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8篇
  24篇
综合类   293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71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前,许多农户只懂得尿素、碳铵等化学肥料若保管和使用不当会造成养分的大量损失,而忽视农村中最大肥源农家肥的积肥、造肥工作,致使大量农家肥养分损失严重.例如,有些农户的牲畜棚破旧漏雨,圈坑渗水漏肥,有些农民朋友将出栏粪往院内一堆就万事大吉.任其风吹、日晒、雨淋,这样粪尿中的氮素变成气体挥发了,可溶解的养分随水渗漏流失了,其结果造成粪肥低劣.  相似文献   
92.
熊飞 《科学种养》2008,(12):5-6
传统的化学肥料,多为速效性肥料,养分释放速度受土壤温度、湿度、微生物等因素影响较大,释放速度较快,难以被植物完全吸收,利用率仅在35%左右。肥料中大部分养分通过淋溶、挥发、固定等方式损耗,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也给土壤与环境带来严重的化学污染,使土壤理化性状遭到破坏。如果施肥不当,还会使植物出现“烂根”、“烧苗”等现象。另外,由于肥料养分释放速度过快,植物生长后期还会出现脱肥现象。  相似文献   
93.
不同施肥水平对水稻上白背飞虱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摘要: 研究了施不同水平有机肥和化肥的钵栽水稻(汕优63)上白背飞虱的发育、存活和繁殖情况。有机肥(腐熟猪粪)和化肥(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分别设低(N 200、P 230和K 95 mg/钵)、中(N 400、P 460和K 190 mg/钵)和高(N 600、P 690和K 285 mg/钵)3个水平处理,于移栽前施于盆钵中,施肥1周后的稻苗(27 d龄)供试。结果表明,当施肥水平较低时,各种群参数在两类肥料处理间的差异较小;但当施肥提高至中、高水平时,与施化肥相比,施有机肥水稻上的白背飞虱卵孵化率和若虫存活率显著降低,若虫历期较长,产卵历期较短,产卵量较小,种群内禀增长率明显降低。表明与施化肥相比,施有机肥明显不利于白背飞虱种群的增长。  相似文献   
94.
肥料是农作物生产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化学肥料的使用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满足日益增多的人口日常需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现阶段,有相当一部分菜农对肥料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在施肥种类、肥料质量、施肥数量和施肥方法上,还需要科学运作和调整,否则势必会造成对蔬菜的直接污染。  相似文献   
95.
田家驹 《北京农业》2007,(11):44-45
施用生物肥料势在必行 农业生产中通常补充土壤肥力的是有机肥料(动物粪尿、植物秸秆等)和化学肥料,其中忽视了生物肥料的供给。生产实践证明,任何肥料施入土壤后,都必须经过各种微生物分解、释放养分,供作物吸收利用,而微生物在生长发育中也需要能量来源,它主要依靠土壤中的多种腐生物质,即土壤腐植质。  相似文献   
96.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organic manure application with chemical fertilizers on rice yield and soil fertility under long-term double-rice cropping system, a six year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continually in the paddy soil derived from Quaternary red clay in Hunan Province of southern China. Four different treatments, i.e., no nitrogen with chemical P and K (PK), swine manure only (M), N, P and K chemical fertilizers only (NPK), and half chemical fertilizers combined with half swine manure (NPKM) with four replications were included. Each N, P and K application rate was the same at all the treatments (except the N application rate at PK) and N application rate was 150 kg N ha^-1. All fertilizers were applied to soil tillage layer with once application as baseal fertilizers. The nutrients uptake rate, grain yiel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t each treatment were investigated. The NPKM treatment achieved the highest mean annual yield of 12.2 t ha^-1 (68% higher than that of PK). Higher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nutrients absorption were observed during the middle-late growth period in the NPKM treatment, with higher panicle number per unit and filled-grain number per panicle. Its average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was 36.3%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increased by 18.5% during the experimental period in the NPKM treatment,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PK treatment. Organic manure application with chemical fertilizers increased the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rice, reduced the risk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improved soil fertility greatly. It could be a good practical technique that protects the environment and raises the rice yield in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97.
生物有机肥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有机肥是按一定比例,利用动、植物废弃物等材料配以微生物菌群,通过混合、发酵、分解形成的新型肥料。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畜禽粪便、化肥及生物有机肥给土壤、农业环境、人类健康及生存分别造成的影响,并结合我国当前生物有机肥发展状况,指出生物有机肥是农业发展的希望之肥。  相似文献   
98.
石灰氮在农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石灰氮又名氰氮化钙,是一种古老的化学肥料,已有 100余年的使用历史.我国在 20世纪 60年代中期到 20世纪 70年代中期,石灰氮在农业上就有广泛的用途,如做水稻的基肥、调节土壤的酸性、补充植物的钙素.随着化肥工业的崛起,高效化肥品种的增加和普及,使石灰氮这个本具很多优点,且有发展前景的古老化肥品种逐渐退出市场被人们冷落.近些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石灰氮重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行多种用途的探索,发现石灰氮是当前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极具利用价值的一种生产资料.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介绍一下目前石灰氮在农业生产中的新用途,为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业生产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
有机肥对毛竹林间及根区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为研究施肥对毛竹根区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在浙江省临安市牧家桥毛竹林中布置了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施有机肥显著增加了毛竹林间土壤和竹蔸根区土壤的细菌和真菌数量 ,全有机肥 (菜籽饼 1 50 0kg·hm- 2 )和 1 / 2有机肥 (菜籽饼 750kg·hm- 2 硫酸铵1 68 8kg·hm- 2 过磷酸钙 97 5kg·hm- 2 氯化钾 1 6 2kg·hm- 2 )处理林间土壤细菌数分别是对照区的 2 2 0倍和 1 72倍 ;竹蔸根区分别是对照区的 1 91倍和 1 60倍。全有机肥和 1 / 2有机肥处理林间土壤真菌数分别是对照区的 1 98倍和 1 62倍 ;竹蔸根区分别是对照区的2 47倍和 1 89倍。有机肥对毛竹林间和竹蔸根区土壤放线菌数量无明显影响。有机肥显著提高了毛竹林间和竹蔸根区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蛋白酶和磷酸酶的活性。全有机肥和1 / 2有机肥林间土壤各类酶活性依次是对照区的 1 2 4倍、 1 72倍、 1 82倍、 1 55倍和 1 0 7倍、 1 40倍、 1 53倍、 1 2 1倍 ;竹蔸根区土壤各类酶活性分别是对照区的 1 75倍、 2 1 0倍、 2 42倍、 1 61倍和 1 46倍、 1 67倍、 1 92倍、 1 0 7倍。有机肥对毛竹土壤的蔗糖酶活性无明显影响。化肥可提高毛竹竹蔸根区脲酶和蛋白酶活性 ,但化肥对林间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无明显影  相似文献   
100.
化肥越撒越多,农药越打越多,土地越种越瘦……这是我国设施蔬菜迅猛发展背后的尴尬现实。过量、不合理施肥用药,不仅增加生产成本,也严重威胁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从农业部制定《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到科技部启动“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专项,一时间,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双减”项目在全国遍地开花,试验田里的无数次探索,承载了人们“绿色农田、放心菜园”的殷殷期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