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1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89篇
林业   730篇
农学   164篇
基础科学   32篇
  548篇
综合类   1046篇
农作物   92篇
水产渔业   53篇
畜牧兽医   225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6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研究膜孔灌玉米农田尿素转化和分布特性,在测坑中进行了膜孔灌和畦灌施尿素试验,分析测定了施尿素后不同时间的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研究表明:膜孔灌尿素转化完全后,土壤中氮素的主要形态为硝态氮,可作为膜孔灌农田氮素水平评价的指标;基施尿素下,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逐渐增大,分布范围以施肥点为中心呈大致成半圆形;灌水方式对尿...  相似文献   
62.
通过静态和动态试验研究了6种阴离子交换树脂对植酸的吸附与解吸性能.结果表明,D201树脂对植酸的吸附交换作用较好,且在pH值为2.2时吸附能力最强,静态吸附量达到94.54 mg/g,1.5 mol/L的NaOH溶液利于植酸解吸;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D201树脂对植酸的等温吸附,表明吸附在常温下进行即可;D201树脂对植酸的吸附过程符合Lagergren一级速率方程,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与植酸起始植酸浓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在D201树脂对植酸的动态吸附与解吸过程中,层析柱管径、上样液浓度、上样液流速和洗脱剂流速对吸附与解吸效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3.
黄泛区潮土-冬小麦系统中尿素的转化和化肥氮去向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在田间条件下,用~(15)N标记的微区试验法研究了潮土-冬小麦系统中尿素的转化和化肥氮的去向。结果表明:土壤中尿素水解后,主要进行硝化和生物固定,而被粘土矿物固定的量很少;小麦返青后,随着气温上升,生物固定的标记氮不断分解,其量可达总生物固定量的60%。作为基肥条施的尿素,其损失略高于作返青肥或拔节肥表施后随即灌水的处理。氮素损失主要发生在春季气温回升后的生长期间,当季的淋洗损失极微。在较为适宜的用量和施用技术下,化肥氮的损失仍达33—45%,其中以碳酸氢铵为最高,次为硫酸铵和硝酸铵,而尿素和硝酸铵中的硝态氮损失最低。  相似文献   
64.
以甘薯淀粉为原料,高锰酸钾为引发剂合成高吸水树脂,并研究高吸水树脂作为种子包衣剂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引发剂浓度、催化剂浓度等因素及皂化条件对高吸水树脂吸水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的最佳条件是:淀粉1 g,丙烯酰胺7.5 g,糊化水100 mL,催化剂1.54×10-2 mol/L,引发剂1.5×10-3 mol/L.最佳皂化条件为:氢氧化钠用量26 mL/(g单体),100℃水浴,皂化3 h.用制备的高吸水树脂做玉米种子包衣剂,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可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65.
用大孔树脂纯化栀子黄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降低栀子黄色素中栀子苷的含量,提高栀子黄色素稳定性,该文就10种大孔树脂纯化栀子黄色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5大孔树脂选择性吸附藏花素的能力较强,吸附率和解吸率均达85%以上,经其纯化后的栀子黄色素OD值比率(即栀子苷在最大吸收波长238 nm处的吸光值与藏花素在最大吸收波长440 nm处的吸光值的比值)可降至0.4以下,实现了对藏花素与栀子苷的有效分离,适于栀子黄色素的纯化。  相似文献   
66.
施用控释尿素对大豆吸氮量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研究施用控释尿素对大豆吸N量及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控释尿素比普通尿素N肥利用效率提高 3 0 6 %~ 1 1 93% ,沙土中尿素N残留量增加 1 2 5 %~ 1 5 89% ,大豆产量提高 2 1 6 9%~ 4 9 2 2 % ,且改善大豆品质。  相似文献   
67.
环保型长效化肥聚脲甲醛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勇  万涛 《土壤通报》2001,32(2):73-74
合成了环保型长效聚脲甲醛化肥 ,并对其合成的全过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50℃~ 6 0℃ ,反应的第一阶段 pH值为 8,反应的第二阶段 pH值小于 4时 ,能获得较高产率的制品 ,最后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8.
中国亚热带红壤旱坡地花生系统尿酸氮素去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outcome of N using isotope-labeled urea with a peanut cropping system in a Udic Ferrosol on a 7% slope at the Ecological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Red Soil,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micro-plots were designed in two sets with three replicates and four N treatments. An iron frame with its edge 10 cm above the ground was used to control soil erosion and runoff in set A, but in set B the upper edge of the frame was level with the ground. Randomly positioned ^15N fertilized micro-plots were established along the contour. At harvest on August 13, 2002, which was four months after urea application, the peanuts had absorbed 30.6%-38.0% of the urea, transpired 13.1%-22.4% to the atmosphere, lost 6.4%-8.4% through soil erosion and surface runoff, and maintained 40.7%-48.9% in the 0-60 cm soil layer with 0.5%-5.0% below 60 cm.  相似文献   
69.
南京郊区番茄地中氮肥的气态氮损失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番茄地施用化学氮肥后的氨挥发、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及其影响因素。氨挥发采用通气密闭室法测定,反硝化损失(N2+N2O)采用乙炔抑制-土柱培养法测定,不加乙炔测定N2O排放。结果表明,番茄生长期间全部处理均未检测到氨挥发,其原因是土表氨分压低于检测灵敏度,较低的氨分压是由于表层土壤的铵态氮浓度和pH都不高所致。在番茄生长期间,对照区即来自有机肥和土壤本身的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量相当高,反硝化损失总量高达N29.6kghm^-2,N2O排放量为N7.76kghm^-2。施用化学氮肥显著增加了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3个施用化学氮肥处理的反硝化损失变化在N40.8~46.1kghm^-2之间,占施入化肥氮量的5.50%~6.01%;N2O排放量为N13.6~17.6kghm^-2,占施入化肥氮量的2.62%~4.92%;与尿素相比,包衣尿素未能显著减低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施用尿素的处理在每次追肥后,耕层土壤均会出现NO3^--N高峰,继之的反硝化和N2O排放高峰。反硝化速率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总的看来,番茄生长期间没有氨挥发,而硝化反硝化是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0.
热固性树脂包膜控释肥料肥效期的快速预测方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静水溶出率的方法,在25℃、40℃、60℃7、0℃、80℃和100℃条件下,探讨了控释肥料中养分累积释放率与温度的变化规律,以期建立控释肥料肥效期或养分释放期的快速预测方法。结果表明,从低温到高温的各种温度处理下,Scotts公司的Osmocote热固性树脂包膜控释肥料养分累积释放曲线都呈二次曲线,相关指数R2均大于0.996。温度与包膜控释肥料肥效期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并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相关指数R2大于0.993。在高温下培养3或8.h建立的预测预报回归方程,可以快速而准确地预测预报包膜控释肥料在常温下(25℃)的肥效期,预测值与实测值只相差2.4.d;而习惯上的微分溶出率法却相差29~42.d。表明用高温下的肥效期预测预报回归法可以在数小时内准确、迅速地预测控释肥料的肥效期。同时该方法可作为控释肥料在线生产质量控制和市场上控释肥料质量检验的候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