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5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12篇
林业   65篇
农学   281篇
基础科学   39篇
  220篇
综合类   845篇
农作物   192篇
水产渔业   157篇
畜牧兽医   414篇
园艺   67篇
植物保护   8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不结球白菜雌蕊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结球白菜品种‘矮脚黄’的雌蕊为材料,从蛋白质提取、IEF程序、IPG胶条pH范围和染色方法等方面进行比较,利用Tris-HCl提取方法,使用pH 4~7 IPG胶条和改进的等电聚焦程序,改良银染方法,建立了适用于不结球白菜雌蕊蛋白质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并使用该体系对开花前2 d的花蕾雌蕊和开花2 d后的雌蕊蛋白质进行比较分析,获得187个差异蛋白点。  相似文献   
72.
大量的转基因生物体作为食品进入人们的生活,灵敏、快速、特异的检测方法对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保障转基因标签制度的顺利实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毛细管电泳和芯片电泳作为新兴的分离技术,以其高通量、高灵敏度、快捷低耗的优势弥补了传统凝胶电泳的不足。对目前常用的转基因食品检测方法进行归纳和评价,并重点综述了近年来毛细管电泳与芯片电泳技术在转基因食品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3.
为了检测除草剂乙氧氟草醚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以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为受试对象,研究乙氧氟草醚对大鳞副泥鳅的急性毒性、生理毒性和DNA损伤程度。结果显示,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延长,大鳞副泥鳅的死亡率升高。乙氧氟草醚对大鳞副泥鳅24 h、48 h、72 h、96 h的半数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41.87 mg/L、36.62 mg/L、29.96 mg/L、25.62mg/L,安全质量浓度为8.40 mg/L。生理毒性试验结果显示,15.5 mg/L乙氧氟草醚染毒6 d,大鳞副泥鳅血液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力值最大,与对照(0 mg/L)相比差异极显著。整体上,GPT和GOT活力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和染毒剂量的升高呈上升趋势。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研究乙氧氟草醚对大鳞副泥鳅的DNA损伤,试验结果显示,6 d时试验处理组彗尾DNA百分含量、彗星尾长和Olive尾矩与对照相比均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乙氧氟草醚对大鳞副泥鳅具有一定的毒性和DNA损伤效应,应适量施用。  相似文献   
74.
HPCE测定鱼体内孔雀石绿主要代谢物的残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为加强孔雀石绿的管理和监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检测波长为265 nm),研究孔雀石绿在鲫鱼体内的主要代谢物隐性孔雀石绿的残留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隐性孔雀石绿标准品在0.062 5~1.000 0μg/ml范围内与相应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直线方程为:y=610.230x-23.345(R=0.9994)。加样回收率试验表明,隐性孔雀石绿的回收率为95%~102%。隐性孔雀石绿的保留时间为6.732 min,其在鱼体内的残留时间较长,呈非常平缓的下降趋势,不易消除,药浴30 d后隐性孔雀石绿的残留量为0.028μg/ml。[结论]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检测鱼体内隐性孔雀石绿的残留具有消耗少、分离速度快、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且可以直接检测出隐性孔雀石绿。  相似文献   
75.
暗纹东方鲀几种组织中可培养细菌的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6S rDNA特征序列PCR-DGGE法,分析了不同饵料饲养的暗纹东方鲀的表皮、肠道和河鲀毒素累积组织(肝和卵巢)中可培养细菌的群落组成.根据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共鉴定出45种可培养细菌,在这些细菌中,以变形细菌的gamma亚群占多数,其它分别隶属于低GC含量革兰氏阳性菌和高GC含量革兰氏阳性菌.摄食不同饵料的暗纹东方鲀,其肠道、表皮或河鲀毒素累积组织中的细菌菌落组成是不同的,但不管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或天然饵料,在暗纹东方鲀的肠道、表皮或河鲀毒素累积组织中,均发现已有报道的可产河鲀毒素的细菌类群,表明饵料来源对暗纹东方鲀的河鲀毒素产生不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76.
采用SDS-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探讨冷刺激对泥鳅血液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血液蛋白质发生了变化,即产生了冷激蛋白;同种泥鳅,控制产生冷激蛋白的特定基因在一定的刺激强度和刺激程度下,产生冷激蛋白的时间和种类不同;不同种泥鳅,在相同低温处理条件下,产生冷激蛋白的时间和种类也不一样.本研究不仅为研究冷激蛋白提供了前提,而且为两种泥鳅的人工养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7.
