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8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316篇
林业   139篇
农学   272篇
基础科学   5篇
  152篇
综合类   1317篇
农作物   174篇
水产渔业   190篇
畜牧兽医   469篇
园艺   213篇
植物保护   10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观察了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的超微结构,以探讨捕食线虫性真菌的杀虫机理。结果显示,少孢节丛孢菌属于隔膜类真菌,隔膜中央有孔,菌丝细胞一般呈长形竹节状;菌株的捕食器为黏性菌环和菌网,形成捕食器的菌丝细胞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营养菌丝,胞质中含有许多电子密集体,呈大小不等的黑色类圆形颗粒状,多数排列在捕食器菌丝细胞的边缘区域,这是捕食线虫性真菌捕食器菌丝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52.
恒河猴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探讨了2~15岁恒河猴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的细微结构。结果表明,甲状腺实质由滤泡和滤泡旁细胞构成。滤泡大小不等,平均直径173μm,由单层低立方上皮细胞围成,细胞平均高度4.93μm,胞质内含较丰富的细胞器和胶质小泡等。滤泡旁细胞较少,平均直径13.20μm,位于滤泡之间或镶嵌于滤泡上皮细胞之间,胞质内含少量的分泌颗粒。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内,其实质由暗主细胞、淡主细胞、暗嗜酸性细胞、淡嗜酸性细胞组成,并可见腺泡样结构和脂肪细胞。主细胞平均直径6.96μm,嗜酸性细胞11.69μm。  相似文献   
53.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15只正常中华鳖小肠和大肠黏膜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华鳖小肠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以高柱状吸收细胞为主,具有发达的微绒毛、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膜包小囊泡,其结构的发达程度已接近高等哺乳动物和鸟类。吸收细胞之间可见少量低电子密度的亮细胞,其种类需进一步确定。杯状细胞明显可见,胞质内含大量黏液性颗粒,细胞游离面形成明显的微绒毛。内分泌细胞很少。大肠黏膜上皮细胞排列松散,全部由上下粗细不均的柱状细胞组成。大肠上皮内未见专门的杯状细胞,但上皮细胞顶部胞质内含大量黏液颗粒,细胞器分布于黏液颗粒团之下的胞质中。细胞间隙宽大明显,有利于黏膜免疫细胞出入上皮。小肠和大肠均未见腺体分布。  相似文献   
54.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雏番鸭实质器官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人工感染番鸭呼肠孤病毒发病雏番鸭的心、肝、肺、肾、脾脏、胸腺、法氏囊等7种实质器官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电镜下发现:心、肝、肺、肾等实质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变性、水肿以及局灶性溶解坏死;各器官血管内皮细胞脂滴增多、水肿以至坏死脱落.通透性增加;浆细胞、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呈散在或灶性浸润于坏死区和实质细胞间。免疫器官脾脏、胸腺和法氏囊中的部分淋巴细胞、浆细胞坏死和不同程度凋亡,且细胞溶解坏死形成大小不一的坏死灶并被大量增生的吞噬细胞所吞噬,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上述结果提示,番鸭呼肠孤病毒能导致番鸭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55.
盐胁迫下百合两个品种的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左志锐  高俊平  穆鼎  刘春 《园艺学报》2006,33(2):429-432
 对两个百合品种盐胁迫下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Prato’对照和低盐浓度处理下, 叶肉细胞内细胞器丰富, 叶绿体片层排列整齐, 高盐处理导致细胞器减少, 叶绿体解体; 而‘Sorbonne’在低盐处理水平表现异常, 其细胞器降解, 叶绿体空化, 片层排列松散, 且两品种的线粒体较叶绿体早表现出异常, 故推测可能是线粒体结构的损伤进而功能丧失, 最终导致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叶片提前衰老。  相似文献   
56.
香蕉茎尖滴冻法保存中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透射电镜研究了香蕉茎尖滴冻法超低温保存中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装载后, 细胞液泡化程度降低, 出现质壁分离。脱水处理使质壁分离程度加重, 原生质体浓缩, 一部分细胞的细胞壁、膜系统发生了不可逆的损伤; 也有小部分位于分生组织区域的细胞结构虽然发生了变化, 但程度不深, 在恢复培养时会自动修复, 并再生出植株。细胞严重伤害主要发生在脱水处理过程中, 冷冻环节基本上不产生新的损伤。讨论了上述变化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57.
邻烯丙基苯酚对植物病原真菌抑制机理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含毒介质培养法测定了邻烯丙基苯酚(银果)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和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的影响。通过培养观察发现,邻烯丙基苯酚可抑制番茄灰霉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促进灰霉病菌菌核的形成及苹果腐烂病菌子囊壳的形成。光学显微观察表明:用50μg/mL的邻烯丙基苯酚处理番茄灰霉病菌菌丝后,菌丝伸长缓慢,分支间距缩短,分生孢子形成受到抑制。电镜观察表明:经邻烯丙基苯酚处理后,番茄灰霉病菌菌丝内液泡增多,苹果腐烂病菌菌丝细胞壁增厚,小麦纹枯病菌菌丝中内质网处泡囊增多。  相似文献   
58.
为改进脐橙果实质地和科学生态区划与高品质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四川3类不同生境下脐橙果实果胶甲酯酶(P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瓤囊壁超微结构及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生长发育期细胞壁酶活性逐渐升高,但不同生境类型的变化趋势不同。超微结构中,南亚热带攀枝花脐橙的线粒体明显,中胶层清晰,细胞壁形态结构较完整;中亚热带江安和中北亚热带雅安脐橙细胞壁的中胶层明显裂解,线粒体膜分解,细胞器空泡化。不同生境SSC和可溶性糖差异显著。PG酶活性与≥10℃积温、1月份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显著负相关,与年降雨量显著正相关。固酸比与≥10℃积温、年平均气温、1月均气温极显著正相关,与日照时数极显著正相关,与降雨量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9.
西瓜成熟花粉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西瓜成熟花粉的超微结构特点,特别是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之间的关系,选取刚开花的西瓜雄花采集花粉,2.5%戊二醛固定并制成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照相。结果表明,西瓜成熟花粉粒中营养细胞含丰富脂类储藏物质和内质网,内质网堆叠,周围和间隙中充满脂类物质;含丰富高尔基体和大量小泡;质体很少。营养核通常深度开裂,产生多数裂片,裂片伸向生殖细胞。生殖细胞流线型,细胞壁电子透明,细胞核伸长,细胞质含高尔基体、内质网,不含质体。生殖细胞表面产生波状突起,波峰背离营养核。生殖细胞一端伸入营养核裂片间隙,2者构成雄性生殖单位。  相似文献   
60.
从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Tn)幼虫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微孢子虫,孢子形状为卵圆形,大小为(2.832±0.486)μm×(1.947±0.317)μm。它能寄生粉纹夜蛾的大多数组织器官,在虫体内的发育过程具有微粒子属Nosema的分类特征,并初步命名为Nosema 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