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中国迈向21世纪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程序和种子类别的确立,应遵循以育种者种子为种源基础,运用重复繁殖技术路线,对种子进行限代繁殖等原则,以适合中国种子现代化特点,并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建立采用育种者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四级程序,并逐步建立以“株系循环法”技术为基础的保种圃和“低温低湿底”双重保种制度。  相似文献   
23.
文章介绍了3种不同良种繁育技术体系的理论和基本程序,并对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繁育技术的演变进行分析,为作物良种繁育提供参考。实践表明,株系循环法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是良种繁育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将来也还会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4.
河蟹育苗试验中,通过在过滤池中接种生物膜,向育苗池及过滤池中施用水质改良菌等方法对育苗水进行生物净化,降低水体中的NO2--N,NH3-N等,循环利用配制海水育苗;通过调节水质控制发病率,不施用任何抗生素。结果表明:整个试验过程中育苗用水量减少,各期蚤状幼体发病率降低,Z1 ̄M阶段的变态率分别为78.2%、87.5%、73.2%、62.5%,42.3%,育苗成活率平均为12.9%,并减少了药害苗。  相似文献   
25.
作为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华留学生教育教育质量和水平既是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的子集,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农业高校的来华留学生数量持续增长,涉及的国别多元、学科多样,留学生教育层次和认知水平也不尽相同,培养过程复杂且影响因素众多。农业高校在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体制机制建设方面仍然面临挑战。文章基于培养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农业人才目标,探索将PDCA循环法与留学生教育管理流程融合,合理配置国际化教育资源,加强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核心内容和教育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建设,推动来华留学生教育从规模扩张到提质增效的转型。  相似文献   
26.
《林产工业》2015,42(3):59-60
<正>项目名称:一种低成本尾气循环法制高浓度甲醛的生产方法及设备申报单位:桂林东方远大木业设备有限公司(三等奖)1项目简介该项目涉及一种采用电解银催化剂加尾气循环法生产高浓度甲醛的工艺技术及相关设备,整个工艺过程为原料甲醇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在银催化剂的作用下,氧化脱氢反应同时进行,生产甲醛气体,再通过吸收制得成品甲醛。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利用全新的概念将其氧化反应大量转化为脱  相似文献   
27.
<正>2008年春节,天津市杂交粳稻研究中心主任刘学军又是带领着水稻专家组在海南三亚稻田里度过的。这已是他们连续第七个春节利用三亚的温度加代繁育我国最急需的杂交粳稻新品种。截至2007年年底,天津杂交粳稻已经在全国推广了近10万公顷,占全国杂交粳  相似文献   
28.
一、抗旱栽培1、品种选择及处理抗旱品种具有适应干旱环境的形态特征。玉米抗旱品种叶片细胞原生质的粘性大,遇旱时失水分小,在干旱情况下气孔能继续开放,维持一定水平的光合作用。玉米播种前要进行种子抗旱锻炼,主要采用干湿循环法处理种子,提高其抗旱能力。方法是将玉米种子在20~25℃温度下水中浸泡两昼夜,捞出后晾干播种。还可以采用药剂浸  相似文献   
29.
当代英语教学的缺陷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以英语教学和心理学原理的结合为主线,介绍在事教学中运用循环法和讲座法的实践及其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0.
论“株系循环法”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19  
陆作楣  陶瑾 《种子》1999,(4):3-5,8
“株系循环法”及其变型,是于不同授粉方式的农作物原种生产新技术。它的主要特点是建立保圃,逐步消除育种剩余变异,将“三圃制”中的株行圃和株系圃融为一体。应用众数选择对保种圃进行连续鉴定,并在开放授粉条件下混合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