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5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69篇
林业   683篇
农学   425篇
基础科学   95篇
  76篇
综合类   2110篇
农作物   113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388篇
园艺   2366篇
植物保护   114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74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358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389篇
  2015年   332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344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郝义  邢英丽 《落叶果树》2005,37(3):18-18
黑宝石李色泽、风味独特,深受欢迎,各地纷纷引种栽培。但因成熟期为8月末,正值高温季节,因而果实不易贮藏,采后3—5天即软化。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于1999—2003年进行了贮藏保鲜试验。  相似文献   
992.
1997年开始,陆续引进黑琥珀、皇家宝石和玫瑰皇后等李品种,在浙江西南部山区红、黄壤土地上进行试栽。结果看出,上述三品种适应性强,抗旱,耐瘠薄,结果早:果实品质好,栽培经济效益高。适于当地栽培。选土层深厚肥沃地建园,配置15%的授粉树,及时疏花疏果,采用自然开心树形,及时防治病虫害。花期人工或放蜂授粉。定植第2年结果,第3年株产达15kg以上。  相似文献   
993.
冬小麦品种‘兰天23号’苗期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兰州温室,进行了‘兰天23号’/‘铭贤169’组合的亲本及其F1、F2、BC1代对条锈菌主要流行小种CYR32、CYR33及新菌系G22-9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接种CYR33,F2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为144R∶54S,符合3R∶1S的理论比值;接种CYR32,F2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为62R∶22S,符合3R∶1S的理论比值;接种G22-9,F2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为85R∶24S,符合3R∶1S的理论比值;F1代植株对供试菌系均表现免疫,BC1代植株抗感分离比均符合1R∶1S的理论比值,表明‘兰天23号’对3个供试条锈菌系的抗病性均由1对显性抗性基因控制。通过系谱分析推知,该抗病基因来源于抗病亲本‘SXAF4-7’。  相似文献   
994.
采后蜂糖李(Prunus salicina)果实经0 (对照)、1%、2%、3%茶多酚(tea polyphenols, TP)溶液分别浸泡3 min后,在温度(20±2)℃条件下贮藏,每隔2 d取样测定其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SSC)、可滴定酸、呼吸强度、维生素C、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以及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适宜浓度茶多酚处理能降低蜂糖李果实的呼吸强度和失重率,延迟果实软化,保持果实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减少维生素C降解,保持果实较好的感官品质,提高POD和PAL活性,抑制PPO活性,延缓果实成熟与衰老。其中以2%茶多酚处理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95.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2-硝基-4'-羟基二苯胺(HCOrangeNo.1)在鲫鱼(Carassiusauratus)肝脏中的富集规律及不同暴露时间对鲫鱼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0d左右鲫鱼肝脏对HCOrangeNo.1的富集达到最大值,肝脏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HCOrangeNo.1都非常敏感,其中GST活性和GSH含量总体上被诱导增加;SOD和CAT活性基本上都是先升高后受到抑制。上述抗氧化指标可考虑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HCOrangeNo.1污染的生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996.
以‘威代尔’葡萄及其芽变果实为试材,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和荧光定量分析,研究了‘威代尔’葡萄及其芽变果实中的苯丙氨酸、苯乙胺、苯乙醛和2-苯乙醇动态含量,以及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ADC)的动态相对表达量,以期明确‘威代尔’葡萄优良芽变果实特征香气2-苯乙醇合成变化,为生产提供优良酿造品种(系)原料。结果表明:‘威代尔’葡萄及其芽变果实中不同生育期苯丙氨酸、苯乙胺、苯乙醛和2-苯乙醇含量均呈现规律性变化,芽变果实中苯丙氨酸、苯乙胺、苯乙醛和2-苯乙醇含量均高于同期‘威代尔’果实。荧光定量结果表明,‘威代尔’及其果实中AADC的表达与2-苯乙醇含量均呈正相关。该研究发现的‘威代尔’葡萄芽变有望成为我国酿造优良葡萄酒重要的品种(系)原料。  相似文献   
997.
“绥李3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浆果研究所选育的优质李鲜食品种,具有果个大、酸甜适口、丰产、品质极佳、适应性强、抗寒等特性。在简单介绍哈尔滨地区李高效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阐述了李树栽培技术,分析了果实结实率、果实产量等相关性状,提出了哈尔滨地区“绥李3号”水肥一体化高效高产栽培技术。旨在促进李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为促进李产业提质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8.
以‘紫叶’狼尾草(Pennisetum setaceum‘Rubrum’)为试材,采用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的方法,研究了分株方式及不同扦插部位和吲哚乙酸(IBA)浓度处理对幼苗生长状况及增殖效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紫叶’狼尾草最佳繁育条件,为其高效繁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紫叶’狼尾草扦插的繁殖效率显著高于分株繁殖。‘紫叶’狼尾草茎秆不同部位扦插产生幼苗的生长优劣程度依次为下部芽苞>中部芽苞>上部芽苞;以0.3%IBA处理芽孢时幼苗生长状况最佳,以0.3%浓度处理下部芽孢时增殖系数最高。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推荐节水小麦新品种用于缓解河北省农业用水压力,探究节水小麦新品系‘石17T5252’的节水丰产特性。本实验检测了新选育小麦品系‘石17T5252’和河北省节水对照品种‘石麦22’全生育期不灌水(W0)、灌拔节水(W1)、灌拔节和灌浆水(W2)的产量、形态、灌浆和品质性状,并对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中期叶片的荧光参数进行检测。结果表明,W1和W2处理下‘石17T5252’产量显著高于‘石麦22’,分别增产10.32%和7.56%;其中W1通过增加千粒重增加产量,W2通过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产量。W1和W2较W0的株高没有增加,但‘石麦22’的穗长和‘石17T5252’的穗粒数较W0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0.72~0.84 cm和1.33~5.03粒;W2较W1显著增加‘石麦22’籽粒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增加0.36 mm和0.32 mm,‘石17T5252’增加了0.31 mm的籽粒宽度。荧光参数检测仅在W0处理下发现‘石麦22’抽穗期的Fv/Fm显著高于‘石17T5252’。除容重外在3种灌溉制度下‘石17T5252’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显著优于‘石麦22’。说明‘石17T5...  相似文献   
1000.
为进一步了解‘宁麦36’的生产特性和应用价值,采用2019—2022年江苏省农科院科企淮南小麦联合体中间试验和2021—2022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基地进行的品质试验资料为依据,以‘扬麦20’作为对照,对‘宁麦36’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以及与弱筋小麦密切相关的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年度产量试验中,‘宁麦36’的平均产量较对照‘扬麦20’分别增产4.02%、5.60%和5.99%,均达极显著水平。‘宁麦36’的高稳系数(HSC)和适应度均明显高于对照‘扬麦20’。2020年区试混样‘宁麦36’的各项品质指标均符合GB/T17893—1999和GB/T17320—1998弱筋小麦标准。‘宁麦36’的4种溶剂保持力(SRC)均低于弱筋对照品种‘扬麦20’,饼干直径较‘扬麦20’大0.91 cm‘。宁麦36’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弱筋品质优,在江苏淮南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