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8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316篇
林业   139篇
农学   272篇
基础科学   5篇
  152篇
综合类   1317篇
农作物   174篇
水产渔业   190篇
畜牧兽医   469篇
园艺   213篇
植物保护   10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黄永芬  程振起 《大豆科学》1990,9(3):251-255
以东北栽培大豆“合丰28”温室培养至二片真叶时取为材料.提取叶绿体DNA,在电镜下观察,发现有长度约为2μm的小分子环状DNA,其性质和功能正在探讨中。  相似文献   
992.
以透射电镜与组织学方法研究 4 5日龄皱纹盘鲍 (Haliotisdiscushannai,壳长 2 .3 0~ 2 .4 0mm ,壳宽1.80~ 2 .10mm)的消化道。结果表明 :①食道分为前、中、后 3段 ;中段分为食物通道和食道侧囊 ,食道侧囊的分泌细胞含大量的囊泡和分泌颗粒 ,呈强的蛋白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 ;食道前段、食物通道及食道后段粘膜上皮由纤毛细胞和粘液细胞组成。②嗉囔粘膜上皮只有 1种细胞 ,细胞游离缘具有长达 4 .0 μm的密集微绒毛。③胃粘膜上皮由纤毛细胞和微绒毛细胞组成。④肠和直肠粘膜上皮由 5种细胞组成 ,即纤毛细胞、微绒毛细胞、分泌细胞、颗粒状腺细胞和粘液细胞 ,分泌细胞基部有少量的分泌颗粒。⑤存在于消化道各部位的微绒毛细胞游离缘均具密集的微绒毛 ,游离端质膜呈碱性磷酸酶活性 ;食道和肠的粘液细胞分泌粘多糖 ;食道、胃和肠的纤毛细胞游离缘具纤毛。  相似文献   
993.
中华绒螯蟹Y-器官在蜕皮周期中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光镜和电镜观察处于蜕皮周期不同阶段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具Y-器官(YO)1对,卵圆形,直径1 5~2 0mm,苍黄色,位于头胸部鳃腔前端,大颚外侧内收肌腹缘,邻近头胸甲内侧上皮。YO细胞排列成索状,细胞索之间为血窦,YO的细胞索由一种细胞构成,细胞核质比高。YO细胞具有类似脊椎动物合成类固醇激素的典型超微结构特征,蜕皮前期YO细胞的光面内质网、管嵴状线粒体和游离核糖体丰富;蜕皮后期和蜕皮间期的内质网、线粒体和游离核糖体明显减少;青春蜕皮后的YO出现大面积细胞凋亡,YO趋向退化。  相似文献   
994.
雨生红球藻对紫外辐射的生理适应及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霞敏 《水产学报》2003,27(2):105-112
用不同剂量的紫外线辐射雨生红球藻,测定了生长K值、色素含量、SOD、POD、CAT酶活性的变化,同时用训观察了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紫外辐射对雨生红球藻有致死效应,致死率随着剂量升高而加大,辐射8min后藻细胞全部致死。辐射时间小于4min的存活抗性藻株生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紫外辐射后细胞叶绿素和类胡萝L素含量增加,增幅随着辐射时间的延长而加大。紫外辐射4—5mh能使红球藻细胞虾育素含量显著提高;紫外辐射1—4min,细胞中SOD活性随着剂量增大极显著升高,但CAT酶活性降低(不显著),紫外辐射5min时SOD、CAT都失活,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都受到严重损伤。POD酶活性在紫外辐射3-5min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95.
褶纹冠蚌珍珠囊发育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杜晓东  许国领 《水产学报》1990,14(3):212-218
本文报道了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不同发育阶段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Leach)珍珠囊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的结果。观察表明,珍珠囊上皮细胞在发育的各阶段都具有发达的微绒毛、基底迷路结构和胞间空间;线粒体、核糖核蛋白体十分丰富,高尔基体非常活跃。在发育的早期,上皮细胞及核都呈柱状,常见细胞器的自溶现象以及板层小体的形成;核糖核蛋白体大多呈游离解聚状态。在发育的晚期,上皮细胞呈立方形或扁平状,核的形状不规则;大量的、梅花状的多聚核糖核蛋白体形成。珍珠囊附近的结缔组织主要由成纤维细胞、类结缔组织钙细胞、肌纤维、胞间微纤维、无核细胞样结构和细胞碎片组成。  相似文献   
996.
