production (from basal diameter using regression equations), height, rate of pod production, and pod sensory characteristics. The family-narrow-sense-heritability was 0.487 for height. 0.548 for biomass production, and 0.244 for pod production. In 1998, 12 of the 1,289 trees were more than 4 m tall and had more than 1.75 kg pods per tree; and their pods had a sweet or very sweet non-astringent taste. Scions from these 12 trees were successfully grafted onto unselected P. alba rootstock. These are currently being used to produce rooted cuttings. The pod production, biomass, and height of the 12 clones ranged from 6.55 to 14.4, 1.57 to 13.5, and 1.29 to 1.70 times the respective population means. The genetic gains of 13.5%, 77%, and 147% for height, biomass, and pod production respectively are greater than genetic gains for other tree species and are probably due to the great genetic variability in the local population and the lack of any prior genetic improvement program.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November 2005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22.
北美红杉种子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种源的北美红杉种子作不同试剂浸种处理和控制不同发芽温度的发芽试验 ,以及开展不同种源种子的播种育苗试验 ,结果表明 :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好的方案是用SYA6种源 ,种子经 10 0 0mg/L的KMnO4溶液浸泡 12h ,发芽温度采用 2 0℃。参试的 3种因素中 ,种源因素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影响显著 ;北美红杉各个种源苗木生长迅速 ,1年生苗木除苗木侧根数外 ,各种源间苗木的苗高、地径、主根长度、苗木鲜重和苗木干重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23.
“云南松胶合板材、纸浆材种源选择”是多性状综合评选,把生长与多用途选育结合。本材料取自1981年营造的种原试验林和部分天然林内,共选取13个产地,38件试材,作木材解剖,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含量等测定.经分析各种源间木材的各理化性状的差异达权显著水平.并获得与胶合板、纸浆材关系较密切的是种源间年均材积生长量(X1)、树干纹理通直度(X2)、木材密度(X3)、管胞长(X4)、纸浆得率(X5).根据性状遗传力(H2)及它们的经济重要性估算权重值(W),建立“两材”的种源综合选择指数方程:①I板=214.0571X1+0.29859X2+0.37736X3和②I纸=214.0571X1+0.06212X4+0.39278X5。按①和②综合选择式,评选出乐业、红河、双柏、双江、石屏、开远、富宁等8~10个适于“两材”高产优质种源,材积平均遗传增益达47.3%,树干纹理通直率达87%~98%;单位面积上木材干物质重提高18.0%~49.6%,纸浆得率18.4%~49.7%。胶合板的抗压、抗弯强度等力学指标均有提高,胶合强度1.97~2.58MPa>0.8MPa(GB指标),手抄纸的耐破度,裂断长,撕裂度均达到观指标。使“两材”的种源选择建立在遗传型的基础上.同时为各生态区提出供选择的丰产种源。  相似文献   
24.
加勒比松种源试验及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25.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不同种源的马尾松的抗病性存在差异.就马尾松对松材线虫病的抗病性差异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目前,马尾松抗病性的研究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①不同树龄与抗病性之间的关系;②不同地理种源马尾松对松材线虫病抗病性的差异;③与种源抗病性有关的主要成分;④马尾松的诱导抗病性;⑤马尾松抗病育种.马尾松的抗病性与多种因素有关系,通常具有抗性的马尾松一般生长状况较好;马尾松的抗病物质很复杂,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发现了马尾松的一些抗病物质的种类,并对这些物质的结构进行了研究,但对这些抗性物质的产生和马尾松抗病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6.
麻疯树不同地理种源种子性状及苗期生长初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麻疯树种子性状及育苗试验表明:参试的麻疯树不同地理种源的种子外观差异不大,长度、宽度、侧径变异系数分别为2.9%、4.6%和3.3%;千粒重差异相对较大,变异系数达到7.7%,千粒重表现比较好的种源有6号、12号、17号、20号,千粒重可作为麻疯树优良材料选择的指标;不同种源苗木生长差异较大,综合地径和苗高生长情况,总体生长表现比较好的种源有2号、4号、10号、13号、14号、19号,地径平均值为0.89~1.13 cm,苗高平均值为8.9~10.6 cm;6号、7号种源苗期个体分化比较大;苗高和地径之间相关关系符合幂函数方程y=9.595x0.3134(R=0.642 4);不同地理种源苗期耐寒性差异显著,耐寒性最强的为11号、13号和14号种源;其次为1~5号、10号、12号、20号种源;为了防止冻害,育苗地点应选在福建南部没有霜冻或霜冻时间比较短的地方,播种时间宜在5~8月。  相似文献   
27.
不同种源翅荚木的抗寒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5个种源的翅荚木叶为材料,采用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制片技术观测叶片结构特征、电导率法测定其半致死温度、差示热量扫描仪测定其过冷点温度,并结合田间试验分析不同种源翅荚木苗期的抗寒性及其与叶片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南通道翅荚木种源抗寒性最强,苗期在湖南株洲无冻害,在浙江丽水冻害率为4.83%,极显著低于其他种源;其叶片半致死温度为-5.34 ℃,过冷点温度为-15.04 ℃,均低于广东翁源和广西忻城种源. 不同种源翅荚木叶片细胞结构紧密度(CTR)和疏松度(SR)与种源的抗寒性有一定的关系,CTR值越大、SR值越小,种源的抗寒性越强.  相似文献   
28.
木荷地理种源苗期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采自6省(区)37个木荷种源种子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木荷种源间苗高、地径、生物量有着极显著的差异,且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木荷苗高生长以8-9月份为速生期,这时期的生长占年生长的50%~56%,苗高和地径生长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通过木荷种源选择,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初步筛选出广东开平、阳山、韶关,福建华安,江西上犹等苗期生长表现突出的种源。  相似文献   
29.
对我国侧柏自然分布区范围内23个种源在甘肃两个试验点1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种源间幼林期的生长量、结实期及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种源与立地有一定的交互作用;种源的高生长与年龄呈极显著正相关;种源的生长量基本趋于由南向北、由东向西,从低海拔到高海拔,生长逐渐〔漫的规律。根据种源生长速度、适应性和形态特征等性状的变异表明:西北部种源适应性强,生长慢,侧枚密生,树形美观,可主要用于荒山造林和城市绿化;东、南部种源生长快,树冠较窄,主干明显,宜营造用材林。  相似文献   
30.
美国火炬松优良家系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从美国引入火炬松种子园自由授粉的33个优良家系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家系间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差异显著,经LSD比较选择,仅有6个家系单株材积生长量优于商品种;家系前-后期树高生长相关性显著;家系的遗传力大于单株的遗传力。结果还显示,引进经人工选择的优良家系,还需经过引种区测试,并注意选择最适种源区,方能用于育种与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