试验以龙眼胚性培养物为材料,通过对小型垂直板双向电泳和固相pH梯度凝胶双向电泳比较分析,进行龙眼胚性培养物高分辨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固相pH梯度凝胶双向电泳可以极大地提高分辨率,相同龙眼胚性培养物的蛋白样品染色后所得的蛋白质谱点数从334左右增加到810左右;由于龙眼胚性培养物的蛋白等电点集中在3.5-7.0之间,采用13 cm的IPG胶条时,以pH 4-7的IPG胶条分离蛋白的效果佳.  相似文献   
78.
[目的]对几种SDS-PAGE凝胶电泳染色方法进行比较。[方法]从凝胶背景颜色、染色时间及灵敏度的角度对6种SDS-PAGE凝胶电泳快速染脱色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并对适用于椰子和油棕总蛋白质SDS-PAGE凝胶电泳的实用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方法 F最快速,条带清晰,染料及试剂都较少,是一种经济、快速、安全、实用的染色方法,整个过程仅需1 h左右。[结论]试验比较了几种SDSPAGE凝胶电泳染色方法,对进一步开展椰子和油棕蛋白质组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9.
目的 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血瘀证、血虚证)患者与正常人差异蛋白进行分析,探求三证之间差异性表达蛋白,从蛋白质组学角度揭示三证之间的差异。方法 取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血虚证、血热证患者的血清,应用蛋白提取、定量、双向电泳技术、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检索,寻找出三证之间的差异蛋白和共有蛋白,并将这些蛋白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发现了15种显著性差异蛋白(P<0.05),其中补体C3、凝聚素、血清转铁蛋白、间-α-胰蛋白酶抑制剂H4重链(片段)、载脂蛋白E、补体C4-B、甘露糖结合蛋白C及富亮氨酸-α-2-糖蛋白在血虚型银屑病患者血清表达水平高于血热型和血瘀型(P<0.05)。纤维蛋白原β链、血液接合素、纤维蛋白原γ链、HPX蛋白、α-抗胰蛋白酶、甲状腺素转运蛋白及载脂蛋白Ⅳ在血热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高于血瘀型患者(P<0.05)。共同蛋白有5种(P<0.05),分别为血液结合素、纤维蛋白原γ链、HPX蛋白、α-抗胰蛋白酶、载脂蛋白A-Ⅳ。结论 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血瘀证、血虚证)血清中存在表达差异性蛋白质,可能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和银屑病不同证型的物质基础有关。  相似文献   
80.
柑橘品种鉴定的SSR标记开发和指纹图谱库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出一套SSR核心引物,用于构建柑橘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库,为柑橘种苗认证、品种登记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柑橘属8个主要栽培种类为试材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筛选出多态性丰富、扩增条带稳定的引物对部分参试品种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通过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进一步的引物筛选;筛选得到的引物进行荧光标记,并选用部分柑橘品种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利用基因分析仪检测,分别计算各引物的PIC值、等位基因数目,选取一套多态性丰富的适合进行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的SSR引物组合,进而对所有参试品种进行分析,构建柑橘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库,同时利用筛选的SSR标记对参试品种进行鉴定。【结果】初期以柑橘属8个种的代表品种(太田椪柑、沙田柚、沅江酸橙、大红甜橙、邓肯葡萄柚、枸橼、费米耐劳柠檬和墨西哥来檬)为材料,用362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4%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初步筛选出80对种间多态性高、扩增稳定的SSR引物;进一步从8个种类里选择不同类型的64个柑橘品种,用上述筛选出的80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再筛选出60对品种类型间多态性高、扩增稳定、条带清晰的SSR引物,并分别进行荧光标记;另以168份柑橘品种为材料对上述60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经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依据各引物的PIC值、等位基因数目、峰图读取难易程度、扩增稳定性及染色体位置等,最终筛选出21对SSR引物作为指纹图谱库构建的核心引物。为消除不同仪器、不同试验批次等引起的误差,为21对SSR引物各主要等位变异选择相应的参照品种。根据各引物标记的荧光颜色及扩增片段大小进行合理组合,21对SSR引物可分成5组进行多重电泳,共采集500份柑橘品种的DNA指纹。利用SSR标记,有111份品种仅用1对引物即可鉴别,86份品种用2对引物组合即可鉴别,24份品种用3对引物组合即可鉴别,另外279份品种虽无法单独一一鉴别,但可分为87个小组,组内品种无法区分,组间品种易鉴别。【结论】利用筛选出的21对SSR核心引物,构建了包含500份柑橘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库,筛选出部分品种的特异标记,可以鉴别221份柑橘品种和87个品种组合,构建了基于毛细管电泳平台的柑橘SSR分子标记品种鉴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