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63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34篇
  188篇
综合类   131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保险公司的盈余为跳跃扩散过程,保险人投资于债券和股票,且股票的价格服从跳跃扩散过程的最优投资组合。在均值-方差准则下通过随机最优控制方法,建立并求解保险资金投资模型的HJB方程,获得了保险资金最优投资模型和有效边界的闭式解,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投资于风险证券的资金量与初始资本金并不是简单的正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542.
生态水文学是流域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流域生态过程与水文过程间的关系是当前生态水文学研究的重点之一,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科学举措。植被对流域的生态水文过程有着密切联系。流域内的植被不仅提供减少空气污染和能源消耗、改善水质等生态服务,还通过截留、蒸散、下渗等作用维持流域内水资源与土壤资源之间的动态平衡。流域内土地、气候和水文资源等条件也直接影响植被的生长分布及演替;本研究基于生态水文学理论,从植被变化对流域生态修复作用和水文响应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植被对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的研究方法及影响,并探讨了相关生态水文模型的优势与不足,最后指出解决流域生态过程与水文过程的失衡问题是今后亟需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43.
为预测鲜枣在特定应变状态下的机械响应,减少其机械损伤和结构缺陷,以甘肃省敦煌市产鸣山大枣整果为研究对象,进行应力松弛试验,并对其应力松弛特性进行仿真分析。通过试验获得横向、纵向及常变形量为2mm、3mm时的应力-时间关系曲线和松弛特性数学模型,并应用ADAMS建立鲜枣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鲜枣的应力松弛特性可用三元件Maxwell模型描述,相关系数R20.95;鲜枣纵向压缩的松弛应力任意时刻都大于横向压缩,且压缩变形量越大,平衡应力越大;松弛特性参数弹性模量之间和松弛时间之间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鲜枣纵向受压松弛仿真值与试验值最大偏差为9.0%,验证了仿真数值解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44.
陈鲜妮  米倩  徐晓峰 《土壤》2023,55(4):812-820
为探究局域尺度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过程,本研究采集河南省济源市小麦种植户麦田土壤,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局域尺度下麦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群落构建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土壤细菌群落中优势菌门是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通过曼特尔检验以及冗余分析发现有机质和全氮对细菌群落结构影响显著(P<0.05)。②细菌分子生态网络中不同细菌类群之间以合作关系为主,关键物种来自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酸杆菌门和变形菌门。③细菌群落在系统发育上聚类,有机质和有效磷对细菌群落系统发育影响显著(P<0.05)。④确定性过程和随机性过程在细菌群落构建中的贡献率分别为74.59%和25.41%。⑤曼特尔检验发现最近物种指数(βNTI)值与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P<0.05)。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差异的增大导致细菌群落从同质性选择以及均质扩散向异质性选择过程的转变。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确定性过程在局域尺度麦田土壤细菌群落构建中占主导地位,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是影响细菌群落构建的关键环境因素。有机质和全氮还对细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本研究有利于对局域尺度下麦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545.
为明确稻茬烤烟上部烟叶密集烤房烘烤工艺,在湖南桂阳烟区开展了上部烟叶四步式烘烤工艺和中温中湿烘烤工艺比较试验,并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对烟叶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中温中湿烘烤工艺比较,四步式烘烤工艺可改善烟叶结构和身份,降低烟叶厚度和单叶重,提高烟叶平衡含水率和烟叶总糖、还原糖、绿原酸含量,减少烘烤用电、燃料成本;外观质量指数、物理特性指数、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评吸质量总分、烟叶质量指数分别高5.93%、5.42%、0.59%、8.53%和6.14%;上等烟率和均价分别提高6.08%和7.72%;降低能耗总成本11.47%。在湘南稻茬烤烟的上部6片烟叶一次性采收时,采用四步式烘烤工艺有利于提高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546.
Soils are composed of wide-ranged grains and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GSD) is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 determining the physical and hydraulic properties. Previously we have proposed a GSD function for various soils. However, the remarkable discrepancy in the distribution occurs in some soils, which not only limits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function but also raises doubt as to the possibility of a universal GSD function. In this study we modify the GSD function to a general form of P(D) ~ Dμexp(−D/Dc)n, which introduces a new exponent n for the grain size scale. It turns out that this modification has eliminated the discrepancies and universally applies to a great variety of soils from around the world (hence to be a universal GSD function, UGSD). The exponent n is proved to be a scaling factor of grain size in log-scale and divides soils into three categories of n < 1 n > 1, and n = 1. Furthermore, soils of surface processes (e.g., erosion, tillage, desertification, landslides, avalanches, deposition, and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remain in the same category and preserve the UGSD function. Thus, the UGSD not only provides parameters μ and Dc as synthetic indices for soil properties (e.g., as indices for spatial heterogeneity or variables for pedotransfer functions), but also describes texture changes in dynamic processes. The UGSD function represents a ‘conservative law’ underlying soil genesis and processes, which fills the knowledge gaps related to the lack of universally applicable indices for soil properties, and thus has universal applications in soil classification, spatial variability, as well as dynamical processes.  相似文献   
547.
等离子堆焊是一种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的表面处理技术,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简单且应用广泛等优点。本文简述了等离子堆焊的基本原理,并从等离子堆焊工艺参数、等离子堆焊辅助工艺、等离子堆焊数值模拟、等离子堆焊技术在农机零部件的应用四个方面,总结了等离子堆焊技术的发展现状。其中,等离子堆焊工艺参数方面,着重介绍了堆焊电流、堆焊速度和送粉速率对堆焊层性能的影响;等离子堆焊辅助工艺方面,重点阐述了超声、磁场和热处理三种辅助工艺对堆焊层质量的提升作用。最后展望了等离子堆焊技术在农机零部件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