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04篇
  免费   353篇
  国内免费   604篇
林业   283篇
农学   725篇
基础科学   549篇
  568篇
综合类   6677篇
农作物   380篇
水产渔业   235篇
畜牧兽医   6137篇
园艺   935篇
植物保护   172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560篇
  2022年   484篇
  2021年   545篇
  2020年   489篇
  2019年   591篇
  2018年   263篇
  2017年   450篇
  2016年   484篇
  2015年   531篇
  2014年   854篇
  2013年   835篇
  2012年   1203篇
  2011年   1354篇
  2010年   1125篇
  2009年   1072篇
  2008年   1025篇
  2007年   789篇
  2006年   590篇
  2005年   491篇
  2004年   419篇
  2003年   422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300篇
  2000年   229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91.
该文应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黑果腺肋花楸果酒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评估发酵温度、含糖量、pH值对酒精浓度及发酵速度的影响,并确定3因素的最佳组合。对酒精浓度的影响,含糖量温度pH值,最佳条件:温度20℃,含糖量26.2%,pH值4.0,酒精浓度最高12.2%;对发酵时间的影响,含糖量温度pH值,最佳条件:温度22℃;含糖量19.4%,初始pH值4.0。发酵时间约10 d,发酵速度最快,酒精浓度约9.0%。  相似文献   
992.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nhnken组合设计和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灵芝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发酵工艺条件。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灵芝胞外多糖的最佳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为:葡萄糖15.79g/L ,玉米粉10.23g/L ,豆饼粉10.41g/L。此条件下的验证试验表明,此时胞外多糖的得率为340.05mg/L ,与理论值基本吻合。该方法对灵芝液体发酵多糖的开发与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3.
《饲料博览》2014,(6):53-53
试验选择Katahdin×Pelibuey杂交羊(体重24±0.3 kg)16只来研究垂柳(SB)和银合欢(LL)叶提取物对瘤胃pH、总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VFA)、NH3-N浓度、尿嘌呤衍生物(PD)的排泄量和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响。饲喂含有CP 219 g·kg-1和NDF 141 g·kg-1的全混合日粮(TMR)。试验分为4个处理:对照组(不添加提取物),SB(SB 30 ml·d-1),LL(LL 30 ml·d-1),SBLL(SB 30 ml·d-1+LL 30 ml·d-1)。每天早上饲喂前口服给药。在试验22 d(P1)、43 d(P2)和63 d(P3)进行测量。SBLL组的瘤胃pH上升(P=0.014),SB组下降。与对照组相比,SBLL组醋酸与丙酸的比升高(P=0.042)。各处理和试验期对瘤胃NH3-N浓度无显著影响。处理组的原虫数无显著影响(P=0.489),但与P1、P2相比,P3阶段的原虫数降低(P0.001)。与对照组或SBLL组相比,SB和LL组的尿酸浓度显著提高(P0.001)。处理组对其他嘌呤衍生物(尿囊素、黄嘌呤和次黄嘌呤)、肌酐和微生物蛋白合成无显著影响(P0.05)。研究发现,在63 d时垂柳和银合欢提取物或两者1:1混合对瘤胃发酵、尿嘌呤排出量及微生物蛋白合成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以酵母菌和黑曲霉为发酵微生物,木薯渣为发酵底物,采用固态发酵方式,探索基质含水量、无机氮源种类和添加量、磷酸盐和糖蜜等发酵条件对发酵产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生料扩大培养试验,初步探讨木薯渣发酵饲料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生料发酵条件为基质含水量70%、硫酸铵添加量15%、磷酸二氢钠添加量0.5%、酵母菌和黑曲霉接种量10%,发酵周期60h。  相似文献   
995.
乳酸是饲用酸化剂中常见的组成成分,也是应用最悠久的酸化剂之一。文章综述了乳酸的理化特性、消化道乳酸的来源、对哺乳仔猪的重要性以及外源乳酸在畜禽特别是乳仔猪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等。  相似文献   
996.
