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194篇
农学   1308篇
基础科学   82篇
  86篇
综合类   1517篇
农作物   101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290篇
园艺   335篇
植物保护   33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药用地鳖虫种类及其螨害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种类 地鳖虫属昆虫纲鳖蠊科,中药名: 虫,又名土鳖虫,土元.陶弘景称:"形扁如鳖,故名土鳖.”入药的地鳖虫有中华地鳖( 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主产于北京、华中、华东、华南和西部各省区;云南地鳖( E. yunnanensis Chopard. ),除云南以外、还有宁夏、甘肃、青海、四川、贵州、西藏等地;西藏地鳖(E. thibetana Chopard. ),主要在西藏;珠穆朗玛地鳖(E. everestiana Chopard. ),在珠穆朗玛;冀地鳖( Polyhaga plancya Boivar. ),分布于黄河北侧省地;金边地鳖(Opisthoplata orientalis Burm. ),主要分布东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等省.  相似文献   
33.
1999年8月在宜良、嵩明县的杨林两地各一养鱼场的部分鱼塘先后发生了一种鱼病.经对两地发病鱼的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病原分离鉴定、水质分析等,诊断为弧菌、嗜水气单孢菌及鱼害粘球菌混和感染后,采取了针对性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了该病,现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34.
35.
36.
无公害饲料是指饲料中含有的物质、品种和数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不危害畜禽、不构成对环境的污染,进而不影响人体健康的饲料。无公害饲料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对动物无毒害;一是在动物产品中无有害残留,对人类健康无危害;三是动物排泄物对环境无污染。  相似文献   
37.
引种草坪草的适应性评价及病害和草害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1997~1998年,对引自丹麦的草地早熟禾、黑麦草、高羊茅、羊茅、紫羊茅、匍匐剪股颖和白三叶等草坪草的品种在兰州市进行了适应性评价。观测、记载了草坪的成坪期、密度、盖度、颜色、质地、越冬率、越夏率、返青期、枯黄期、青缘期等性状;调查了病害的发病率,并对病株进行了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统计了各品种带菌率和真菌的分离率;调查了草坪建植与生长过程中的杂草种类和危害程度。结果表明:除Pichwick和Juventus黑麦草以外的所有参试品种均可在兰州地区种植。其中,白三叶的综合性状最好,具有质地柔滑、成坪较快、覆盖度高、枯黄期晚等特点;其次为ORNAMENTAL和SPORT2个混配型草种,成坪快,但抗病性较差;其余各品种建坪后表现好,但成坪速度较慢。草坪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为交链孢叶斑病、离蠕孢叶斑病、德氏霉叶斑病、壳二孢叶枯病、壳二孢叶斑病、镰刀菌枯萎病和叶点霉叶斑病。苗期主要杂革为狗尾草和田旋花。  相似文献   
38.
研究结果表明,分蘖期间受模拟阴害处理的稻株:叶片的叶绿素a+b和b含量明显增高,光合速率与净同化率显著下降;茎叶中总可溶性糖含量减少1/3~2/3,氨含量亦显著增加;同化物的积累大大减少,且在植株器官间分配不协调,因而导致分蘖数和把数显著减少。然而,处理结束后置于自然光下继续生长,则受害稻株仍可通过自身的生理功能调节,逐步恢复正常生长发育,使它的产量构成因素与对照的差异缩小,说明加强分荣期间受阴害稻株的中后期管理,可减轻阴害造成的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