在40 ℃下对1年生花楸树幼苗进行0、2、4、6、8、10 h的高温胁迫,测定不同胁迫时间的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等生理生化和形态指标。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叶绿素含量下降,MDA含量增加,相对电导率增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含量先增加后降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都呈下降趋势,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呈上升趋势。 高温胁迫0、 6 h叶绿体超微结构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高温胁迫8 h,叶绿体超微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质膜受到严重破坏,基粒片层变得模糊并且受到破坏,基质片层出现紊乱、排列错位等现象。  相似文献   
997.
采用固相pH梯度SDS聚丙烯酰胺双向凝胶电泳技术,以小麦遗传型雄性不育系ms(S)-1376、杀雄剂SQ-1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系ms(A)-1376,以及对应的保持系(A)-1376 (杀雄剂诱导前的正常可育系)所构建的等基因和等生理差异系为试材,比较分析了2种分离纯化完整叶绿体的方法。在确立了一套适用的技术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三者在花粉小孢子萌发单核早期小花完整叶绿体蛋白之间的差异。采用30%、45%和60%的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能够获得完整且纯度较高的叶绿体,经TCA-丙酮提取蛋白质后,PDQuest软件分析,在分子量14.4~66.2 kD,等电点4~7的线性范围内可分辨出2-DE图谱上239个较为清晰的蛋白质点,对其中的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进行MALDI-TOF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从生物信息学数据库检索鉴定出6个差异蛋白质点分别是酰基辅酶A脱氢酶结构域蛋白、钙调结合蛋白磷酸酶、多催化功能肽酶、热休克蛋白60、光受体蛋白2及1个未知功能的表达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供试小麦叶绿体物质能量代谢、叶绿体防卫抵御机制、叶绿体细胞内信号转导及植物极性生长等生理应答反应中起调控作用,它们能在本研究供试两不育系和对应可育系中差异表达,可能与雄性不育相关。  相似文献   
998.
为了更好地保护与有效利用波棱瓜野生药用资源,以藏药波棱瓜为实验材料,分别从极地面与赤道面对其花粉形态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波棱瓜的花粉粒近于圆球形;从极地面观察,其花粉呈球形,且没有孔沟,但从赤道面观察,却有3~4条孔沟,而且孔沟极度凹陷;其外壁纹饰呈不规则的条纹交错分布状,或排列紧密,或排列疏松.  相似文献   
999.
Si对NaCl胁迫下枣叶栅栏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酸枣Ziziphus spinosus(Bunge)Hu.砧2年生金丝小枣Z.jujuba‘Jinsixiaozao’盆栽苗为试材,研究了NaCl胁迫对枣叶栅栏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及增施可溶性硅(Si,0.040%)的效应,旨在进一步揭示枣树耐盐性与Si营养的关系。结果表明:0.30%NaCl胁迫165天后枣叶栅栏细胞超微结构产生了较明显伤害,0.50%NaCl胁迫165天则产生严重伤害;土壤施可溶性硅明显减轻前述盐胁迫对枣叶栅栏细胞超微结构的伤害,突出表现是叶绿体精细结构保持较好,淀粉粒、被膜泡囊等内含物增多。说明,提高土壤中生物有效硅水平,对盐胁迫特别是重度盐胁迫下枣树叶片栅栏细胞结构和功能具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提取蓼科木蓼属(Atraphaxis)、沙拐枣属(Calligonum)、翅果蓼属(Parapteropyrum)和双翅果蓼属(Pteropy-rum)蓼科4属植物的总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其叶绿体基因片段atpB-rbcL。atpB-rbcL基因间区长约900 bp,已被广泛应用于属间系统发育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