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41篇
农学   145篇
基础科学   8篇
  13篇
综合类   332篇
农作物   8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81.
[目的]探讨油菜含油量与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及各主要品质性状对含油量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方法]以521份油菜自交系为材料,对不同环境下油菜的10个品质性状与含油量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在不同环境下,含油量与花生烯酸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棕榈酸、硫苷和亚油酸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不同环境下,黄籽度和亚麻酸对含油量均有较大的直接正作用,蛋白质含量、棕榈酸和硫苷对含油量有较大的直接负作用。其余5个品质性状对含油量的直接作用因环境的不同有所差异,需进一步研究。[结论]油菜高油优质品种的选育过程中应关注选择籽粒偏黄品种,适当降低棕榈酸和硫苷,同时充分考虑亚麻酸对含油量的直接正作用,在可接受的亚麻酸范围内选择合适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82.
《农技服务》2019,(3):34-35
为了解常德市近年来油菜的育种现状及方向,以2012~2016年国家油菜品种区域试验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品种数、油菜籽产量、含油量、芥酸和硫苷含量研究。结果表明:2012~2016年常德市参试品种累计166个,其中常规品种占11.44%,双低品种占92.17%;油菜籽平均产量2013年、2014年和2015年比对照品种低,表现为减产,2012年、2016年表现为增产;各年油菜籽平均含油量均比对照品种高,高含油量为油菜新品种的选育方向;芥酸和硫苷含量各年间及各品种间变辐较大。  相似文献   
83.
对41个棉花品种的棉仁油分含量测定表明,不同品种间的棉仁含油量差异较大,平均含油量为31.19%,变幅为27.77%~40.36%,含油量最高的品种为‘中棉所16’,最低的品种为‘豫棉11号’。对41个品种的纤维品质分析结果表明,纤维品质最好的为‘海7124’,最差的为‘晋棉11号’。相关分析表明,棉仁含油量与纤维品质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即可在不降低纤维品质的基础上,开展棉仁高含油量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84.
对油菜品质改良的看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一、油菜产品品质的新概念油菜的产品主要是油和饼两个方面,因而油菜产品品质的概念,就应当从油和饼两方面分析。(一)油的品质有量和质两个方面量的方面:含油量、出油率、脂肪酸各个组分的含量,以及溶解于油中的各种有机物质(包括蜡  相似文献   
85.
提高优质蛋白玉米含油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德权 《作物杂志》1994,10(5):13-13
提高优质蛋白玉米含油量的研究石德权(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北京,100081)目前,提高玉米籽粒赖氨酸、色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奥帕—2(o2)基因,这是一个隐性单基因,通过回交方法可以转育到任何一个玉米材料的背景上,并在隐性纯合时能大幅度……  相似文献   
86.
甘蓝型黄籽油菜育种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高含油量和高产品种的选育1.我国第一批甘蓝型黄籽品系在生产上的应用 自1975年以来,在我国我们首次发现和建立了甘蓝型黄籽油菜种质库。1985年育成955和2328两个黄籽品系,这两个品系用  相似文献   
87.
油菜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我国油菜育种是以产量和熟期为育种主要目标,育成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蓝型品种200余个。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了甘蓝型改良品种30余个,推广面积在百万亩以上有10余个优良品种,使我国在世界上成为甘蓝型油菜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到1985年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已达4.938千公顷,总产量5.815千吨,均居世界……  相似文献   
88.
苏子含油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尧  包玉青 《农业与技术》1999,19(6):48-49,52
所研究的各类苏子的含油量为42.41%~48.96%,产七其出仁率高低正相关。千粒重小的褐色类型含油量一般比大的灰色和白色类型高,例外的是岔路河的深灰苏子的千粒重和含油量都高于左家褐苏。1998年收获后贮藏了8个多月的苏子的含油量代于1999年刚收获的相同品类。  相似文献   
89.
不同施肥水平对双低油菜产量和含油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对优质双低油菜青油46号产量、产油量和含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施磷、钾肥有利于油菜含油率的提高;而增施氮、钾肥有利于油菜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90.
为了在陕西省紫苏产区有效地开展紫苏选育工作,对10 个紫苏品种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了比较,探讨不同来源品种在陕西紫苏产区的性状差异。结果表明,绛县紫苏、吉苏1 号和吉苏2 号为早熟品种,株高、分枝位、茎节数、总穗数、生育期等性状低于晚熟品种,早熟品种的产量和千粒重也低于晚熟品种。研究结果对陕西紫苏种质资源收集、评鉴及品种选育、种质创新具有指导意义,为紫苏选育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