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3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70篇
林业   687篇
农学   426篇
基础科学   95篇
  76篇
综合类   2118篇
农作物   118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388篇
园艺   2366篇
植物保护   114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74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358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389篇
  2015年   332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344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目的】以‘修水化红’甜橙皮外观特征、总黄酮与橙皮苷含量、抗氧化能力、挥发性风味成分为指标,考察‘修水化红’皮适宜的干燥方法。【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修水化红’皮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能力,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修水化红’皮橙皮苷含量,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S-GC-MS)测定‘修水化红’皮挥发性风味物质,综合评价热风干燥(HAD)、真空冷冻干燥(VFD)、真空干燥(VD)、微波干燥(MD)4种干燥方式对‘修水化红’皮品质的影响。【结果】VFD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修水化红’原始的色泽和形状,总黄酮、橙皮苷等成分含量最高,清除·OH自由基能力最强,而MD‘修水化红’皮清除DPPH、ABTS+自由基能力及还原力最强。4种干燥‘修水化红’皮共鉴定出35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其中HAD‘修水化红’皮11种,VFD‘修水化红’皮9种,VD‘修水化红’皮12种,MD‘修水化红’皮29种。D-柠檬烯是‘修水化红’皮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4种干燥方法的‘修水化红’皮D-柠檬烯相对含量依次为HAD(86.618%)>VFD(82.715%)>VD(79.022%)>MD(57.663%),且MD能够促进‘修水化红’皮风味物质的释放,特别是橙花醇、香叶醇、1-石竹烯等倍单萜类化合物。【结论】需求黄酮类物质含量高的高端产品考虑VFD,生产香料用产品考虑MD,一般工业化生产建议选择HAD。  相似文献   
952.
‘南丰蜜橘’园生草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果园生草后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变化情况,为构建合理的果园土壤管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推进‘南丰蜜橘’产业可持续发展。【方法】以‘南丰蜜橘’园为对象,分析行间播种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和清耕条件下土壤总有机碳(TOC)、微生物量碳(MBC)、水溶性有机碳(WSOC)、易氧化有机碳(ROC)、轻组有机碳(LFOC)、重组有机碳(HFOC)、团聚体有机碳的差异。【结果】与清耕对照相比,生草后能明显提高土壤TOC、MBC、WSOC、ROC、LFOC、HFOC的含量,其中种植白三叶草后分别提高了11.74%、52.69%、80.20%、67.95%、92.45%、18.08%,种植黑麦草后分别提高了3.72%、19.38%、23.35%、32.69%、56.60%、7.51%,且2者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豆科类牧草白三叶草处理在提高土壤各有机碳含量上优于禾本科类牧草黑麦草处理。生草处理能显著提高粒级>2 000μm和粒级250~2 000μm团聚体和团聚体中的有机碳含量,降低粒级53~250μm微团聚体占比。【结论】生草能明显提高‘南丰蜜橘’园土壤有机碳含量,改善土壤结构稳定性,提升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953.
‘绿虎’是以‘泉育4HMR-3’为母本,‘DOCTOR-37’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中小果型无籽西瓜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全生育期100 d左右;果实圆球形,果皮绿底覆墨绿色条带、光滑、无棱沟;瓤色大红,瓤质紧密且沙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ω)12.5%~13.5%、边部8.5%左右,口感风味好,纤维极少,无着色瘪籽,白瘪籽小且极少,无籽性能好;雌花开放至果实成熟30 d,第1雌花着生节位第5~8节,以后每隔4~5节着生雌花,易坐果,坐果整齐一致;果皮厚度1.0 cm左右,果形指数1.0,果皮坚硬,且耐贮运,单瓜质量3~4 kg,667 m~2产量2 000 kg左右;果实商品率95%以上。该品种适应性强,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栽培。  相似文献   
954.
央视三农     
<正>魅力三黄鸡因为头黄毛黄脚黄而得名的三黄鸡,虽然属于普通品种,在我国的许多地方也都有养殖,但养殖量最大的地方,是在被誉为"中国三黄鸡之乡"的广西玉林,当地三黄鸡年出栏量达2亿只。市场价达每500克8元,季节好一点,或者是节假日之前,可以卖到每500克9~10元。  相似文献   
955.
王阿桂 《中国果树》2016,(4):40-42,103
2011年,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引入‘蜜枣王’毛叶枣接穗,2012年定植自繁自育的1年生‘蜜枣王’嫁接苗,对其植物学特征、果实主要经济性状、生长结果习性、物候期及抗性等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蜜枣王’毛叶枣在当地表现为果实硕大、美观,口感清脆爽口,品质优,综合性状明显优于现有主栽品种‘高朗1号’,适应性好、速生、早实、丰产,经济效益高,适宜在漳州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56.
