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5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72篇
林业   208篇
农学   202篇
基础科学   1148篇
  256篇
综合类   2244篇
农作物   158篇
水产渔业   201篇
畜牧兽医   462篇
园艺   260篇
植物保护   9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373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正>1临床症状某养羊户饲养的3~4月龄羔羊因食入霉变的秸秆而出现精神沉郁,卧地不起,步态蹒跚等症状,严重的食欲废绝,流涎,腹痛,下痢且粪中附有黏液或血液。病羊经青霉素、磺胺、安乃近治疗未见好转。2剖检变化患羊腹腔出血,胃肠黏膜有出血性炎症,皮下、肌肉、心包、肺、肾、脾有出血点,脾未肿大,肺水肿,肠系膜淋巴及颈浅淋巴肿大。3实验室检验取病羊肠内容物100g置试瓶中,加乙醚400mL密闭3 d(每日振摇5次)后过滤,将滤液置烧杯  相似文献   
72.
固定垄保护性耕作作为一项将保护性耕作、固定道和垄作沟灌等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对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总结了国内外起修垄机具、垄作播种机以及其他配套机具的研制和应用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固定垄保护性耕作机具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在庄浪县旱地梯田条件下,以全膜双垄沟播为栽培模式,进行了金凯2号玉米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当密度为66 000株/hm~2时,产量最高,为14 044.5 kg/hm~2,可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74.
<正>1机械化垄沟筑垱技术概念垄沟筑垱是在垄沟中沿垄向间隔一定距离筑起土垱,形成一个个小土埂,用以拦蓄雨水,解决了强降雨与弱入渗的矛盾,防止径流,使岗不旱,洼不涝,防治水土流失,增产增收。1.1目的通过对比试验,展示垄沟筑垱水土保持与增产增收的效果;为嫩江地域大面积推广应用该技术奠定基础,促进粮食丰产和可持续发展。1.2基本要求1.2.1耕地类型:6度以下垄作耕地;1.2.2单块地面积:100亩以上,50亩实施垄沟筑垱作业,其  相似文献   
75.
<正>辽宁省建平县属于雨养农业区,春旱严重,尤其近年来水源不足,水位下降,地表水缺乏。为提高建平县玉米产量,促进玉米生产的发展,同时配合辽宁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本着玉米高产、高效和各个生态区优化的节水灌溉技术的需求,2012年在建平县开展节水灌溉技术试验研究。使节水灌溉技术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一、试验设计1.品种耐密品种辽单5652.试验设计(1)三个处理。处理一:对照(不设灌溉处理);处  相似文献   
76.
针对连年旋耕而引起犁底层上移、耕层变浅、土壤质量退化导致作物产量低下等问题,研究粉垄耕作技术对土壤性状的改良效应。本试验设置粉垄耕作(F30:耕作深度0~30 cm)、粉垄耕作(F45:耕作深度0~45 cm),以传统旋耕(C15:耕作深度0~15 cm)为对照,探究粉垄耕作对马铃薯产量、土壤物理性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15处理相比,粉垄耕作后可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含水量,协调土壤三相比,有助于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F30、F45处理马铃薯产量分别较对照增产6.48%、10.19%,商品薯率分别提高4.46%、6.83%。此外,经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分后,以0~45 cm耕作深度进行粉垄耕作对土壤的综合改良效果最佳。可见,粉垄耕作技术可为雨养农业区提供一种有效的新型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77.
针对宁南山区春季降雨少、低温不利于马铃薯出苗,而作物生育中后期高温胁迫限制马铃薯块茎形成导致减产等问题,于2016年设置垄覆地膜沟内覆盖塑料地膜(DM)、玉米秸秆(JG)、生物降解膜(SM)、麻纤维地膜(MM)、液态地膜(YM)及沟不覆盖(BM),以传统平作为对照(CK),研究沟垄覆盖模式对土壤温度、土壤水分、旱作马铃薯生长及块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DM,SM,MM和YM马铃薯生育期耕层土壤温度表现出增温效应,而处理JG和BM表现为降温效应,其中处理DM增温效果和处理JG降温效果最佳.处理YM,JG对马铃薯生长前期保水效果较好,分别较CK显著提高13.3%,27.0%,而处理JG,DM对生育中后期的保墒效果较佳,分别较CK显著提高22.4%,13.2%.处理JG可显著促进马铃薯生长,其增产效果最为显著,DM次之,分别较CK增产47.8%,44.8%,其他处理较CK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在宁南山区实施垄覆地膜沟覆秸秆模式可调控土壤水热环境,对旱作马铃薯生长及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8.
该试验通过采用小垄种植的方式,比较不同玉米品种在相同密度和不同密度下的产量、质量和品种间的优缺点。寻找出适合本地高寒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和最佳种植密度,为本地区玉米品种更新及生产服务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显示,德美亚2号和九玉5号在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方面与德美亚1号综合比较,均要好于德美亚1号,但不太适合密植。  相似文献   
79.
<正>河南是我国小麦生产大省,临颍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河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小麦平均单产502kg。小辣椒是临颍县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优势主导产业,临颍县小辣椒种植面积占全县秋作物种植面积的近一半,新兴的小辣椒产业助推了临颍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麦垄套种小辣椒栽培模式,已成为当地的主要套种模式之一,很好地解决了粮经争地的矛盾,一般每667m2可产小麦400kg、小辣椒300~400kg,每667m2效益在4 000~5 000元。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一、种好小麦,合理设置预  相似文献   
80.
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中兽医称为产后风,是奶牛在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病牛主要临床特征是精神沉郁、肌肉无力、四肢瘫痪、卧地不起、知觉丧失、体温下降,消化道麻癖及血钙降低,少数病牛发生瘤胃臌气,此病常发生在3~5胎次的高产乳牛,产后48h多发,但二产奶牛在72h后也有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