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41篇
农学   145篇
基础科学   8篇
  13篇
综合类   332篇
农作物   8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本文以浙油50、13Ld35-1等2个甘蓝型油菜材料为研究对象,探讨育种过程中性状的科学选择。结果表明,通过4年连续单株选择、定向选择和检测分析,明显地提高了亲本材料浙油50和13Ld35-1的含油量,进一步阐述杂交组合的含油量应考虑双亲含油量的累加作用,揭示了控制含油量上加性和显性基因均起作用的高含油种质杂种优势育种规律。  相似文献   
72.
彭壮  王明慧 《农学学报》2019,9(5):28-32
为了寻找高活性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以靛红酸酐和3-二甲氨基丙胺为起始原料合成中间体2-氨基-N-(3-(二甲基氨基)丙基)苯甲酰胺,再与异氰酸苯酯加成合成目标化合物N-(3-(二甲氨基)丙基)-2-(3-苯基脲基)苯甲酰胺。结构通过元素分析和1H NMR确证,并对小麦、苹果、番茄做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实验中,目标化合物在低浓度25 μg/mL时,发芽促进率达到了32.6%,高浓度抑制,在12.5 μg/mL时,主根促进率为36.3%,活性优于对照DA-6和清水,田间产量增产17.3%;苹果田间实验中,VC含量增加了35.0%,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5.87%,单果增产率25.2%,均优于对照化合物二苯脲;番茄田间实验中,在50 μg/mL下,单株坐果数为12,增产率达到了35.3%,优于清水对照。说明目标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为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成及活性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3.
《山东农业科学》2019,(9):79-86
利用7份在莱西鉴定的高油酸花生材料,在4个地点种植,估算了含油量、脂肪酸含量、油亚比和碘值的广义遗传力。结果表明,含油量以小区或品种(系)重复平均数为单位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低、高;油酸含量、油亚比、棕榈酸、花生酸、十七碳烷酸、花生一烯酸、棕榈一烯酸含量以小区或品种(系)重复平均数为单位的广义遗传力均为高;硬脂酸以小区为单位的广义遗传力为低或高,以品种(系)重复平均数为单位的广义遗传力为高;亚油酸、山嵛酸、二十四碳烷酸、十七碳一烯酸含量以小区为单位的广义遗传力,前三者为低,后者为中或高,但四者以品种(系)重复平均数为单位的广义遗传力均为高;碘值以小区为单位的广义遗传力为中至高,以品种(系)重复平均数为单位的广义遗传力为高。认为必须注重低油地区高油资源创制,并在多环境(多地点、多年份、多季节)中评价其高油性状的稳定性,高油酸品种亚油酸含量的稳定性亦须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4.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含油量是花生重要的品质性状和育种目标。花生含油量每提高1个百分点,相当于增产2个百分点,油脂加工利润可提高7个百分点。培育高油高产花生品种是增加食用油供给和保障食用油供给安全的重要途径。本文概述了花生含油量表型鉴定的4种常用方法;阐述了花生含油量的遗传特性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即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的影响,也存在基因型和环境互作;总结了已报道的含油量QTL 124个,表型变异解释率超过10%的主效位点有36个,分布在A03、A05和A08上的8个主效QTL可重复检测到;构建了一张花生含油量的一致性遗传图谱, A08染色体上33.59~50.24 Mb为热点区间;介绍了油脂合成及调控相关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花生含油量遗传改良和高油品种培育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5.
氮、磷、钾、硼肥对甘蓝型油菜籽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以多个正在大面积应用的甘蓝型油菜品种为研究对象,在长江流域冬油菜主产区的10个省(市)布置氮、磷、钾和硼肥田间肥效试验共284组,通过多点试验分别探讨当前生产条件下施用氮、磷、钾、硼肥对双低和双高甘蓝型油菜籽含油量、蛋白质、芥酸、硫甙的影响。结果表明,双低油菜籽平均含油量为41.66%,双高油菜含油量明显低于双低油菜,仅为38.92%。氮、磷、钾和硼肥施用对油菜籽的品质效应在不同试验点表现不尽相同,其总体趋势是:在磷、钾、硼肥基础上施用氮肥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而降低油分含量,且随氮肥用量的增加效果更明显,施氮对双高油菜油分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程度大于双低油菜;施磷、钾或硼肥有提高油菜籽含油量而降低蛋白质含量的趋势;施肥对油菜籽硫甙和芥酸含量有一定影响,但对品质影响不大。油菜籽含油量与收获指数、千粒重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施氮的基础上配合施用磷、钾和硼肥能减少因施氮引起的油分损失。  相似文献   
76.
含油量差异大的5个陆地棉材料为亲本,按照Griffing II方法配制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采用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分析了棉子含油量的遗传效应和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棉子含油量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且加性效应方差比例为64.2%,含油量遗传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阵列方差(Vr)与非轮回亲本协方差(Wr)的回归方程关系结果表明,亲本E9含有较多的显性基因,而亲本1011与1017含有较多的隐性基因;棉子含油量的狭义遗传力较高,为49%。因此,在育种实践中应选择较高含油量的材料为亲本,并在杂交早代进行选择,可提高棉子高油育种的效率。  相似文献   
77.
《农技服务》2019,(3):34-35
为了解常德市近年来油菜的育种现状及方向,以2012~2016年国家油菜品种区域试验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品种数、油菜籽产量、含油量、芥酸和硫苷含量研究。结果表明:2012~2016年常德市参试品种累计166个,其中常规品种占11.44%,双低品种占92.17%;油菜籽平均产量2013年、2014年和2015年比对照品种低,表现为减产,2012年、2016年表现为增产;各年油菜籽平均含油量均比对照品种高,高含油量为油菜新品种的选育方向;芥酸和硫苷含量各年间及各品种间变辐较大。  相似文献   
78.
对41个棉花品种的棉仁油分含量测定表明,不同品种间的棉仁含油量差异较大,平均含油量为31.19%,变幅为27.77%~40.36%,含油量最高的品种为‘中棉所16’,最低的品种为‘豫棉11号’。对41个品种的纤维品质分析结果表明,纤维品质最好的为‘海7124’,最差的为‘晋棉11号’。相关分析表明,棉仁含油量与纤维品质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即可在不降低纤维品质的基础上,开展棉仁高含油量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79.
对油菜品质改良的看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一、油菜产品品质的新概念油菜的产品主要是油和饼两个方面,因而油菜产品品质的概念,就应当从油和饼两方面分析。(一)油的品质有量和质两个方面量的方面:含油量、出油率、脂肪酸各个组分的含量,以及溶解于油中的各种有机物质(包括蜡  相似文献   
80.
提高优质蛋白玉米含油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德权 《作物杂志》1994,10(5):13-13
提高优质蛋白玉米含油量的研究石德权(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北京,100081)目前,提高玉米籽粒赖氨酸、色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奥帕—2(o2)基因,这是一个隐性单基因,通过回交方法可以转育到任何一个玉米材料的背景上,并在隐性纯合时能大幅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