‘晋谷’是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扎兰屯沙果自然实生单株优选法选育的沙果新品种。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44.6 g,最大单果重55.0 g;果实鲜红色或浓红色,果面光滑;果皮薄,果肉黄白色,果肉较硬,肉质细、脆,香味浓,风味甜酸,无涩味,品质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00%,总糖含量10.32%,有机酸含量0.42%,糖酸比24.57,耐贮性好。在山西省太谷地区,果实7月上旬成熟。2012年通过山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57.
【目的】因缺铁而引起的叶片失绿黄化是新疆塔里木盆地钙质土壤栽培的‘库尔勒香梨’一种严重的生理性病害。通过分析‘库尔勒香梨’叶片黄化与木质部汁液p H值以及铁素含量的相关关系,探索基于质外体p H和铁素分析进行‘库尔勒香梨’黄化症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微电极测定了‘库尔勒香梨’木质部质外体汁液的p H值,并分析了不同部位木质部汁液和叶片中总铁和有效铁含量。【结果】‘库尔勒香梨’各器官木质部质外体汁液的p H值在生长季大多保持在5.0~6.0,属正常生理范围。正常树的木质部汁液p H值略高于黄化树(5.6%),但与铁失活关联度不大。同一采样部位总铁的浓度在黄化树和正常树之间无显著差异。整个年生长季,正常树各器官的有效铁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黄化树。【结论】叶片质外体p H值为叶面铁肥配制和黄化症诊断提供了重要参数,而‘库尔勒香梨’其他器官质外体p H值对黄化症诊断无直接参考价值。在‘库尔勒香梨’黄化病营养诊断时,总铁含量不能准确表征‘库尔勒香梨’植株叶片的铁营养水平,采用叶片有效铁含量作为量度指标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958.
引进试栽蓝莓品种‘海岸’表现,4年生树平均株产3.8kg,最高4.6kg;5月25日果实开始成熟,6月20日采收结束;平均单果重2.1g,最大4.0g,可溶性固形物12.5%,可溶性总糖17.68%,总酸10.30g/kg,Vc 212mg/kg,品质良好。并提出适地栽培、增施有机物改良土壤、精细栽植、及时防治虫害、冬夏结合修剪等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59.
【目的】筛选防止晚熟柑橘冬季落果的新药剂。【方法】以‘塔罗科’血橙和‘清见’橘橙为供试品种,以2,4-D为药剂对照(TCK)、以只喷咪鲜胺和乳化剂为空白对照(CK),以前期试验初步筛选出的2甲4氯钠(T1)、2甲4氯二甲铵盐(T2)、2甲4氯苯氧乙酸(T3)为药剂处理,在冬季对试验树果实进行喷布,调查落果率,成熟采收时分析果实药剂残留及品质。【结果】与空白对照落果率(‘塔罗科’血橙为34.65%、‘清见’橘橙为82.52%)相比,4种药剂均能显著降低落果率,虽然T1、T2、T3落果率高于2,4-D,但它们之间无显著差异;无论是‘塔罗科’血橙还是‘清见’橘橙,4种药剂处理后果肉中的药剂残留量均远远低于果皮,T1、T2和T3在果肉中的药剂残留量明显低于2,4-D,且所有处理果皮和果肉的药剂残留量均在国家规定范围之内。各药剂处理间的果实品质多数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T1、T2、T3有望作为2,4-D的替补药剂用于防止晚熟柑橘冬季落果,且农药残留更低。  相似文献   
960.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对冷藏过程中‘肥城桃’果实内挥发性物质生物合成的影响。【方法】将生理成熟期的‘肥城桃’果实用不同浓度NO气体熏蒸3 h,考察冷藏过程中桃果实内醇类、醛类和酯类物质的释放量及其相关酶的活性。【结果】冷藏过程中,‘肥城桃’果实内醇类和醛类物质总量基本呈下降趋势,而酯类总量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相比,NO处理延缓了‘肥城桃’果实中醇类、醛类物质总量的下降和酯类物质总量的增加,10μL·L-1NO处理比5μL·L-1NO处理效果更明显。NO处理使桃果实中醇酰基转移酶(AAT)、乙醇脱氢酶(ADH)和脂氧合酶(LOX)的活性受到抑制。【结论】NO参与桃果实中一些挥发性物质的合成,NO处理能较好地保持冷藏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含量,维持果实良好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