选择13株性能良好的乳酸菌对5味抗菌、抗病毒中草药(板蓝根、甘草、陈皮、苦丁、苦藠)进行发酵,检测发酵产物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乳酸菌在5味中草药中均能生长,每种中草药均有最适发酵菌株;抑菌试验表明,不同的乳酸菌菌株发酵5味中草药表现出不同的抑菌能力,罗伊氏乳杆菌发酵板蓝根、陈皮、苦丁、苦藠的上清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甘草被发酵后基本无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97.
试验主要以酵母菌和淡紫拟青霉为发酵微生物,羽毛粉和麸皮为发酵底物,采用混菌固态发酵方式,探究基质初始水分以及麸皮与羽毛粉的比例等因素对饲料蛋白质生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麸皮:水=1:1时最适合酵母菌的生长;麸皮:水=1:0.8时,最适合淡紫拟青霉的生长。以1:1的水料比,当麸皮:羽毛粉=7:3时,最适合酵母菌的生长;而当麸皮:羽毛粉=6:4时,最适合淡紫拟青霉的生长。因此,混菌固体发酵降解羽毛生产饲料蛋白质最佳初始水分是1:1,麸皮与羽毛比为7:3。  相似文献   
998.
《饲料博览》2014,(4):13-13
柴胡提取物(RBE)可以减轻高温环境下产生的负面作用。试验旨在研究RBE对处在热应激条件的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和瘤胃发酵的影响。4头荷斯坦奶牛(产奶75±15 d;产奶量37.5±1.8 kg·d-1和1.7±0.4奇偶检验)被随机分为4组(n=10),分别在基础饲粮(精料和粗饲料)添加RBE 0、0.25、0.5和1.0 g·kg-1。奶牛饲喂在一个带状的牛舍中,并单独饲喂。试验选在炎热的夏天,持续10周。试验过程中,在6:00、14:00和22:00给予不同的平均环境温度和温度-湿度指数(THI),分别为27.5±1.5,29.8±1.9和28.1±1.7℃;78.2±2.7,79.8±3.3和78.3±3.4;添加RBE 0.25、0.50和1.0 g·kg-1处理组的平均呼吸率(RR)分别为65.6、60.3和67.4次·min-1,与对照组相比(71.4次·min-1)差异极显著(P0.01);处理组的平均直肠温度(RT)分别为39.1、39.0和39.1与39.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此外,与对照组相比,添加RBE可以显著增加干物质采食量(处理组DMI,22.8、21.6和22.1 kg·d-1,对照组为20.9 kg·d-1,P0.05),极显著增加产奶量(处理组为34.2、33.4和32.4 kg·d-1,对照组为31.6 kg·d-1,P0.01)。各处理奶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相似,与对照组相比,随着RBE水平的增加,乳蛋白含量也不断增加(分别为0.97、0.95和0.92 kg·d-1),与对照组相比(0.89 kg·d-1)差异极显著(P0.01)。乳脂含量也随着RBE的增加而增加(处理组为1.13、1.12和1.09 kg·d-1),与对照组相比(1.02 kg·d-1)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组的饲料表观消化率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添加RBE 0.25或0.5 g·kg-1可以减轻热应激对泌乳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99.
将珍稀菌液体发酵工艺与豆奶加工工艺相结合,研发珍稀菌发酵豆奶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珍稀菌液体发酵工艺能够与豆奶加工工艺相结合;最佳的发酵工艺为:选择0.5mm孔隙的残渣过滤网,发酵温度控制在25℃,发酵的震荡频率控制在180 r/min,最佳发酵时间为15天.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从种植野生稻的稻田土壤中分离筛选对环境无污染、具有高效生物絮凝活性的菌株.【方法】采用VM培养基从药用野生稻中分离135个菌株,以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液絮凝效果为指标,筛选到絮凝活性高的菌株YH39.【结果和结论】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越南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vietnamiensis有98.6%的相似性.YH39产絮凝剂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钾.发酵动力学研究表明,菌株YH39发酵培养16 h,菌体浓度和絮凝活性达到最高值.对絮凝剂成分分析表明,絮凝剂为多糖,具有很好的耐热性,在60℃下加热30min,絮凝活性不改变.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此絮凝剂对3种印染废水均有很好的絮凝效果,不仅可以高效地降低废水的CODCr,还有很好的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