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84篇
农学   97篇
基础科学   66篇
  110篇
综合类   568篇
农作物   115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24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17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92.
桃源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12.5万hm^2以上,居湖南省之首.也是双季稻的适宜区域。为保障粮食安全,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实现粮食超高产。2005~2011年,桃源县每年被国家农业部和湖南省农业厅定为双季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县”。随着双季稻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早稻单产、总产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3.
测土配方施肥在双季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能促进禾苗前期低节位分蘖早生快发,增加有效分蘖,显著提高单位面积内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同时具有显著增产效果,在试验条件下,测土配方施肥处理比当地习惯施肥处理平均增产1 381.05 kg/hm2,增产率达18.49%,增效3 006.40元/hm2。  相似文献   
94.
简要介绍了桃江县双季稻生产的现状,指出了桃江县双季稻生产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各项工作制度、充分挖掘双季稻生产潜力、消除一些影响双季稻生产的障碍因素等发展桃江县双季稻生产的对策,以期对桃江县双季稻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5.
双季稻“三高一保”栽培技术模式应用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年试验研究,形成了一套水稻高成穗率、高结实率、高籽粒充实度和保优质为核心的双季稻"三高一保"栽培技术模式。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和多点应用示范,比较研究了双季"稻三高一保"栽培技术模式的效果。田间试验表明,"三高一保"栽培技术模式能促进前期早发、控制无效分蘖发生,促进有效分蘖生长和成穗,提高成穗率,增加总颖花数、提高结实率和籽粒充实度,极显著地增加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为12.22%~19.73%,并能改善米质。大田示范结果表明也验证了田间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96.
不同稻草还田方式下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稻草还田方式对双季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方法]对不同稻草还田方式对土壤总有机碳(CTOC)、活性有机碳(CA)、矿化碳(CM)的影响进行分析,并计算各处理碳库活度(A)、碳库活度指数(AI)、碳库指数(CPI)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结果]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早晚稻两季稻草还田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矿化碳含量及其碳素有效率。等养分条件下,稻草还田处理的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及其碳素有效率均高于稻草烧灰还田和稻草不还田处理,且活性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其大小趋势为稻草全量还田>稻草烧灰还田>稻草不还田。[结论]本研究为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以及增加土壤肥力提供了量化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
不同复种模式对双季稻田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化南方双季稻田复种方式,有利于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趋于完善.通过3年的大田定位试验,对比研究“冬季休闲-双季稻”和“冬季作物-双季稻种植”模式下水稻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优劣,探讨不同复种模式对双季稻田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冬季作物-双季稻”的复种模式比冬季休闲模式的生态服务功能优越,在农产品供给、气体调节、净化空气、水分保持功能价值方面都有明显优势.(2)“冬季作物-双季稻”复种模式的服务总价值均大于冬季休闲复种模式,其中冬季种植蚕豆模式(F处理)的服务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98.
稻草直接还田,就是收割稻谷后,将稻草均匀地撒在田间并翻埋于土壤中作为肥料施用的一项农业生产措施。这项措施过去在我市广泛应用,但近年来由于未掌握好其技术要点,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而逐渐淡出我市部分双季稻区。在倡导环保和低碳经济的今天,应积极推广这项农业生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9.
在1981-2010年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土壤钾素形态及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钾养分相等条件下,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与无机肥料长期配合施用可以明显提高双季水稻产量,增产幅度达6.67%~23.29%(2010年),同时还能提高土壤水溶性钾、交换性钾和速效钾的含量,其中以紫云英(早稻基肥)+沼肥(晚稻基肥)+化肥效果最明显,而对土壤缓效钾影响不大。相关分析表明,双季早、晚稻季产量和年总产量与土壤水溶性钾含量均呈极显著直线相关(r=0.9887**、0.9883**和0.9885**);与土壤交换性钾和速效钾含量均呈显著直线相关(r=0.9050*、0.9048*、0.9049*和0.9325*、0.9322*、0.9324*);与土壤缓效钾含量均呈显著抛物线关系(r=0.9391*、0.9398*和0.9395*)。  相似文献   
100.
环洞庭湖双季稻区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能应对湖南双季稻区突发性农业气象灾害、适宜灾后补救的玉米新品种,以湖南省近年种植面积较大或新审定的25个杂交玉米新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间比法分析各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生育期和抗逆性。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为7.25 t/hm2,产量超过对照(临奥1号)10%以上的品种有13个,其中,科玉2号、东315、湘康玉2号、三北2号、湘康玉1号、科玉6号、洛玉1号、丰玉8号等8个品种,产量高,品质好,综合性状优良,可进入下一年的灾后补救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