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31篇
农学   65篇
基础科学   4篇
  12篇
综合类   196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园洋红梨是梨三倍体新品种,亲本为56-520×乔玛,抗寒性强,短枝型.果实不规则长椭圆形,果形指数1.13,平均单果重185.5 g,每个果实平均2.5粒种子,种子小、不饱满,多畸形.果皮浅黄色,阳面有红晕,果肉乳白色,肉质细软多汁,风味甜,有香气,可溶性固形物16.05%.果实在哈尔滨地区9月中旬成熟.  相似文献   
2.
吴春太  徐如宏  张庆勤 《种子》2004,23(1):3-5,30
采用A-PAGE和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远缘组合分离出来的节燕98-2类型入选11个遗传性基本稳定的具有高产、多抗的小麦株系的醇溶蛋白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A-PAGE电泳分析中,11个供试株系具有11种不同的醇溶蛋白带型.在SDS-FAGE电泳分析中,出现了7种不同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及6种亚基组合类型,优质亚基及亚基组合所占的比例较少,品质评分偏低,其变幅为5~8分,平均为6.36分.但在所分析的材料中,出现了一个少见的特殊亚基:2 10 12.并研究了这些HMW-GS和组合频率及特点.11个株系中7个具有45 10优质亚基和2个具有2*亚基,它们可供小麦优质育种利用.研究表明,通过远缘杂交能够选育出具有高产、抗病和优质的小麦新材料.  相似文献   
3.
有机硒和维生素E对寿隐杂交鸡抗热应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向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有机硒(0,0.15mg/kg)和维生素E(10,30,100IU/kg),测定热应激不同阶段试验鸡肝脏、肾脏及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有机硒和维生素E可明显降低肝脏、肾脏及血清中MDA的含量(P<0.05),提高GSH-Px活性,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提高试验鸡的抗热应激性能。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饲草资源饲用价值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地处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的林西县饲草资源进行了营养成份分析及饲用价值评价,结果表明:苜蓿粗蛋白质含量高于灌木类及青贮玉米,其营养动态变化规律是随生育期的变化粗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粗纤维含量呈上升趋势,各种成份在茎叶中的含量也随生育期变化而变化;灌木类饲用植物粗蛋白质含量15.69%~18.48%,青贮玉米粗蛋白质含量7.64%~11.15%。  相似文献   
5.
新粳型不育系和恢复系是通过籼粳交或粳粳交的方式培育而成的中间型稳定品系,杂交组合的育性正常或接近正常。粳型不育系和恢复系配组,杂种F1的产量性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组合9512A/R364、73A/R55、150A/R198、9512A/R2690、150A/R55,具有产量的正向超亲、超标优势,另一些组合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向优势;本研究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好的不育系是中14A、辽150A、73A、9512A、9214A,恢复系是R198-2、R238、R46、C418、R364和花38;亲本的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在不同性状的作用没有交叉。杂种优势的表现与双亲亲和力高低、配合力高低有明显的相关性。辽150A、9512A的超亲优势明显,R198、R55、R2690、R364、C204等恢复系具有较强的杂交优势。不育系对产量性状的作用显著大于恢复系。  相似文献   
6.
选择7个干旱胁迫下发芽能力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 将亲本及F1代种子在10% PEG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发芽, 测定相对单株鲜重、相对茎长、相对成苗率、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和相对活力指数, 用Griffing I方法对发芽性状进行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一般配合力方差在42个组合间各性状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特殊配合力方差在42个组合间除了相对活力指数外的各性状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 中双9号上述6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分别为0.0656、0.0708、0.1185、0.1048、0.1096和0.0861; 中双6号一般配合力效应虽然不高, 但其组合中双6号×西农长角和中双6号×中双10号的特殊配合力效应较高, 是耐旱性较强的组合。  相似文献   
7.
S. C. Gupta 《Plant Breeding》1994,112(2):135-140
Screening of a population of Ocimum basilicum var. glabratum Benth., raised from seeds collected from France, West Africa and Kerala (India) was carried out for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its essential oils. In all three collections, plants were found to be comprised of 3 chemotypes which were morphologically indistinguishable, but each chemotype was found to be capable of intercrossing freely with the other two. Selfing was carried out during 4 consecutive generations, after which three pure lines were established. Study of the selfed progeny of each collection exhibited an interesting segregation in S2 and S3 generations. Along with segregation in F2 and F3 generations of various hybrids the results can be explained by assuming a gene ‘M’ existing in 3 (or more) allelic forms: The allele M0 for biosynthesis of estragole (methyl chavicol) is dominant to allelcs M1 , for eugenol and M2 for camphor. Also, allele M1 is dominant to allele M2 . The assumption was further confirmed by testcrosses of F1 hybrids of each cross with their recessive parent.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5年生杉木6×6全双列杂交(Griffing Ⅲ)试验林的调查与分析,研究杉木若干性状的遗传与变异规律,并筛选决定理想株型的重要树冠结构因子,为杂交育种和杉木理想株型无性系选育提供科学依据。运用转化分析法来处理不平衡试验数据,结合配合力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和通径分析法,研究杉木遗传变异、基因作用方式和重要树冠因子的选择。通过对杉木若干性状进行研究,获得了不同性状遗传变异大小。结果表明,杉木材积、枝下高和饱满度等性状具有中度遗传变性,树高、胸径具有窄的遗传变异性,同时杉木改良性状具有中度以上的遗传力,因此杉木生长形质性状宜采用连续多世代改良;在杉木生长、形质性状和树冠结构性状中,12个研究性状有8个重要性状的基因作用方式以非加性遗传基因效应为主,杉木高世代育种亲本是多世代与高强度选择的产物,杂合体居多,杉木的多性状、高世代遗传改良以杂交育种为主;生长、形质和树冠结构性状间具有明显的遗传相关性,通径分析揭示:决定杉木理想株型育种中重要树冠结构性状是冠形率和树冠表面积大小。由此可见:杉木多性状、多世代连续改良以杂交育种为主,杉木无性系理想株型选择时,应注重冠形率和树冠表面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选用6个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含量差异较大的亲本,采用双列杂交方法配制杂交组合,测定2015年和2016年2年亲本及其后代F1和F2红花中的HSYA含量。运用双子叶植物种子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胚、细胞质和母体植株3套遗传体系的基因效应和环境互作效应。结果发现:在HSYA含量的遗传体系中,母体遗传效应影响最大,胚效应次之,细胞质效应影响最小。3套遗传体系均表现出基因主效应大于环境互作效应。机误方差较大,说明HSYA含量还受环境机误或抽样误差的影响。亲本遗传效应分析表明,豫红花1号(P1)做亲本表现稳定,有利于增加杂交后代HSYA含量,达到提高品质、改良品种的效果。胚显性方差和母体显性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同时存在种子杂种优势和母体杂种优势,而且其主效应基因不受环境影响。综合考虑遗传主效应、胚显性效应和母体显性效应,亲本组合(P1×P5)有利于提高后代杂交品种的HSYA含量。该研究结果可为后代材料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亲本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远缘杂交是拓宽种内遗传资源、扩大基因库和弥补近源杂交局限性的重要手段, 目前在林业生产上已取得了重要成果。然而, 由于生殖隔离的存在, 远缘杂交往往具有一定的不亲和性, 对育种进程造成了较大的阻碍。文中对远缘杂交育种的发展历史、原理、育种策略及在林业上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并对远缘杂交育种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解决办法进行了分析, 以期为远缘杂交育种在林业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