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3篇
基础科学   2篇
  19篇
综合类   204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57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对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 IMMYT)新引进的183份小黑麦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及细胞学特点鉴定,发现绝大部分材料对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生长发育良好,对白粉病免疫;且都是细胞学稳定的六倍体(2n=42)小黑麦;并从中筛选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62.
刈割-追氮对小黑麦抽穗后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刈割-追氮处理的小黑麦(中饲237)抽穗后的光合指标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抽穗后旗叶叶绿素总量Chl(a b)变化为单峰曲线,施肥处理叶绿素含量大于未施肥的处理.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比值Chl(a/b)变化不大.各处理抽穗后旗叶净光合速率(Pn)高峰出现的时间均在抽穗后18 d左右,抽穗后Pn值保持较高水平的时间较长,但下降速度存在差异.除不刈割返青期追氮(处理Ⅱ)、返青期刈割后追氮(处理Ⅲ)两个处理外各处理单茎旗叶同化速率(FLAR)的变化与Pn的变化基本保持一致.处理Ⅱ在Pn方面占优势,但其FLAR小,单株旗叶同化的养分少.旗叶叶面积与Pn 呈极显著负相关,Chl(a b)与Pn之间的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3.
通过不同饲用小黑麦品种比较试验,结合抗病性、抗寒性、抗倒伏等综合性状分析.结果表明:中饲237、中新830、WOH828在不同生育期的鲜草、干草产量均较对照冬牧70有较大幅度增加,且适应性强,抗倒伏,适宜在江淮地区种植与推广;NSHW11、NTH139的鲜草、干草产量各生育期起伏较大,与对照冬牧70水平相当,应继续参加品比试验;OKLON、BUTES草产量偏低,利用价值不高.  相似文献   
64.
利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Ⅱ,对新疆自育小黑麦6个亲本的单株产量、株高、穗下节间长、每穗粒数、穗长和千粒重6个产量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小黑麦3号、新小黑麦4号的单株产量、千粒重、株高和穗下节间长4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显著高于其它亲本,是相对较好的育种亲本;SD04-1 × HO3-7,XIN Triticale No.1×XIN Triticale No.3,XIN Triticale No.1×XIN Triticale No.4和04CAOJIAN3×XIN Triticale No.3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在所有性状上均表现为正向效应,可以成为提高产量相对较好的组合.  相似文献   
65.
通过对硬粒小麦、普通小麦六倍体小黑麦和八倍体小黑体不同组合收获指数和氮收获指数及有关性状杂种优势的研究表明:除八倍体小黑麦外,其它倍性材料不同组合的HI表现不同程度杂种优势,NHI在不同倍性均表现杂种优势;单株条件下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的关系大于和收获指数的关系,氮收获指数与经济产量相关显著,与籽粒含氮量相关不显著,利用NHI作为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6.
小麦、黑麦及小黑麦的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对小麦,黑麦及小黑麦在盐胁迫营养液培养后的芽长,根长,植株鲜重,干重及叶片细胞膜透性分析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其生长速度及生长量均受到抑制,但不同材料及植株不同部位所受影响不尽相同,八倍体和六倍体小黑麦受抑制生活方式明显小于硬粒小麦和普通小麦,其叶片细胞在盐胁迫下的伤害率亦明显小于后者,盐对小麦,黑麦和小黑麦根部的影响大于对地上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小黑麦是由小麦和黑麦属间杂交应用染色体工程将杂种的染色体加倍和重组,人工合成的一个新物种,它不但保存了小麦的丰产性和优良品质,而且结合了黑麦的抗病抗逆性和生长繁茂性,同时还有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高于双亲的新特性.通过生产试种、产量测定、营养分析及饲喂试验表明,小黑麦的产草量和营养品质明显优于传统的饲料大麦,适于我国冬闲田种植,提供冬春优质青饲,同时可作青贮或制成干草和草粉.  相似文献   
68.
牧草型小黑麦、黑麦品种试验示范工作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市农业结构调整后,草食家畜发展迅速,对牧草的种类及产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北京市种子管理站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于2001年9月~2002年6月期间,合作开展了小黑麦、黑麦品种筛选和生产示范.试验结果显示,小黑麦、黑麦是非常好的饲料作物,可以青饲、晒制干草或青贮,在产量及品质上也有明显优势,并且能覆盖冬春裸露地,具有很强的环保效果,建议在发展草食家畜的同时要注重发展小黑麦、黑麦.  相似文献   
69.
本研究利用冬性和春性四倍体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AABB)、普通小麦(T.aestivum,AABBDD),春性和冬性六倍体小黑麦(AABBRR)及春性八倍体小黑麦(AABBD-DRR)等三种倍性六套材料,分别在每套材料中选取亲本并配成双列杂交以研究倍性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冬性倍性材料间一致地表现出单株经济产量具有最高的杂种优势,单株经济产量优势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生物产量的优势较高,收获指数一般优势较小。②不同倍性间亲本产量水平与杂种优势幅度表现出不同关系。冬性硬粒小麦产量水平与杂种优势幅度呈显著正相关,而普通小麦和八倍体小黑麦这种相关不显著。③倍性间杂种优势的比较表明普通小麦产量杂种优势略高于硬粒小麦,超亲优势无差异,表明在 AABB 内增加 D 染色体组似乎不会影响杂种优势的幅度。但小黑麦杂种优势和超亲优势明显低于硬粒小麦和普通小麦,似乎在 AABB 或 AABBDD 中增加 R 染色体组降低了杂种优势的幅度。  相似文献   
70.
小麦抗条锈新种质的创制Ⅰ.外缘抗条锈基因的导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普通小麦与六倍体小黑麦杂交、多元回交和花培纯合,将小黑麦抗条锈基因导入普通小麦,获得了12个在成株期对小麦条锈病菌流行小种免疫的新种质,其中8个新种质在苗期对流行小种高抗.研究普通小麦与六倍体小黑麦的杂交特性结果表明,六倍体小黑麦×普通小麦与普通小麦×六倍体小黑麦两种杂交方式都有较高的杂交结实率,但前者种子发育好,出苗率高,后者种子胚乳发育不良,出苗率低.用普通小麦进行回交,可获得一定的结实率,种子出苗率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