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13篇
农学   68篇
基础科学   3篇
  27篇
综合类   233篇
农作物   57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04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杨玉霞 《浙江农业科学》2011,(6):1415-1416,1422
介绍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双向电泳技术在水稻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双向电泳技术的一些优化步骤以及其局限性和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22.
为从蛋白质水平揭示猪带绦虫入侵中间宿主家猪的免疫逃避机制,应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未成熟与成熟猪囊尾蚴蛋白质表达差异,进行双向电泳图像软件分析.结果表明:未成熟猪囊尾蚴与成熟猪囊尾蚴蛋白的双向电泳凝胶上分别有(217±13)个、(241±17)个蛋白斑点,未成熟猪囊尾蚴表达上调2倍以上的蛋白有6个,下调2倍以上的蛋白有2个...  相似文献   
23.
顽拗植物荔枝蛋白质双向电泳的改良方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荔枝胚胎蛋白双向电泳技术,在试样制备,电泳及银染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改进,探索出一种可获得稳定,清晰的双向电泳图谱的方法, 凝胶银染后,可分辨蛋白质斑点数约有300个,蛋白质等电点在pH3.5-9.5,大多在pH5.0-8.0,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0-90000,大多为25000-70000。  相似文献   
24.
顽拗植物荔枝蛋白质双向电泳的改良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荔枝胚胎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 ,在试样制备、电泳及银染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改进 ,探索出一种可获得稳定、清晰的双向电泳图谱的方法 .凝胶银染后 ,可分辨蛋白质斑点数约有 30 0个 ,蛋白质等电点在 p H3.5- 9.5,大多在 p H5.0 - 8.0 ,相对分子质量为 150 0 0 - 90 0 0 0 ,大多为 2 50 0 0 - 70 0 0 0  相似文献   
25.
龙眼胚性培养物蛋白质水平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龙眼胚性培养物为材料,使用Pharmacia多功能水平电泳仪(Multiphor ),采用滤纸半干电泳与梯度凝胶技术,建立了适合于龙眼胚性培养物的蛋白质水平双向电泳技术体系.使用该技术有望对龙眼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特异蛋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6.
对大豆光周期敏感型品种东农42 分别进行16 h光照和8 h光照处理,提取处理和对照相同叶位叶片的全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通过PDQuest和液相离子阱质谱(LC-ESI-MS)技术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分析,获得二级质谱图谱,用Mascot软件搜索NCBInr数据库,鉴定出16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12个表达量上调,4个表达量下调.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二硫键异构酶、TCTP、半胱氨酸合成酶、Rieske铁硫蛋白前体、金属蛋白酶等主要差异蛋白进行功能分析,表明这些蛋白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信号转导、细胞凋亡的调控、防卫解毒和能量代谢等多种植物的生理生化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27.
以木薯华南205为试材,采用苯酚抽提法提取叶片蛋白质,并通过双向电泳技术研究影响木薯叶片蛋白电泳分析图谱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pH 4~7的IPG胶条可提高特定范围蛋白质点的分辨率;上样量200 μg可得到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本研究不仅为进一步研究木薯叶片蛋白电泳分析提供技术手段,同时也为分析木薯块根、茎和繁殖器官的蛋白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适于蛋白质组研究的大豆种子蛋白双向电泳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郑蕊  喻德跃 《大豆科学》2005,24(3):166-170
以大豆种子为材料,通过对样品制备、电泳条件以及染色方法等关键步骤进行改进,在大豆种子蛋白分析研究中获得了质量较高的双向电泳图谱,为大豆种子蛋白质组研究提供一较好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29.
为探究低温胁迫下小麦幼穗中胁迫响应差异表达蛋白,采用IEF/SDS-PAGE双向凝胶电泳及质谱技术,以低温敏感品种SW601和低温不敏感品种陇麦157为材料,对常温生长、0℃低温胁迫12h和72h的幼穗全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pH 4~7时,SW601和陇麦157各处理幼穗蛋白图谱中均可重复检测到800~900个有效蛋白质点;低温胁迫12h、72h后,SW601和陇麦157中上调表达的蛋白点分别有120个和101个,下调表达的蛋白点分别有92个和60个。对2种胁迫处理下均差异表达且Ratio2的54个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成功鉴定出43个差异蛋白。经数据库搜索匹配和蛋白质鉴定,这43个差异蛋白分别属于胁迫应激/防御相关蛋白、光合作用蛋白、蛋白代谢相关蛋白、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蛋白、信号传导相关蛋白、能量产生和运输相关蛋白和未知功能蛋白等7类蛋白。其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胚胎后期发育富集(LEA)同源蛋白14-A等蛋白的表达量在低温不敏感材料陇麦157中变化显著,而在低温敏感材料SW601中没有表达,这可能与小麦幼穗在低温逆境下的代谢调控和低温敏感特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0.
以大豆叶片为材料,比较分析了3种蛋白质的提取方法,讨论了等电聚焦时间和染色方法等关键因素对双向电泳的影响,同时选择不同的IPG胶条,设定了第1向等电聚焦和第2向SDS-PAGE电泳的电泳程序及参数.结果表明:采用TCA-丙酮沉淀法提取蛋白质,选择pH 4 ~7( 17 cm) IPG胶条,适当延长和改变等电聚焦的第2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