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林业   48篇
农学   315篇
基础科学   10篇
  43篇
综合类   1001篇
农作物   29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110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杂交水稻双亲直播制种,可以省工省种,增产增收,在制种技术上应强调精细做畦,定量播种,稀播匀播,化学除草,移密补稀和管好肥水。  相似文献   
12.
在西苏旗对蒙古冰草的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进行了分析得出结果为冰草的实际种子产量与潜在种子产量差别很大,蒙古冰草种子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抽穗率和结实率。  相似文献   
13.
14.
小麦抽穗开花期低温对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据资料统计,河南省终霜期除卢氏、栾川等高寒山区外,一般出现在4月9—27日之间。此时小麦已拔节、孕穗、抽穗,抗寒力弱,遭受温度骤降的晚霜冻侵袭,易造成雄雌蕊受冻,结实率降低而影响产量。但人们往往对出现像1953年4月13日气温骤降至-4—5.5℃,酿成小麦严重成灾的情况较为重视,而对一般年份出现较低程度零上低温冷害,降低小麦结实率的潜在危害却不予重视。笔者近年来在郑州地区的观察表  相似文献   
15.
16.
谢福泉 《食用菌》2005,27(3):14-15
对收集和组织分离的7株灰树花菌株进行了多次栽培对比试验,从中选出4株高产优质菌株,其中:Gh、Gf2、Gf3三株为灰黑色菌株,属中温型,出菇温度16~22℃,结实率86%以上;灰树花Gf6菌株为灰白色菌株,属中高温型,出菇温度18-24℃,结实率为94.1%以上。试验中最高单朵重分别为Gh190.5g,Gf2 153.0g,Gf3161.0g,Gf6 160.0g。  相似文献   
17.
油菜生态型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H90S具有原双隐性核不育材料(117AB)恢复源广、配盒和强、易选配强优势组合的优点,又有胸质不育三系材料(陕2A、PO1 imaCMS)不育株率高的特点,以异地播期试验探讨其育性变化、以微粉株自交及授粉结实率探讨微粉活力,结果表明,H90S在低温短日照下表现为不育,在高温长日下为可育,可以实现本地正季制种和异地夏季繁殖。各年份之间不育株自交结实率因当年气候而改变。微粉花朵授精结实率较低。该材料杂种优势强,选配的4个组合在预备试验中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10.5%-27.8%,在大区对比中比油研七号增产8.5%-12.3%。  相似文献   
18.
应用水稻特异株型材料7N5改良系R456与不同质源的两系不育系和三系不育系进行配组,调查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及产量,结果表明:7N5改良系R456分别与两系不育系和三系不育系配组都具有较高的恢复力和配合力,其配组的3个新杂交组合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19.
提高杂交中粳结实率的技术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交中粳结实率较常规中粳偏低,其对产量的影响仅次于穗数,尤其在高产条件下对发挥杂交中粳的产量潜力更为重要。影响杂交中粳结实率的主要因素为温度等气候、群体结构及质量、后期的肥水管理等。在选用灌浆速度较快、结实性较好的适宜组合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生育进程,将灌浆期置于温光资源丰富的季节,中期从调节肥水入手,培育源、库、流协调的高质量群体,后期加强田间管理,养好老稻等措施能有效的杂交中粳结实率。  相似文献   
20.
水稻旱作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水稻旱作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对产量影响程度依次为幼穗分化后期>抽穗期>幼穗分化前期>有效分蘖期>灌浆前期>灌浆后期>无效分蘖期,幼穗分化后期(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对干旱胁迫最敏感,无效分蘖期对水分最不敏感;水稻旱作条件下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影响程度为结实率>单株成穗数>千粒重>单穗总颖花数。欲提高干旱胁迫情况下水稻产量应注意采取适当的调控措施来提高结实率、单株成穗数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